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渡自绝人
關燈
小
中
大
朱翊鈞對李太後是格外驚訝的,李太後在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試圖彌補這種錯誤。
按照大明的制度設計,按照儒家禮法長幼尊卑的孝道而言,大明最尊貴的人是皇帝,但眼下皇帝幼沖,李太後住乾清宮代行皇權,李太後就是天下最尊貴的人。
處于李太後這種位置,擁有如此權勢,承認自己錯誤,而且積極糾正自己的錯誤,這種做法,在朱翊鈞看來,是難得可貴的。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先秦之時,晉靈公無道不君,濫殺廣衆,士季進谏,若是這樣恐怕人心離散,晉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錯了,一定要改。
士季很高興地對晉靈公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結果晉靈公變本加厲,最終招緻人心離喪,被人殺害。
晉靈公良言嘉納,執迷不悟,知錯不改,成為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最好注腳。
“怎麼了?”李太後看着小皇帝驚訝的眼神,有些奇怪的問道。
朱翊鈞笑着說道:“沒什麼。
” 李太後滿是笑意的說道:“娘親丢人也沒什麼,我就是個婦道人家,不懂大體,我兒越來越懂事,一切就都好,皇兒在皇極殿罵的那群整日裡隻知道喋喋不休、隻知道高談闊論、弘而不毅的臣子,罵的好,罵的解氣!” “娘親經曆此事,也是想明白了,皇兒越明理,皇威就越彰顯,而不是從外廷拿多少銀子,就是彰顯皇威。
” 李太後也在國事之中,一點點的進步着,這是個好事。
李太後知道自己強逼着朝廷給自己父親一筆修房子的銀子,鬧出了亂子,肯更改自己的命令,處于天下權力巅峰的李太後,能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其實大明朝對李太後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李太後能把小皇帝照料長大就行,不求李太後能像馬皇後那般賢能,隻求李太後不生事兒。
大明朝的皇後、太後在永樂之後,出身普通,并沒有強而有力的外戚支持,其實能做的極為有限,連臨朝稱制都做不到,更惶恐垂簾聽政了。
張居正一直在思考皇帝陛下的公與私,陛下的詢問過公與私的明确定義,而且每次都問,元輔先生啊,你想明白了沒? 張居正真的是撓秃了頭,也要解決陛下的問題。
而這次李太後問外廷國帑要銀子給自己親爹修園子的事兒,張居正認真将這件事始末理解了一番,對公私的定義理解更深入了一層。
在文淵閣内,張居正會在所有的奏疏上,貼上浮票,而後回到家中,給各地的巡撫寫信,解釋具體政令不能推行的原因,可能引發的惡劣後果,或者說某條政令應該如何具體的推行,這些書信,也是張居正的日常之一。
做完了這些,張居正在閑暇休息時間,會研究下暗室,他找人磨出了透明的玻璃,還有水晶、寶石等物,放在陽光下,隻要是三棱鏡,都可以将陽光分解成七彩,而後七彩歸于一色。
不是有人施加了妖術,而是萬物無窮之理。
至此,小皇帝在簡陋的光學實驗室暗室研究光學,張居正再無任何反對的意思。
玩,隻要不是煉丹,小皇帝不務正業,權當是消遣了。
張居正注解了一些四書,對着從外面走進來的遊七笑着說道:“海剛峰說的是對的,陛下還是太辛苦了,十歲的年紀,每天那般的忙碌,有些不太出格的小愛好,也是一種長久之策,這忙的久了,人會懈怠。
”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
