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关双重积分末位淘汰赛5《征服高山》(上)
關燈
小
中
大
第3分鐘,系統播報:“各位玩家請注意,5秒鐘後,遊戲難度提升為——4.0快速模式。
” “啊!!!”場上不知哪個位置,一個選手已經壓抑不住壓力,大聲怒吼出來,似乎已經突破了身體的極限。
5秒鐘後,水中梯的速度又一次加快,以原來的150%的速度向水池中垂直移動。
幾乎是同一時間,又有幾十人先後落入水池中。
場上還在堅持的人變成了8、90人。
對此,許多充耳不聞,沉浸在不停向上攀爬,不停超越自我的世界裡。
時間來到了第五分鐘,系統播報:“各位玩家請注意,5秒鐘後,遊戲難度提升為——5.0斜坡模式。
” 倒計時5秒後,許多手指用力握緊面前的雲中梯台階,腳下也努力站穩,因為——每位在場選手的雲中梯,正在緩緩向外傾斜,最終固定在了5°的傾斜角度上。
5度的傾斜雖然看似不大,但對于正在進行體能挑戰的選手們來說,卻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他們需要更加用力地保持身體平衡,防止攀登時因傾斜而滑落。
這非常考驗選手的臂力、握力和手指力量,也非常考驗體能和耐力。
絕大多數選手堅持不到10分鐘就落水了。
他們有的是因為力竭,有的後悔自己選擇了負重,有的是手腿突然抽筋,有的甚至是一個晃神,就落下水來。
許多還在堅持。
當時間來到10分鐘時,許多已經感受到了吃力,畢竟她并不十分擅長攀岩。
這時候場上還有17人。
第10分鐘,系統播報:“各位玩家請注意,5秒鐘後,遊戲難度提升為——6.0陡坡模式。
” 倒計時5秒後,雲中梯繼續緩緩向外傾斜,最終固定在了10°的傾斜角度上。
這已經是一個很恐怖的坡度了,場上的所有選手需要要面對是頭頂緩緩傾瀉的水流+130%速度迅速下降的樓梯+10°的傾斜坡度。
“噗通”“噗通”“噗通”…… 又有十幾人陸續落水了。
10分30秒似乎是一個體能的分水嶺,堅持超過這個節點的隻有4人。
觀賽的選手們發現,這其中居然有一名女生。
要知道她還背着負重背心,整個背影看上去很纖瘦,居然能堅持如此之久。
許多還不知道她是場上唯一一名女生,隻知道自己已經接近體力的極限了。
她的手指因為長時間用力而逐漸發白,雙臂在顫抖,渾身上下沒有一處是幹的,已經感到疲憊不堪。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快速向上攀爬了好幾節樓梯,利用下落的時間輪流甩了甩手,然後調整了一下呼吸節奏,再次用力地握緊樓梯,繼續堅定地向上。
時間來到12分鐘左右,一名小個子男生大喊一聲,因為力竭無法繼續攀爬,選擇主動跳入了水池中。
系統無情播報:“玩家李繼業,征服高山時長:12分06秒,遊戲結束。
” 場館内響起其他選手一陣陣惋惜聲。
這位選手沒有佩戴負重背心,且身形靈活,體型也頗有優勢,是不少人小聲議論、預測的本場第一。
這時,場上僅剩3人。
其中一位選手的上肢力量顯得尤為突出。
他的肌肉在緊張的挑戰中膨脹起來,如同鋼鐵般堅硬,每一次向上用力握住樓梯杆,他的肌肉都會更加明顯地凸顯出來,顯然他是一名體能強者。
另一位選手居然就是起初引起許多注意的男生。
他的攀登方式很有意思:可以說是一種結合了力量、技巧與智慧的科學方式。
過程中,他能夠精準地選擇抓握的支點,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每一個動作。
此外,他利用身體的整體協調性和核心力量,通過側身、調整重心等動作來改變發力方式,使得每一次移動都充滿了智慧與策略。
