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归昌邑,权柄无二【求订阅】
關燈
小
中
大
邊郡縣士族,等在陳留,恭賀曹操升任兖州牧。
一行士族之人,遂并入曹操回歸昌邑的隊伍,表明車馬,正式站隊曹操。
随後連過數城,每有士族出城随行,以示恭賀。
這些迹象,表明兖州的風向正在變化。
“這幾個是真的假的?” 曹操在馬車裡問賈诩。
各地氏族公開表态,都是賈诩早就安排好的。
有了這個過程,會引導風向,口碑的變化。
人都有從衆心理,見到越來越多的士族,加入曹操這邊,自然而然就會被帶動。
“陳留,東郡,州牧經營最久,根基最好,所以咱們先入陳留,都是事先通過消息,安排的人手。
安排的人多了,加入的士族自然會增多。
”賈诩說。
連曹操自己都差點沒分清是真是假。
繼續往昌邑走,因為有前邊兩個郡的帶動,果然有不少士族,跟着表态。
而在陳留比鄰的兖州濟陰郡,發文讨伐曹操的邊讓,知道曹操經過陳留,特地出行,避開了曹操的隊伍,來到濟陰訪友。
他此時借住在朋友家。
邊讓,字文禮,陳留浚儀人。
漢末名士、辭賦家。
此人年少博辯,善于行文,和陶丘洪、孔融齊名。
他此前曾得到大将軍何進的征辟,擔任過令史。
又備受議郎蔡邕的推崇,随後出任九江太守,恃才傲物。
曹操來兖州後,發函招募他出任官職,被其斷然拒絕。
“文禮,曹孟德勢大,不如低頭認個錯。
也去他駕前,從其一起回昌邑,也算表個态。
” “我聞聽其人還是有些胸懷的,此前封丘令趙氏開城迎袁術,後被他所擒,便饒了其性命。
眼下封丘令正為曹孟德四處奔走,甘為馬前。
” 說話的人叫李沫,與邊讓交好。
周邊還有幾人,都是兖州名士。
為首的邊讓,四十七八歲,面白留短須,氣度從容,聞言哂道: “讓我給他低頭,絕不可能。
曹孟德竊權之輩,得勢于一時,必難持久。
不信你們等着看,我斷言他不久就有大禍,身死喪命都是輕的。
” “文禮…” 其他人勸阻道:“颍川荀氏,陳氏這等大族,都與其結盟…” 邊讓不屑道:“不用再勸,讓我俯首給曹操做事,休想。
宦臣之家,小人得于一時。
在我眼中,曹操不過是一奸妄之徒,卑下之人。
他想賣好世人,惺惺之态,假作仁義。
我偏不理會他。
若我所料不差,三五日内,他還會來人求我出仕幫他,以成就其名聲,你們看我到時如何制他。
” 邊讓正是看出曹操要安撫兖州士族,他越擺明車馬和曹操對壘,反而越安全。
“文禮,形勢已不同了。
” 李沫道:“曹孟德此次回昌邑,從者衆多,據說山陽鄭氏,都要對他低頭…” “那又如何?”邊讓冷笑。
曹操在四月上旬,回到昌邑。
兖州山陽郡,以及任城封國,有兩家鄭氏,同氣連枝,出自一門,是兖州最大的士族豪強之一。
昌邑的流香坊,背後就是鄭氏的産業。
鄭氏原和前刺史劉岱,過從甚密。
鄭氏聯合其他三五家士族,之前推曹操為兖州牧,是因為劉岱猝喪,而青州軍的威脅,近在眼前。
幾家商定将曹操推出來,抵禦青州軍。
而當時,也确實沒有更好的人選,能擋住青州百萬流民。
但事後他們發現,曹操順勢坐上兖州牧的位置,不走了。
曹操帶來的官吏,人員,大量擠占了鄭氏幾家的資源,位置。
于是幾家再次暗中聯合,想制造阻力,把曹操從州牧的位置上推下去。
曹操則順勢整頓兖州士族。
經過擊敗袁術,而後拉荀氏,陳氏等士族結盟,又得了聖旨任命,從而在和兖州本土士族的較量中,穩占上風。
山陽鄭氏等家已意識到,再想把曹操推下州牧的位置,不可能了。
此役之後,曹操将徹底掌控兖州,權柄無二。
他此次回來,不僅有荀彧帶着曹營下轄文武出迎,昌邑本地士族,乃至兖州五郡三封國,有名望的一些人,也大多聚集到城外等候。
山陽鄭氏家主,就是兖州任城國國相鄭遂。
他此時也站在城外,等着迎曹操。
轟—— 千軍馳騁,低沉渾厚的蹄聲,撼動大地。
在昌邑城外,視線盡頭處,出現了一道黑線。
三千虎豹騎,軍威鼎盛。
從遠處看,三千騎軍如同一道黑色的潮汐壓上來,勢不可擋。
周邊的空氣仿佛都滲出一股殺意。
有等在城外的士族,激靈靈的打了個寒顫。
轟—— 馬蹄聲越響,地面晃動的越明顯,似乎天地都被這支軍伍所撼動。
有士族不由得心神悸動。
如此軍威,怪不得能以少勝多,擊潰袁術。
怪不得能縱橫南匈奴,揚漢人之威。
有些事,親眼看見和聽到傳聞,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三千虎豹,護持着中間的車駕,慢慢靠近昌邑。
鄭氏,東平劉氏,泰山應氏,東郡王氏等士族,齊齊低頭執禮,迎接那個從車上下來的身影。
曹操看了眼昌邑。
這次回來,單看身後一路随行的托有多少,就知道他此時有多大的優勢。
