第57章 新摊位开张
關燈
小
中
大
麼能得這好差事!”嚴氏氣得直接摔了手中的活計,沖回了屋裡。
“你不說總我沒本事麼?你不也比不過人大房?”林有黍冷言冷語地嘲諷道。
“一定是你娘給徐氏攬的這差事!對,一定是!”嚴氏在屋裡摔摔打打,咬牙切齒道,“好啊這個死老太婆,偏心偏得沒邊兒了,也不看看誰給她生了兩個孫子!她徐氏一個隻會生賠錢貨的,憑什麼給她這麼好的差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可别啥事都賴我娘身上,明明是你自己沒本事,沒讓人家三房的人瞧上眼。
”林有黍皺着眉,冷眼瞧着嚴氏。
“你、你——” 聽到林有黍還在說風涼話,嚴氏火冒三丈,罵人的話還沒出口,卻又聽林有黍涼涼道: “再說了,論孫子,你還能比得過三房?那邊可是有四個帶把兒的呢!你這也才兩個,差老遠了……” 嚴氏差點氣得吐出一口老血,她怎麼就攤上這麼個成天戳她心窩子的男人! 這日子,沒法過了! 不提三房接下來的雞飛狗跳,且說任芸這邊,她又去了一趟老趙媳婦家。
之前定制的四個大蒸籠和十個小蒸籠,今早老趙媳婦和她兒媳去林家剁餡兒時已經帶過去了。
任芸将剩下的六十文的尾款送了過去,同時又定制了四個大蒸籠,用來放在新的營銷點用,同樣是三日後拿貨。
此外,打包用的竹筒,也另外多訂了幾十個,每天能做出多少,就送多少過來。
老趙媳婦笑眯了眼連連應下,她這會子看着這林家後娘,就像看着财神爺似的,可哪兒哪兒都是順眼的。
當日下午,羊趙兩家四人來剁完了剩下的十斤豬肉餡兒,任芸和林家幾個小的一起調完了餡料,和完了面,便叫上林老太和徐氏過來包包子了。
一千兩百個灌湯包,七人同時開包。
徐氏上手得也挺快,手腳也是麻利的,雖然比不上林老太速度那麼誇張,但比林家三房的娘兒五個,那是還快不少的。
任芸心道,自已果然沒選錯人,徐氏一看就是個極能幹的人。
一切僅僅有條地進行着,很快,便到了第二日清晨。
今日要增加新攤位的事,任芸早已經跟幾個小的說過了。
也分好了工,林善言暫時先停下碼頭那邊的買賣,帶着林善止先負責橋口的攤位, 任芸則跟林善舉一起去布置新攤位。
每個攤位,各供貨六百個灌湯包。
任芸今天的目标是打開有錢人的市場,新攤位地點,則是與林善舉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
那便是和光書院。
那些個深門大戶,大多是瞧不上他們這種攤鋪的,要麼自家有私廚,要麼去錦軒閣或者水韻樓之類的大酒樓嘗個鮮。
除了這些富戶,論誰有錢且消費能力強,而且人群聚集,那當屬和光書院的學子們了。
畢竟能讀上書的,大多家境都是不錯的,每個月交給學院的束修和日常用的筆墨紙硯,那都是巨大的開銷。
不提其他,光一隻毛筆,那都是要幾百文錢的。
像林善行這種清貧的寒門學子,也是有的,但是不多。
基本都是因為天賦過人,學院為了留住這些個優秀人才,會适當減免一些學費。
但即便如此,這些學子也得“勤工儉學”,日常靠抄書或者賣字畫來賺錢貼補自己讀書的開銷。
但這些人到底是少數,和光書院的學子們,普遍還是挺有錢的。
任芸本是想放在書院正門口的,那肯定是最好的位置。
但她打聽了下,那邊是不讓的,怕擾了學子們讀書。
于是新的攤位,任芸選了一處離和光書院不遠的巷子口。
學子們下早課出來,一眼就能看見這裡。
而且這個巷子也臨近“富人區”,來來往往的人群,衣着明顯都比之前橋口那邊的上檔次很多。
任芸和林善舉很快邊弄好了攤位,于是灌湯包“分店”,正式開張了。
因為選址和收拾攤位廢了些時辰,沒趕上學子們上早課前的好時機。
這時的學子們都已經上了早課了,離下早課也有一段時間,學子們是出不來的。
不過任芸母子二人也不着急,因為他們今日,還有宣傳小分隊呢! 暫時做不成學子們的買賣,那還可以開拓附近居民的市場呀,跑街串巷的,那可是他們宣傳小分隊的強項! 随着林善舉一聲令下,宣傳小分隊的小子們瞬間四散開來,生怕跑慢了,今日的積分就墊了底…… 喜歡一品農門惡婆婆請大家收藏:()一品農門惡婆婆