” “人都是活一輩子,也隻活一輩子,有的喜歡和朋友交流彼此都在意的事兒,有的因為寄情于喜歡的事物,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到高興和滿足,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遊七聽聞張居正如此說,笑了笑,這半年來,自家先生回到家中,不再是愁雲慘淡,而是一種振奮,大志得展布的振奮。
主要是宮裡的小皇帝終于肯認真起來。
以前張居正作為帝師,對小皇帝的約束極為嚴格,遊七也不是沒有勸過,但小皇帝讀書始終沒有什麼正反饋,而且對于國事始終處于一種漠不關心的态度,現在自家先生居然覺得小皇帝不務正業,隻是一種閑暇之時的消遣。
“宮裡傳來了消息,李太後想要罰沒賜給武清伯的四千銀,而後轉為賞賜。
”遊七得到了徐爵的消息,這一輪勳戚們向宮裡伸着手要錢,李太後不是讓外廷想辦法把錢湊齊,說下不為例,而是糾正之前的錯誤,這讓遊七感覺很意外! 權力這個東西,很容易把人的心給迷住,明知道有錯,還不改正。
“嗯?”張居正眉頭一皺,随即舒展開來。
他非常清楚李太後的脾氣,哪怕是為了小皇帝的威權,李太後也不會認錯,若是連太後都低了頭,宮外的大臣們更加欺負孤兒寡母了。
李太後肯認這個錯,就代表着,李太後對小皇帝愈加放心,即便是太後損些威嚴,也不會對小皇帝有影響,外廷的大臣們也不會看輕宮裡。
這是一種轉變,一種張居正希望看到的轉變。
他當然不喜歡看到一個棧戀權柄的太後,那對小皇帝會非常非常不利,尤其是對小皇帝親政,會造成極大的阻礙。
但李太後似乎對權力,并不是那麼的執着。
“好辦。
”張居正笑容滿面的拿起了千裡鏡,仰望星空,他在看略微有些泛紅的月球。
遊七有些驚異的說道:“好辦?” “好辦,宮裡既然意識到了不對,那就好辦的很,你家先生還是有些本事的,這還能損了太後的威嚴不成?必然是面面俱到。
”張居正神情頗為輕松的回答道。
對張居正而言,并沒有太難的事兒,能難得到他,之前是對小皇帝的教育束手無策,現在也是對小皇帝的教育束手無策。
隻不過兩種境遇,完全不同了。
小皇帝的赤子之心、純白至質,問的問題還是有些犀利了,張居正每次都要想好久,而且要踐履之實,結合實踐經驗,才能想清楚。
次日的清晨,廷議的時候,張居正的确把這件事辦得面面俱到,武清伯李偉家裡老三,也就是李太後的親弟弟,在西山因為煤窯的事兒,跟人打架,這件事還不怪武清伯府,是成山伯府為了搶窯井故意找茬,打架不好,本來訓誡就好,結果廷議是武清伯府罰了四千銀,成山伯府被罰了八千銀。
武清伯府又添了新丁,李太後作為姑姑,就賜了四千銀,至于那些勳戚請銀子的奏疏,統統被畫了叉号打回去了。
這件事落下了帷幕,繞了個圈,事情便有了些進退的空間,得到了一個不算太好的結果,但也沒有人再因為修宅子要錢了,畢竟李太後賞賜自己家眷,不是誰都有這個親戚關系。
“不為常例,僅此一次,廷議吧。
”朱翊鈞下了印,也說明了,這種恩賞是特殊的,下次再有也不會讓外廷出錢了。
李太後的想法走進了死胡同裡,她也不是非要給自己親爹要這四千兩,就是跟外廷的大臣置氣,覺得外廷大臣們沒有恭順之心,即便是内廷表示可以拿出來,李太後還是不肯,這氣置着置着,弄的大家都難看,好在有張居正收場。
大家都有了體面。
有些人發現自己做的過分了,有不對的地方,可以糾正自己,但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但就是不改。
比如徐階。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
俞大猷說徐階不甘心,張居正擔心徐階陰結作亂,下了狠手,而海瑞卻清楚的知道,徐階一定會繼續生事兒。
此時的南衙松江府華亭縣,徐階祖宅之内,住慣了金澤園大别墅的徐階,回到了略顯逼仄的祖宅,那是又氣又急,這就打算想點辦法,那可是二十三萬畝的田! 金澤園那太師樓,更是他一輩子的成就,結果現在被平白無故的拿走了。