曹操率先入城,餘衆随行。
Ps:求票,謝謝
一行士族之人,遂并入曹操回歸昌邑的隊伍,表明車馬,正式站隊曹操。
随後連過數城,每有士族出城随行,以示恭賀。
這些迹象,表明兖州的風向正在變化。
“這幾個是真的假的?” 曹操在馬車裡問賈诩。
各地氏族公開表态,都是賈诩早就安排好的。
有了這個過程,會引導風向,口碑的變化。
人都有從衆心理,見到越來越多的士族,加入曹操這邊,自然而然就會被帶動。
“陳留,東郡,州牧經營最久,根基最好,所以咱們先入陳留,都是事先通過消息,安排的人手。
安排的人多了,加入的士族自然會增多。
”賈诩說。
連曹操自己都差點沒分清是真是假。
繼續往昌邑走,因為有前邊兩個郡的帶動,果然有不少士族,跟着表态。
而在陳留比鄰的兖州濟陰郡,發文讨伐曹操的邊讓,知道曹操經過陳留,特地出行,避開了曹操的隊伍,來到濟陰訪友。
他此時借住在朋友家。
邊讓,字文禮,陳留浚儀人。
漢末名士、辭賦家。
此人年少博辯,善于行文,和陶丘洪、孔融齊名。
他此前曾得到大将軍何進的征辟,擔任過令史。
又備受議郎蔡邕的推崇,随後出任九江太守,恃才傲物。
曹操來兖州後,發函招募他出任官職,被其斷然拒絕。
“文禮,曹孟德勢大,不如低頭認個錯。
也去他駕前,從其一起回昌邑,也算表個态。
” “我聞聽其人還是有些胸懷的,此前封丘令趙氏開城迎袁術,後被他所擒,便饒了其性命。
眼下封丘令正為曹孟德四處奔走,甘為馬前。
” 說話的人叫李沫,與邊讓交好。
周邊還有幾人,都是兖州名士。
為首的邊讓,四十七八歲,面白留短須,氣度從容,聞言哂道: “讓我給他低頭,絕不可能。
曹孟德竊權之輩,得勢于一時,必難持久。
不信你們等着看,我斷言他不久就有大禍,身死喪命都是輕的。
” “文禮…” 其他人勸阻道:“颍川荀氏,陳氏這等大族,都與其結盟…” 邊讓不屑道:“不用再勸,讓我俯首給曹操做事,休想。
宦臣之家,小人得于一時。
在我眼中,曹操不過是一奸妄之徒,卑下之人。
他想賣好世人,惺惺之态,假作仁義。
我偏不理會他。
若我所料不差,三五日内,他還會來人求我出仕幫他,以成就其名聲,你們看我到時如何制他。
” 邊讓正是看出曹操要安撫兖州士族,他越擺明車馬和曹操對壘,反而越安全。
“文禮,形勢已不同了。
” 李沫道:“曹孟德此次回昌邑,從者衆多,據說山陽鄭氏,都要對他低頭…” “那又如何?”邊讓冷笑。
曹操在四月上旬,回到昌邑。
兖州山陽郡,以及任城封國,有兩家鄭氏,同氣連枝,出自一門,是兖州最大的士族豪強之一。
昌邑的流香坊,背後就是鄭氏的産業。
鄭氏原和前刺史劉岱,過從甚密。
鄭氏聯合其他三五家士族,之前推曹操為兖州牧,是因為劉岱猝喪,而青州軍的威脅,近在眼前。
幾家商定将曹操推出來,抵禦青州軍。
而當時,也确實沒有更好的人選,能擋住青州百萬流民。
但事後他們發現,曹操順勢坐上兖州牧的位置,不走了。
曹操帶來的官吏,人員,大量擠占了鄭氏幾家的資源,位置。
于是幾家再次暗中聯合,想制造阻力,把曹操從州牧的位置上推下去。
曹操則順勢整頓兖州士族。
經過擊敗袁術,而後拉荀氏,陳氏等士族結盟,又得了聖旨任命,從而在和兖州本土士族的較量中,穩占上風。
山陽鄭氏等家已意識到,再想把曹操推下州牧的位置,不可能了。
此役之後,曹操将徹底掌控兖州,權柄無二。
他此次回來,不僅有荀彧帶着曹營下轄文武出迎,昌邑本地士族,乃至兖州五郡三封國,有名望的一些人,也大多聚集到城外等候。
山陽鄭氏家主,就是兖州任城國國相鄭遂。
他此時也站在城外,等着迎曹操。
轟—— 千軍馳騁,低沉渾厚的蹄聲,撼動大地。
在昌邑城外,視線盡頭處,出現了一道黑線。
三千虎豹騎,軍威鼎盛。
從遠處看,三千騎軍如同一道黑色的潮汐壓上來,勢不可擋。
周邊的空氣仿佛都滲出一股殺意。
有等在城外的士族,激靈靈的打了個寒顫。
轟—— 馬蹄聲越響,地面晃動的越明顯,似乎天地都被這支軍伍所撼動。
有士族不由得心神悸動。
如此軍威,怪不得能以少勝多,擊潰袁術。
怪不得能縱橫南匈奴,揚漢人之威。
有些事,親眼看見和聽到傳聞,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三千虎豹,護持着中間的車駕,慢慢靠近昌邑。
鄭氏,東平劉氏,泰山應氏,東郡王氏等士族,齊齊低頭執禮,迎接那個從車上下來的身影。
曹操看了眼昌邑。
這次回來,單看身後一路随行的托有多少,就知道他此時有多大的優勢。
曹操率先入城,餘衆随行。
Ps:求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