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虎痴鬼王,纷纷来投【求订阅】

關燈
    一起去投曹州牧?” “你先去,家裡的事要安置,我留下來處理。

    ” 許褚沒有廢話,太陽要落山的時間,迫不及待的就跟着曹操的人跑了。

     就此離家征戰,亂世厮殺,一生不悔! ———— 曹操在執筆寫一封信。

     幾個月過去,趙雲也已找到了蹤迹。

     但曹操的人去招募,趙雲沒有一招即來,千裡迢迢的到兖州加入曹營,而是婉拒了曹操的招攬。

     不過曹操有的是手段,看上了,想方設法也要讓他來。

     趙雲目前已投了公孫瓒。

     但他和公孫瓒不合拍,早晚得分道揚镳。

     曹操正在寫的信,就是給趙雲的。

     信裡寫的是自己在兖州實施的一些政策,比如鼓勵生産,給予民衆土地,高價從士族手裡收購糧種,分配給民衆。

     派官兵幫他們護田,免受流民沖擊。

     詞條有過提示,趙雲認定的明主,是歸地于民,心懷天下的人。

     曹操自诩自己就是,他如果想和趙雲保持聯系,讓人送一顆訊珠過去就能做到。

     趙雲是值一顆訊珠的。

     但曹操就是要用更費力氣的這種方式,手書信函,讓人不遠千裡的送過去,看趙雲能不能抵住這份求将的誠意。

     曹操追逐良将之心,比追自家媳婦,妾室花的心思可多多了,孜孜不倦,極有耐性。

     趙雲遠在幽州,目前已收到曹操三封信函。

     這麼遠,千裡送信,除了第一次來的人,此後再不提招納的事,就是講述治政的策略,用心。

     趙雲自然而然的會拿曹操的方法,和他剛投的公孫瓒,進行對比。

     一比……高下也就有了。

     不過曹操還收到消息,劉備當下也在公孫瓒那裡,且和趙雲走得頗近。

     曹操揮筆寫好一封信,讓人快馬,往北地幽州去。

     ———— 在豫州,鬼王令晉很意外的收到青筆吏其人,派來屬從傳遞的一則消息。

     兖州牧曹孟德,要找他去任事。

     如同卞媚搜集的消息所示。

     令晉多年來一門心思想升官發财,光耀門楣。

     但他出身非常低,一直不得其門而入。

     有幾次強行攀附的機會,結果都很不好。

     他漸漸的心就有些淡了。

     這次很少在人前顯露蹤迹,但鬼王令晉聽說過的青筆吏組織,讓人來傳訊,令晉的心又熱起來。

     因為他知道青筆吏傳來的訊息,不太可能是假的,遂決定去看看。

     他稍事收拾,就踏上了征程。

     遼東。

     一個硬挺峻拔的青年,身長七尺有七,美須髯。

    背負長弓,從山裡狩獵剛回來。

     其人猿臂善射,弦不虛發。

     他回到家裡,發現老母滿臉喜色。

     掃了眼屋裡,卻是見到許多禮物方盒。

     一問母親方知,是别人送來的東西,知他老母體弱膝痛,難以久站,還送來數種名貴藥石。

     這青年聽到消息後,一臉茫然。

     他當年是為了避禍,帶老母來到遼東,這都能被人找到,對方可夠下心思的。

     老母喜悠悠的說對方言語親善,還給他留了封信。

     青年接過信函,其上開篇的幾句話,就對他造成了莫大的震撼: “大丈夫生于亂世,當攜三尺青鋒,立不世之功。

    豈可久居山野,消磨壯志……” 這段話是一位三國名将,臨死所說,是他一生的志向。

     這位名将叫太史慈,就是眼前的青年,當世最有名的弓射好手。

     他看見眼前信簡上的字迹,心神悸動,就覺得正好說中了自己的心事。

    他想憑借一身所學,立不世之功,寫信的人簡直能掐會算。

     可不能掐會算嗎。

     曹操就記得太史慈早年為避禍,躲在遼東這一點訊息。

     數月前讓人來幽州找趙雲,曹操想起來這茬,有魚沒魚的撈一網,順便找太史慈。

     太史慈這時候連孔融都還沒投,更别說江東了,沒有陣營,不找白瞎了。

     而找太史慈是有痕迹可循的,其人擅射。

     他來遼東避難,不說要用射襲之術謀生。

    但肯定不能荒廢技藝,需要借助狩獵來保持箭術。

    到比鄰山野的村鎮尋訪,就能更容易得知其蹤迹。

     但前後也耗時數月,才有了收獲。

     太史慈看過信函,其母對他說: “雖然你和曹州牧未嘗相見,但自從你出獵,連日來,他派的人對我贍恤殷勤,比起故人舊親,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兒一身本事,切莫荒廢在這山野當中,人家誠心招納,不如我們去看看?” 太史慈事母至孝,自己也很心動。

     ———— 曹操處理完手上諸事,準備回内宅寵寵自家妾室,順便治個病。

     但他離開書房前,想起一件事,邊往外走,邊取出了月影鏡。

     月影鏡早已吸滿月華,和彼端的日影鏡,産生了聯系。

     Ps:淩晨有加更,可以明天看,月初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