“你不說總我沒本事麼?你不也比不過人大房?”林有黍冷言冷語地嘲諷道。
“一定是你娘給徐氏攬的這差事!對,一定是!”嚴氏在屋裡摔摔打打,咬牙切齒道,“好啊這個死老太婆,偏心偏得沒邊兒了,也不看看誰給她生了兩個孫子!她徐氏一個隻會生賠錢貨的,憑什麼給她這麼好的差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可别啥事都賴我娘身上,明明是你自己沒本事,沒讓人家三房的人瞧上眼。
”林有黍皺着眉,冷眼瞧着嚴氏。
“你、你——” 聽到林有黍還在說風涼話,嚴氏火冒三丈,罵人的話還沒出口,卻又聽林有黍涼涼道: “再說了,論孫子,你還能比得過三房?那邊可是有四個帶把兒的呢!你這也才兩個,差老遠了……” 嚴氏差點氣得吐出一口老血,她怎麼就攤上這麼個成天戳她心窩子的男人! 這日子,沒法過了! 不提三房接下來的雞飛狗跳,且說任芸這邊,她又去了一趟老趙媳婦家。
之前定制的四個大蒸籠和十個小蒸籠,今早老趙媳婦和她兒媳去林家剁餡兒時已經帶過去了。
任芸将剩下的六十文的尾款送了過去,同時又定制了四個大蒸籠,用來放在新的營銷點用,同樣是三日後拿貨。
此外,打包用的竹筒,也另外多訂了幾十個,每天能做出多少,就送多少過來。
老趙媳婦笑眯了眼連連應下,她這會子看着這林家後娘,就像看着财神爺似的,可哪兒哪兒都是順眼的。
當日下午,羊趙兩家四人來剁完了剩下的十斤豬肉餡兒,任芸和林家幾個小的一起調完了餡料,和完了面,便叫上林老太和徐氏過來包包子了。
一千兩百個灌湯包,七人同時開包。
徐氏上手得也挺快,手腳也是麻利的,雖然比不上林老太速度那麼誇張,但比林家三房的娘兒五個,那是還快不少的。
任芸心道,自已果然沒選錯人,徐氏一看就是個極能幹的人。
一切僅僅有條地進行着,很快,便到了第二日清晨。
今日要增加新攤位的事,任芸早已經跟幾個小的說過了。
也分好了工,林善言暫時先停下碼頭那邊的買賣,帶着林善止先負責橋口的攤位, 任芸則跟林善舉一起去布置新攤位。
每個攤位,各供貨六百個灌湯包。
任芸今天的目标是打開有錢人的市場,新攤位地點,則是與林善舉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
那便是和光書院。
那些個深門大戶,大多是瞧不上他們這種攤鋪的,要麼自家有私廚,要麼去錦軒閣或者水韻樓之類的大酒樓嘗個鮮。
除了這些富戶,論誰有錢且消費能力強,而且人群聚集,那當屬和光書院的學子們了。
畢竟能讀上書的,大多家境都是不錯的,每個月交給學院的束修和日常用的筆墨紙硯,那都是巨大的開銷。
不提其他,光一隻毛筆,那都是要幾百文錢的。
像林善行這種清貧的寒門學子,也是有的,但是不多。
基本都是因為天賦過人,學院為了留住這些個優秀人才,會适當減免一些學費。
但即便如此,這些學子也得“勤工儉學”,日常靠抄書或者賣字畫來賺錢貼補自己讀書的開銷。
但這些人到底是少數,和光書院的學子們,普遍還是挺有錢的。
任芸本是想放在書院正門口的,那肯定是最好的位置。
但她打聽了下,那邊是不讓的,怕擾了學子們讀書。
于是新的攤位,任芸選了一處離和光書院不遠的巷子口。
學子們下早課出來,一眼就能看見這裡。
而且這個巷子也臨近“富人區”,來來往往的人群,衣着明顯都比之前橋口那邊的上檔次很多。
任芸和林善舉很快邊弄好了攤位,于是灌湯包“分店”,正式開張了。
因為選址和收拾攤位廢了些時辰,沒趕上學子們上早課前的好時機。
這時的學子們都已經上了早課了,離下早課也有一段時間,學子們是出不來的。
不過任芸母子二人也不着急,因為他們今日,還有宣傳小分隊呢! 暫時做不成學子們的買賣,那還可以開拓附近居民的市場呀,跑街串巷的,那可是他們宣傳小分隊的強項! 随着林善舉一聲令下,宣傳小分隊的小子們瞬間四散開來,生怕跑慢了,今日的積分就墊了底…… 喜歡一品農門惡婆婆請大家收藏:()一品農門惡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