簡直是可惡至極。
“父親,你不能去啊!”徐璠跪在地上,拉着徐階的腿,聲音格外的悲戚。
徐階要去參加一個同鄉的詩會,說是詩會,徐璠已經打聽清楚了,就是南衙豪奢之戶為了反抗朝廷查侵占而舉行的集會,朝廷要查侵占的事兒,七萬頃七百萬畝的侵占,全都要歸還,這一下子,可不是要他徐階一個人的命,還有南衙十四府豪奢戶的命! 主持南衙十四府七萬頃還田的人,正是張居正的嫡系,應天巡撫宋陽山。
徐階要去參加這個集會,那就是把徐家滿門老小放在火架子上烤!這一去,他們老徐家上下七十多口,能落個全家斬首示衆,都能說一句聖上仁慈了。
“伱放開!”徐階想走,但是徐璠不讓他走。
徐璠年富力強,跪在地上抱着徐階的腿,就是不讓徐階出門,大聲的說道:“父親,父親,他們哪裡是商量對策,分明就是在謀反!眼下主少國疑,陛下幼沖,若是和朝廷對抗起來,恐有大禍臨頭!父親,去不得!” 徐階厲聲說道:“你松開!不松開,小心我打斷你的腿!” “我不松!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松開!”徐璠根本不在乎的說道,有本事就打死他!等死,阻止父親作死,還能活。
徐階舉起了拐杖,高高舉起,最終沒有落下,頹廢的說道:“行了,行了,不去了還不行?松開吧。
” 兒子的苦苦哀求,終于讓徐階鐵石心腸柔軟了一些。
徐璠扶着徐階坐好,給徐階倒了杯茶,跪在地上,磕了頭說道:“父親,子不言父過,孩兒不孝阻攔父親出行,但是這一去,咱們老徐家,就真的徹底完了。
” “嘉靖四十一年,嚴世藩被判處流放,嚴世藩不僅不去流放的邊方,還回到了原籍聲色犬馬,被禦史奏聞,才在嘉靖四十四年被斬首示衆。
” “父親,眼下朝廷有令,讓我們還田,還給了體面,若是我們自己不握着這最後一份的體面,怕是什麼都不剩了。
” “父親!” 徐階用拐杖點了點徐璠的肩膀說道:“你起來說話。
” “唉。
” 徐階重重的歎了口氣,眼神裡閃爍着不甘心,他兩隻手握着拐杖說道:“兒啊,我徐階這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忍,在朝裡忍了二十多年,一點一點的布局,一點點的遊說,一點點的在世廟心裡制造嚴嵩是奸臣的模樣,二十多年,終于等到了時機。
” 徐璠站起身來,試探性的低聲說道:“父親,不是嚴世藩向裕王府索賄,被世廟主上知道了,嚴黨也倒不了吧。
” “怎麼看,都像是嚴嵩、嚴世藩父子,自作孽,不可活。
” “你!逆子!跪下!”徐階一聽就隻感覺怒火中燒,自己怎麼生出這個兒子來! 自己追憶過往,追憶自己的功績,這逆子,每每打岔,把他那些功績給否定掉了! “父親,嚴黨覆滅,不完全是父親功勞,那得感謝嚴世藩配合的好,這是事實,父親啊,過去的事兒都過去了,父親,并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厲害。
”徐璠沒有跪下,語氣格外的嚴肅,他說的話更重了幾分,他當時已經在朝中,對這些事兒,門清兒。
他必須打破自己父親心中那個自己不可戰勝的模樣,否則徐階一定會帶着徐家一路向十八層地獄,狂奔而去。
徐階已經不當國了,權力已經不在他的手裡了,有一件事,徐階當國的時候,查處嚴世藩嚴嵩貪腐的那筆銀子,到現在還沒還給朝廷。
嘉靖皇帝追問徐階查抄的嚴嵩家産,徐階說都沖了邊饷,這筆錢到底去了哪裡?朝廷再追究下來,徐階真的能扛得住朝廷的審問嗎? 尤其是,現在小皇帝被張居正完完全全蠱惑了! 徐階氣急敗壞,自己兒子用嚴嵩父子罵自己,而且自己還是那個自作孽的兒子! 兒子是自己的親兒子,是自己的大兒子,徐階還真的不能打死這個逆子,徐階擺了擺手說道:“你知道我為何着急?我現在六十七了,張居正四十八歲,我熬不過他,我能熬得過嚴嵩,我還能熬得過張居正嗎?” “我一生最擅長隐忍,我現在着急,我急還不是為了你們嗎?” 徐璠沉默了下,并沒有反駁,徐階的确是為了這個家,萬畝良田,完全夠他們家裡生活了,但
