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草原之行返程

關燈
    ,而沖突的結果是倭國退讓,外蒙古也獲得了該地區的實際控制權。

     1945年初,正值抗倭戰争的關鍵時期,2月11日美麗國和日不落國在未通知當時的華夏政府的情況之下,私自于當時的熊國簽訂了《三國關于倭國的協定》又稱《雅爾塔協定》協議裡有一條規定:外蒙古現狀須予維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到了華夏新政府成立後,華夏與蒙古國實際邊界線的劃定就擺在了談判桌上。

     外蒙古在談判桌上以貝爾湖地區已經被其實際控制的既定事實,一口咬定整個貝爾湖是屬于蒙古的,以至于談判毫無進展。

    華夏的談判人員隻能退而求其次,要求貝爾湖的部分主權,換句話說就是兩國共同擁有貝爾湖。

     為了獲得部分湖面的主權,當時的一位偉人問蒙古方:“能不能給我們留點喝水的地方”。

    經過艱苦的談判,才獲得6.6%的湖面面積,其他大部分地區都是遵循曆史實際控制線劃定的。

     自此以後,貝爾湖也就成了兩國共有的地方,但華夏隻占十五分之一,這是華夏人民心中的傷痛,國家被分裂,國土被分割。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蒙古國給收複回來,姜雲相信,随着華夏的越來越強大,蒙古國和貝爾湖的回歸這也是遲早的問題。

     甚至那蘇武牧羊的貝爾加湖,也有着回歸的那一日! 景區擁有一公裡長的天然白沙湖岸,這就是貝爾湖的銀海岸,内設有野奢風格的全魚餐廳,兩人又在這裡嘗嘗這裡的湖魚,全魚宴真的很鮮美,每天都吃不膩。

     集裝箱酒店林立,豪華落地玻璃窗,别緻的集裝箱湖景房,拉開窗簾就能看到美麗的貝爾湖。

     在貝爾湖的銀海岸漫步半小時,驅車去瞻仰了附近的幾處敖包。

     第四天去了滿洲裡。

     滿洲裡市已經成為一個蜚聲中外的口岸名城。

    上個世紀滿洲裡為華夏建功立業無數,是一個英雄的城市。

     首先去了國門景區,氣勢雄偉的國門長105米,高43.7米,寬46.6米,國門莊嚴肅穆,令姜雲肅然起敬。

     登上國門,熊國境後貝加爾斯克區的車站、建築、街道、行人盡收眼底。

    國門下方有兩條寬軌和一條準軌穿過與熊國接軌。

     國門内部南北塔樓一層以浮雕形式展示了五代國門的由來及變遷和滿洲裡附近國界變遷的相關條約與協定,二層建有觀光廳和滿洲裡曆史展廳。

     穿越國門後沿着國門的另外一邊下樓走出,可以到達國門另外一邊的廣場,廣場上是以前的曆代國門,共有4座。

     也參看了41号界碑、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紅色旅遊展廳、火車頭廣場等景點。

     接着到了滿洲裡套娃廣場,主體建築是滿洲裡熊國套娃廣場一個高30米的大套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

     姜雲依次參觀了套娃俄蒙演繹大廳、彼得大帝紀念碑、蘇軍戰士紀念雕塑、滿洲裡市博物館等。

     第五天,吃好早餐,姜雲和趙甜兩人也準備回去了。

     姜雲給伊德日30萬的買馬費用,伊德日好說歹說不肯收,最後隻收下20萬元的飼料和管理成本的費用。

     姜雲請伊德日幫找來一輛13米長的可以透氣的卡車。

     當然姜雲和趙甜兩人可不會親自押送馬匹回青山村的,隻要能用錢解決的事,對于現在的姜雲來說,那都不算事。

     分别給貨車司機10萬元和跟車馬夫3萬元的的報酬,報酬先給一半,至于其他的過路費,飼料費用,到時憑收據和剩下的一半報酬,到目的地後一起找姜雲報銷。

     兩個日夜輪流的司機和一個馬夫,拍着胸脯保證三四天之内,安全無損的把26匹馬完整的送到姜雲給到地址。

     姜雲、趙甜和伊德日、蘇迪雅以及阿茹晗相擁道别,因為沒有直達回林市的飛機,兩人首先要趕下午兩點鐘從東山機場到京都的飛機,到時再轉乘回林市的飛機,大約下午五點半到林市,晚上七點半就可以回到青山村。

     姜雲開着車,行駛在草原上,想不到這麼快在這裡停留了快5天了,出來遊玩,時間過得就是快。

     一路上輾轉波折,趙甜的身體有些受不了,但姜雲時不時還能從保溫杯裡倒出些“聖水”給趙甜,令趙甜時刻處于滿血狀态。

     趙甜一直以為姜雲随身攜帶了配置聖水的藥材,也沒有什麼疑問。

     終于下午5點半,飛機準備在林市兩河機場安全落地。

     喜歡辭職後,我回仙村當農民請大家收藏:()辭職後,我回仙村當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