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江苏上任

關燈
    我們一行人在蘇州逗留了幾日,遊覽了蘇州府各處景緻後,兩江總督來了行文。

    說我們不必再等江蘇巡撫了,近期江蘇暫時不會有巡撫上任。

    前任巡撫莊有恭已經前往湖北上任,朝廷還沒有派新的巡撫前來,要是等江蘇巡撫上任後我們再進行交割的話,還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了。

    就這樣,兩江總督要求我們直接到江陰縣的江蘇學政衙門上任。

    沒辦法,我們一行人二十多人收拾行囊,隻好前往江陰縣。

     江陰縣在蘇州府的北邊,距離蘇州府有二百裡左右,途徑無錫。

    這日淩晨寅時,我們趕車驅馬,踏上了去江陰的路。

     我站在蘇州那古色古香的客棧庭院中,微弱的燈光透過窗戶紙洩在地上。

    我與劉墉、付钰等二十幾人收拾好行囊,要一同踏上前往江陰的旅程。

     劉墉身着一襲樸素卻不失儒雅的棉袍,正與付钰低聲交談着。

    付钰一襲淡藍色的衣衫,腰間系着翠綠色的絲帶,眼神靈動,透着聰慧與果敢。

     衆人備好車馬,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一路上,江南的美景如詩如畫般在眼前展開。

    翠綠的稻田一望無際,微風拂過,稻穗輕輕搖曳,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泛起層層漣漪。

    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籠罩在一層淡淡的薄霧之中,宛如一幅水墨畫。

     行至無錫,這座素有“太湖明珠”美譽的城市,展露出别樣的風姿。

    我們的隊伍緩緩進入無錫城,街市熱鬧非凡。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吆喝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

    有賣精美絲綢的店鋪,五彩斑斓的絲綢在陽光下閃爍着迷人的光澤;還有散發着誘人香氣的小吃攤,熱氣騰騰的小籠包、香氣四溢的梅花糕,引得衆人紛紛側目。

     劉墉望着眼前的景象,微微點頭,感慨道:“無錫之地,繁華昌盛,民生安樂,實乃江南之福。

    ”付钰也笑着回應:“是啊,這一路所見所聞,皆是人間煙火,令人心生歡喜。

    ” 我被街邊一個賣手工藝品的攤位吸引,攤主正熟練地擺弄着手中的竹條,編織出精巧的竹籃。

    那細膩的手法,讓我不禁駐足觀看。

    此時,同行的一人喊道:“莫要走散了,前面就是太湖,風景絕佳!” 我們加快腳步,來到太湖邊。

    浩渺的太湖波光粼粼,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金色的光芒。

    遠處,幾葉扁舟在湖面上搖曳,船頭的漁夫正撒網捕魚。

    湖邊的蘆葦随風擺動,發出沙沙的聲響。

     劉墉興緻頗高,提議道:“如此美景,不可辜負,我等在此稍作休憩,欣賞這太湖風光。

    ”衆人紛紛響應,尋了一處草地坐下。

    付钰站起身來,走到湖邊,微風輕輕吹起他的辮梢,他望着湖水,若有所思。

     休息片刻後,我們繼續踏上前往江陰的路途。

    雖已離開無錫,但那熱鬧的街市、浩渺的太湖,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成為這段旅程中難忘的回憶。

     自無錫城出來,日光正好,暖融融地灑落在一行人身上。

    劉墉騎在一匹馬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不斷掃視着沿途的山川田野。

    付钰則身着素色勁裝,騎一匹白色駿馬,英姿飒爽地與我并肩而行。

     剛出城不久,道路兩側是大片的桑樹林。

    此時雖說正值冬季,但因江南的氣候不像我們北方那樣幹冷。

    桑樹上偶爾還能看到一些泛黃的桑葉,黃黃的葉片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演奏一曲輕柔的樂章。

    養蠶的農戶穿梭其中,精心給桑樹纏繞着草繩,細心照料着每一棵桑樹。

    劉墉見狀,不禁感歎:“這桑蠶之業,實乃江南百姓的衣食根本,關乎民生呐。

    ” 随着前行,地勢逐漸起伏。

    我們進入了一片丘陵地帶,山路蜿蜒曲折。

    馬匹小心翼翼地前行,馬蹄踏在布滿石子的路面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遠處山巒連綿,山上植被有的還在郁郁蔥蔥,有的已經光秃秃的隻剩下了樹幹。

    往山下看去,偶爾能看到幾戶人家錯落分布在山腳下,煙囪中升起袅袅炊煙,給這甯靜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煙火氣息。

     行至半途,天空忽然飄起了蒙蒙雨霧。

    細密的雨霧如牛毛,紛紛揚揚地灑落下來。

    衆人趕忙取出蓑衣鬥笠穿戴好。

    付钰望着雨霧的景色,興奮地說:“這雨霧下的江南,别有一番韻味,恰似一幅淡墨的山水畫卷。

    ”劉墉微笑點頭,眼中滿是贊賞。

     雨霧漸漸停歇,空氣中彌漫着泥土和青草混合的芬芳。

    經過一處溪流,溪水清澈見底,水底的石頭和遊魚清晰可見。

    大家停下腳步,讓馬匹飲水休憩。

    我蹲下身子,将手伸進溪水中,一股清涼瞬間傳遍全身,旅途的疲憊頓時減輕了許多。

     重新上路後,随着距離江陰越來越近,道路兩旁的村莊愈發密集。

    田野裡,農民們在燒稭稈,期待來年有個好的收成。

    劉墉與路過的老農親切交談,詢問莊稼的收成和生活狀況,老農們樸實的臉上洋溢着笑容,對劉墉的關懷連連道謝。

     當夕陽的餘晖将天邊染成橙紅色時,我們終于遠遠望見了江陰城的輪廓。

    城牆上的旗幟在微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歡迎我們的到來。

    付钰興奮地策馬向前,喊道:“終于到了!”衆人也加快了腳步,帶着對江陰的期待,朝着江陰城奔去。

    這一路從無錫到江陰的行程,充滿了驚喜與趣味,也讓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情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如今江南之地的一顆明珠——江陰,它靜卧于長江下遊南岸,北依滾滾長江,南臨悠悠太湖,恰似一顆鑲嵌在江尾海頭、扼守長江咽喉的寶石,是貫通長江南北的要沖,亦是江海聯運的絕佳良港。

     今日,夕陽斜下,照在江陰這片平坦廣袤的大地上。

    縱橫交錯的河網,如脈絡般分布其間,滋養着境内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

    肥沃的土壤,承載着無盡生機。

    得益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更疊有序,氣候溫潤宜人。

     當地百姓憑借完善的水利設施,辛勤耕耘,收獲頗豐。

    而那滾滾長江,宛如一座天然寶庫,為江陰帶來了豐富的水産,漁家捕撈的魚兒,豐富了百姓的餐桌。

     城中,商業街區熱鬧非凡。

    來自五湖四海的商船,滿載着貨物彙聚于此。

    江陰的棉布、絲綢、茶葉,通過長江水運,流向四面八方。

    與此同時,來自外地的奇珍異寶、日用百貨,也不斷湧入。

    街邊店鋪鱗次栉比,吆喝聲、讨價還價聲交織成一曲商業繁華的樂章。

     在城的一隅,能聽到清脆的打鐵聲與織布機的吱呀聲。

    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