按照大明的制度設計,按照儒家禮法長幼尊卑的孝道而言,大明最尊貴的人是皇帝,但眼下皇帝幼沖,李太後住乾清宮代行皇權,李太後就是天下最尊貴的人。
處于李太後這種位置,擁有如此權勢,承認自己錯誤,而且積極糾正自己的錯誤,這種做法,在朱翊鈞看來,是難得可貴的。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先秦之時,晉靈公無道不君,濫殺廣衆,士季進谏,若是這樣恐怕人心離散,晉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錯了,一定要改。
士季很高興地對晉靈公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結果晉靈公變本加厲,最終招緻人心離喪,被人殺害。
晉靈公良言嘉納,執迷不悟,知錯不改,成為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最好注腳。
“怎麼了?”李太後看着小皇帝驚訝的眼神,有些奇怪的問道。
朱翊鈞笑着說道:“沒什麼。
” 李太後滿是笑意的說道:“娘親丢人也沒什麼,我就是個婦道人家,不懂大體,我兒越來越懂事,一切就都好,皇兒在皇極殿罵的那群整日裡隻知道喋喋不休、隻知道高談闊論、弘而不毅的臣子,罵的好,罵的解氣!” “娘親經曆此事,也是想明白了,皇兒越明理,皇威就越彰顯,而不是從外廷拿多少銀子,就是彰顯皇威。
” 李太後也在國事之中,一點點的進步着,這是個好事。
李太後知道自己強逼着朝廷給自己父親一筆修房子的銀子,鬧出了亂子,肯更改自己的命令,處于天下權力巅峰的李太後,能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其實大明朝對李太後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李太後能把小皇帝照料長大就行,不求李太後能像馬皇後那般賢能,隻求李太後不生事兒。
大明朝的皇後、太後在永樂之後,出身普通,并沒有強而有力的外戚支持,其實能做的極為有限,連臨朝稱制都做不到,更惶恐垂簾聽政了。
張居正一直在思考皇帝陛下的公與私,陛下的詢問過公與私的明确定義,而且每次都問,元輔先生啊,你想明白了沒? 張居正真的是撓秃了頭,也要解決陛下的問題。
而這次李太後問外廷國帑要銀子給自己親爹修園子的事兒,張居正認真将這件事始末理解了一番,對公私的定義理解更深入了一層。
在文淵閣内,張居正會在所有的奏疏上,貼上浮票,而後回到家中,給各地的巡撫寫信,解釋具體政令不能推行的原因,可能引發的惡劣後果,或者說某條政令應該如何具體的推行,這些書信,也是張居正的日常之一。
做完了這些,張居正在閑暇休息時間,會研究下暗室,他找人磨出了透明的玻璃,還有水晶、寶石等物,放在陽光下,隻要是三棱鏡,都可以将陽光分解成七彩,而後七彩歸于一色。
不是有人施加了妖術,而是萬物無窮之理。
至此,小皇帝在簡陋的光學實驗室暗室研究光學,張居正再無任何反對的意思。
玩,隻要不是煉丹,小皇帝不務正業,權當是消遣了。
張居正注解了一些四書,對着從外面走進來的遊七笑着說道:“海剛峰說的是對的,陛下還是太辛苦了,十歲的年紀,每天那般的忙碌,有些不太出格的小愛好,也是一種長久之策,這忙的久了,人會懈怠。
”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
” “人都是活一輩子,也隻活一輩子,有的喜歡和朋友交流彼此都在意的事兒,有的因為寄情于喜歡的事物,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到高興和滿足,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呢?” 遊七聽聞張居正如此說,笑了笑,這半年來,自家先生回到家中,不再是愁雲慘淡,而是一種振奮,大志得展布的振奮。
