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血路

關燈
    急沖而來的敗兵兜鍪上裝飾的是銀色戰纓,韓犳頗為疑惑,鄭國公李明承駐地為秦鳳路,據此相隔千裡,中間還隔着常勝侯楊懷玉所領的永興路,說是援軍,卻又不像,再者說韓李兩家早不是百年前共挽鹿車的情形了。

     百年來,李家不再像其先輩一樣以武立家,逐漸棄武從商,利用秦鳳路北連大漠,西接戎羌的地理位置,賺得是盆滿缽滿,要不是東南沿海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李家成為大周首富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看着四五百人丢盔卸甲、猖狂逃竄的模樣就可見一斑,他們早就丢失了武人的氣概。

     韓犳沒有莽撞上前攔截相認,他們如此模樣,必是被追兵驅趕才能如此。

     于是與韓鳳護着少夫人脫離人群,離開大路,向三百步外的叢林跑去。

     雖然他們見機得快,護着孟淩霜将将要逃出異族人的視野,但還是被一名異族騎卒發現了。

     那人一聲口哨,招來十幾騎同伴,作為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鞑子,常年在野外遊獵,瞬間便知道這幾人能提前預知危險并做出規避,必定不同于普通“兩腳羊”。

     十幾匹戰馬,風一般的席卷而來,起伏不定的曠野,隆起處已經起砂,但低凹處在戰馬的踐踏下還是濺起泥漿,距離兩百步,轉瞬即至。

     女真人騎卒的戰術深入骨髓,劇烈機動,包抄奔襲,是他們拿手好戲,正面七騎直沖,左右各分出四騎迂回包抄。

     韓犳、韓鳳知道這次無可避免,兩人分開,韓鳳轉身回護少夫人,韓犳迎向沖來的戰馬,為主家争取遁入叢林的時間。

     這樣的狀況已經發生過一次了,在城門口,他們四人正是少主韓懷安為掩護身懷六甲的妻子,帶領其他十幾名家将堵住城門,四人才能逃到這裡,沒想到他們還是沒能躲過追兵,估計生死與共的兄弟已經很難幸免于這場浩劫之中,現在該是他們報恩的最後時候了。

     韓犳和韓鳳眼神對上,韓鳳從破舊麻衣内抽出長鞭,飛身急退,韓犳也從貼身腰間拔出七分長的三棱刺,快步向敵騎沖去。

     三支雕翎激射而來,韓犳仰身急避,兩支取上路的羽箭擦身飛過,三棱刺将取下身的羽箭蕩開。

     女真騎卒見韓犳輕易避開,紛紛喝罵。

     仰身滑行的韓犳猛地大喝一聲,從昨日逃出燕京開始,一直壓抑到現在的血氣,仿佛在這一刻,才突然全部都爆發出來! 人馬即将交措之前,韓犳立身騰空,左手抓住鋒镝捅來的長矛,三棱刺已經在沖在最前面的那甲士咽喉上帶出一蓬血霧。

     将将與戰馬交錯而過瞬間,韓犳伸手抓住馬尾,身體三百六十度回旋跨上戰馬,戰馬吃痛前蹄高高立起,手中的三棱刺全力甩出,破甲插入另一名女真人的前胸,直沒至柄。

     附身抄起地上的長矛,猛的一夾馬腹,毫不停留的迎向兜轉回來的五名甲士,長矛出處,隻是在咽喉面門甲葉遮護不到的地方招呼,當面竟然沒有一合之将,女真甲士隻是翻身落馬,戰馬收不住勢頭,還帶着屍體朝前沖。

     曠野之中一片撲通、撲通的沉悶屍身落地聲音,不大的功夫,七人中就有五人落馬,有一人沒死得透了,落地被馬在沙地上拖行,又被一匹驚馬踩過,隻是慘叫。

    不過咽喉給開了一個口子,慘叫聲音也變成了漏氣的聲音,還伴随着血霧從咽喉破口噴得老高! 兩名閃過了韓犳第一輪屠殺甲士發一聲喊,向不同方向逃去。

     大路那頭,正在演“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