對攀岩運動沒有研究的門外漢
” “啊!!!”場上不知哪個位置,一個選手已經壓抑不住壓力,大聲怒吼出來,似乎已經突破了身體的極限。
5秒鐘後,水中梯的速度又一次加快,以原來的150%的速度向水池中垂直移動。
幾乎是同一時間,又有幾十人先後落入水池中。
場上還在堅持的人變成了8、90人。
對此,許多充耳不聞,沉浸在不停向上攀爬,不停超越自我的世界裡。
時間來到了第五分鐘,系統播報:“各位玩家請注意,5秒鐘後,遊戲難度提升為——5.0斜坡模式。
” 倒計時5秒後,許多手指用力握緊面前的雲中梯台階,腳下也努力站穩,因為——每位在場選手的雲中梯,正在緩緩向外傾斜,最終固定在了5°的傾斜角度上。
5度的傾斜雖然看似不大,但對于正在進行體能挑戰的選手們來說,卻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他們需要更加用力地保持身體平衡,防止攀登時因傾斜而滑落。
這非常考驗選手的臂力、握力和手指力量,也非常考驗體能和耐力。
絕大多數選手堅持不到10分鐘就落水了。
他們有的是因為力竭,有的後悔自己選擇了負重,有的是手腿突然抽筋,有的甚至是一個晃神,就落下水來。
許多還在堅持。
當時間來到10分鐘時,許多已經感受到了吃力,畢竟她并不十分擅長攀岩。
這時候場上還有17人。
第10分鐘,系統播報:“各位玩家請注意,5秒鐘後,遊戲難度提升為——6.0陡坡模式。
” 倒計時5秒後,雲中梯繼續緩緩向外傾斜,最終固定在了10°的傾斜角度上。
這已經是一個很恐怖的坡度了,場上的所有選手需要要面對是頭頂緩緩傾瀉的水流+130%速度迅速下降的樓梯+10°的傾斜坡度。
“噗通”“噗通”“噗通”…… 又有十幾人陸續落水了。
10分30秒似乎是一個體能的分水嶺,堅持超過這個節點的隻有4人。
觀賽的選手們發現,這其中居然有一名女生。
要知道她還背着負重背心,整個背影看上去很纖瘦,居然能堅持如此之久。
許多還不知道她是場上唯一一名女生,隻知道自己已經接近體力的極限了。
她的手指因為長時間用力而逐漸發白,雙臂在顫抖,渾身上下沒有一處是幹的,已經感到疲憊不堪。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快速向上攀爬了好幾節樓梯,利用下落的時間輪流甩了甩手,然後調整了一下呼吸節奏,再次用力地握緊樓梯,繼續堅定地向上。
時間來到12分鐘左右,一名小個子男生大喊一聲,因為力竭無法繼續攀爬,選擇主動跳入了水池中。
系統無情播報:“玩家李繼業,征服高山時長:12分06秒,遊戲結束。
” 場館内響起其他選手一陣陣惋惜聲。
這位選手沒有佩戴負重背心,且身形靈活,體型也頗有優勢,是不少人小聲議論、預測的本場第一。
這時,場上僅剩3人。
其中一位選手的上肢力量顯得尤為突出。
他的肌肉在緊張的挑戰中膨脹起來,如同鋼鐵般堅硬,每一次向上用力握住樓梯杆,他的肌肉都會更加明顯地凸顯出來,顯然他是一名體能強者。
另一位選手居然就是起初引起許多注意的男生。
他的攀登方式很有意思:可以說是一種結合了力量、技巧與智慧的科學方式。
過程中,他能夠精準地選擇抓握的支點,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每一個動作。
此外,他利用身體的整體協調性和核心力量,通過側身、調整重心等動作來改變發力方式,使得每一次移動都充滿了智慧與策略。
對攀岩運動沒有研究的門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