主要是宮裡的小皇帝終于肯認真起來。
以前張居正作為帝師,對小皇帝的約束極為嚴格,遊七也不是沒有勸過,但小皇帝讀書始終沒有什麼正反饋,而且對于國事始終處于一種漠不關心的态度,現在自家先生居然覺得小皇帝不務正業,隻是一種閑暇之時的消遣。
“宮裡傳來了消息,李太後想要罰沒賜給武清伯的四千銀,而後轉為賞賜。
”遊七得到了徐爵的消息,這一輪勳戚們向宮裡伸着手要錢,李太後不是讓外廷想辦法把錢湊齊,說下不為例,而是糾正之前的錯誤,這讓遊七感覺很意外! 權力這個東西,很容易把人的心給迷住,明知道有錯,還不改正。
“嗯?”張居正眉頭一皺,随即舒展開來。
他非常清楚李太後的脾氣,哪怕是為了小皇帝的威權,李太後也不會認錯,若是連太後都低了頭,宮外的大臣們更加欺負孤兒寡母了。
李太後肯認這個錯,就代表着,李太後對小皇帝愈加放心,即便是太後損些威嚴,也不會對小皇帝有影響,外廷的大臣們也不會看輕宮裡。
這是一種轉變,一種張居正希望看到的轉變。
他當然不喜歡看到一個棧戀權柄的太後,那對小皇帝會非常非常不利,尤其是對小皇帝親政,會造成極大的阻礙。
但李太後似乎對權力,并不是那麼的執着。
“好辦。
”張居正笑容滿面的拿起了千裡鏡,仰望星空,他在看略微有些泛紅的月球。
遊七有些驚異的說道:“好辦?” “好辦,宮裡既然意識到了不對,那就好辦的很,你家先生還是有些本事的,這還能損了太後的威嚴不成?必然是面面俱到。
”張居正神情頗為輕松的回答道。
對張居正而言,并沒有太難的事兒,能難得到他,之前是對小皇帝的教育束手無策,現在也是對小皇帝的教育束手無策。
隻不過兩種境遇,完全不同了。
小皇帝的赤子之心、純白至質,問的問題還是有些犀利了,張居正每次都要想好久,而且要踐履之實,結合實踐經驗,才能想清楚。
次日的清晨,廷議的時候,張居正的确把這件事辦得面面俱到,武清伯李偉家裡老三,也就是李太後的親弟弟,在西山因為煤窯的事兒,跟人打架,這件事還不怪武清伯府,是成山伯府為了搶窯井故意找茬,打架不好,本來訓誡就好,結果廷議是武清伯府罰了四千銀,成山伯府被罰了八千銀。
武清伯府又添了新丁,李太後作為姑姑,就賜了四千銀,至于那些勳戚請銀子的奏疏,統統被畫了叉号打回去了。
這件事落下了帷幕,繞了個圈,事情便有了些進退的空間,得到了一個不算太好的結果,但也沒有人再因為修宅子要錢了,畢竟李太後賞賜自己家眷,不是誰都有這個親戚關系。
“不為常例,僅此一次,廷議吧。
”朱翊鈞下了印,也說明了,這種恩賞是特殊的,下次再有也不會讓外廷出錢了。
李太後的想法走進了死胡同裡,她也不是非要給自己親爹要這四千兩,就是跟外廷的大臣置氣,覺得外廷大臣們沒有恭順之心,即便是内廷表示可以拿出來,李太後還是不肯,這氣置着置着,弄的大家都難看,好在有張居正收場。
大家都有了體面。
有些人發現自己做的過分了,有不對的地方,可以糾正自己,但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但就是不改。
比如徐階。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渡自絕人。
俞大猷說徐階不甘心,張居正擔心徐階陰結作亂,下了狠手,而海瑞卻清楚的知道,徐階一定會繼續生事兒。
此時的南衙松江府華亭縣,徐階祖宅之内,住慣了金澤園大别墅的徐階,回到了略顯逼仄的祖宅,那是又氣又急,這就打算想點辦法,那可是二十三萬畝的田! 金澤園那太師樓,更是他一輩子的成就,結果現在被平白無故的拿走了。
簡直是可惡至極。
“父親,你不能去啊!”徐璠跪在地上,拉着徐階的腿,聲音格外的悲戚。
徐階要去參加一個同鄉的詩會,說是詩會,徐璠已經打聽清楚了,就是南衙豪奢之戶為了反抗朝廷查侵占而舉行的集會,朝廷要查侵占的事兒,七萬頃七百萬畝的侵占,全都要歸還,這一下子,可不是要他徐階一個人的命,還有南衙十四府豪奢戶的命! 主持南衙十四府七萬頃還田的人,正是張居正的嫡系,應天巡撫宋陽山。
徐階要去參加這個集會,那就是把徐家滿門老小放在火架子上烤!這一去,他們老徐家上下七十多口,能落個全家斬首示衆,都能說一句聖上仁慈了。
“伱放開!”徐階想走,但是徐璠不讓他走。
徐璠年富力強,跪在地上抱着徐階的腿,就是不讓徐階出門,大聲的說道:“父親,父親,他們哪裡是商量對策,分明就是在謀反!眼下主少國疑,陛下幼沖,若是和朝廷對抗起來,恐有大禍臨頭!父親,去不得!” 徐階厲聲說道:“你松開!不松開,小心我打斷你的腿!” “我不松!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松開!”徐璠根本不在乎的說道,有本事就打死他!等死,阻止父親作死,還能活。
徐階舉起了拐杖,高高舉起,最終沒有落下,頹廢的說道:“行了,行了,不去了還不行?松開吧。
” 兒子的苦苦哀求,終于讓徐階鐵石心腸柔軟了一些。
徐璠扶着徐階坐好,給徐階倒了杯茶,跪在地上,磕了頭說道:“父親,子不言父過,孩兒不孝阻攔父親出行,但是這一去,咱們老徐家,就真的徹底完了。
” “嘉靖四十一年,嚴世藩被判處流放,嚴世藩不僅不去流放的邊方,還回到了原籍聲色犬馬,被禦史奏聞,才在嘉靖四十四年被斬首示衆。
” “父親,眼下朝廷有令,讓我們還田,還給了體面,若是我們自己不握着這最後一份的體面,怕是什麼都不剩了。
” “父親!” 徐階用拐杖點了點徐璠的肩膀說道:“你起來說話。
” “唉。
” 徐階重重的歎了口氣,眼神裡閃爍着不甘心,他兩隻手握着拐杖說道:“兒啊,我徐階這輩子,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忍,在朝裡忍了二十多年,一點一點的布局,一點點的遊說,一點點的在世廟心裡制造嚴嵩是奸臣的模樣,二十多年,終于等到了時機。
” 徐璠站起身來,試探性的低聲說道:“父親,不是嚴世藩向裕王府索賄,被世廟主上知道了,嚴黨也倒不了吧。
” “怎麼看,都像是嚴嵩、嚴世藩父子,自作孽,不可活。
” “你!逆子!跪下!”徐階一聽就隻感覺怒火中燒,自己怎麼生出這個兒子來! 自己追憶過往,追憶自己的功績,這逆子,每每打岔,把他那些功績給否定掉了! “父親,嚴黨覆滅,不完全是父親功勞,那得感謝嚴世藩配合的好,這是事實,父親啊,過去的事兒都過去了,父親,并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厲害。
”徐璠沒有跪下,語氣格外的嚴肅,他說的話更重了幾分,他當時已經在朝中,對這些事兒,門清兒。
他必須打破自己父親心中那個自己不可戰勝的模樣,否則徐階一定會帶着徐家一路向十八層地獄,狂奔而去。
徐階已經不當國了,權力已經不在他的手裡了,有一件事,徐階當國的時候,查處嚴世藩嚴嵩貪腐的那筆銀子,到現在還沒還給朝廷。
嘉靖皇帝追問徐階查抄的嚴嵩家産,徐階說都沖了邊饷,這筆錢到底去了哪裡?朝廷再追究下來,徐階真的能扛得住朝廷的審問嗎? 尤其是,現在小皇帝被張居正完完全全蠱惑了! 徐階氣急敗壞,自己兒子用嚴嵩父子罵自己,而且自己還是那個自作孽的兒子! 兒子是自己的親兒子,是自己的大兒子,徐階還真的不能打死這個逆子,徐階擺了擺手說道:“你知道我為何着急?我現在六十七了,張居正四十八歲,我熬不過他,我能熬得過嚴嵩,我還能熬得過張居正嗎?” “我一生最擅長隐忍,我現在着急,我急還不是為了你們嗎?” 徐璠沉默了下,并沒有反駁,徐階的确是為了這個家,萬畝良田,完全夠他們家裡生活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