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统统排队,去说一声戚帅厉害!
關燈
小
中
大
遼東總兵官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武進士,李成梁的這個長子,非常能打。
碧蹄館之戰,是一場萬曆援朝戰争中,日軍企圖全殲大明軍主力的一場伏擊戰、埋伏戰。
日軍實際參戰為三萬人,大明軍實際參戰為四千五百餘人,由李如松和查大受率領,在驟然遇敵,面對六倍于己的日軍,李如松和查大受率領大明健兒,浴血奮戰,最終明軍損失約五百人突圍,而日軍最少損失了一千五百餘人。
日軍六倍于敵,以三倍以上的傷亡,結束了這場伏擊戰、埋伏戰。
能打日寇的武将就是好将領。
朱翊鈞抓着千裡鏡,他之所以注意到了李如松,實在是這個人長得過于壯碩了,整個人站在那裡,就像小山一樣,給人一種沉重的壓迫感! 試斬,是李如松參加的項目。
被斬的目标是長短棍各一根,長棍長七尺在後,短棍長三尺五寸在前,兩個長棍大約一拳粗細,短棍為馬腿,長棍為馬頭,軍士雙手持刀。
當開始考校時,所有人,右腿左前踏出,同時揮刀自下向短棍撩砍,而後轉身砍出第二刀,自上向長棍砍落。
這一套動作說起來麻煩,但其實動若狡兔,一聲令下,一片刀光閃過,短棍和長棍在不到一個呼吸之間,整整齊齊、應聲而斷。
當然也有砍斷了第一根,沒有砍斷第二根,隻能黯然離場,這種連續的斬擊動作,動作簡單而快速,力道極大。
試斬,丁字回殺,就是北方步兵對騎兵時候,一種常見的砍馬腿斬馬首殺敵的标準動作。
朱翊鈞試過,他年紀太小了,連第一個短棍都砍不斷,隻能練練動作。
“他們剛才在吵什麼?”朱翊鈞看着千裡鏡,詢問着馮保。
馮保也沒離去,他之前去的時候,已經問過,他笑着說道:“李如松不喜武将尊文官之慣例,看到譚尚書在,就以為是譚尚書要節制京營,考校了試斬,就打算離去回遼東去了。
” “李如松說:京營提舉将才,他本不欲來,是他父親硬要讓他來,聽聞京中文官壓着武将,武将跟奴仆一樣,仰賴文官鼻息生活,他起初不信,入京後這一見果不其然。
” “李如松試斬過,就欲走,被戚帥所阻攔。
” 李如松作為遼東總兵官的長子,本身就很引人注目,這一鬧騰,戚繼光當然要去看看。
“刺頭一個。
”朱翊鈞立刻明白了。
李如松就是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根本就看不上大明的京官,說不定在他眼裡,戚繼光、俞大猷、馬芳等一衆,也是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心比天高,當然李如松這個人手下的功夫也是極其了得,武藝超群。
同樣刺頭的還有麻貴、麻錦二人,這都是年輕一代的将領,麻貴、麻錦是宣大的刺頭,而李如松是遼東軍鎮的刺頭。
“戚帥說:京中無總督軍務,不受文官節制,李如松叫嚣,要與戚帥比拼武藝。
”馮保将事情的前因補充完整。
朱翊鈞有些奇怪的說道:“麻貴沒有在試對中,要求跟戚帥比劃兩下嗎?” “要求了。
”馮保俯首說道。
“刺頭兩個。
”朱翊鈞笑着說道:“戚帥似乎應戰了,有好戲看了!朕賭戚帥會赢!有沒有人跟賭的?” 張居正面色立變,看了眼馮保,十歲人主哪裡知道賭這事兒,還不是這幫宦官們糊弄小皇帝? 張居正出列俯首說道:“陛下,臣鬥膽僭越,依據祖宗成法,賭錢是要剁手的。
” 朱翊鈞是皇帝,張居正這話其實僭越的很,但是張居正身為帝師,這話說的自然是規勸之一。
朱翊鈞立刻擺手說道:“不賭錢,不賭錢,若是娘親知道賭錢,怕是又要傷心,元輔先生教朕孝一字,自然是不賭錢的,若是戚帥赢了,輸的那一方就對戚帥說一句,戚帥厲害!” “元輔先生以為如何?” 張居正一愣問道:“就賭一句厲害?” 戚帥厲不厲害,大家都知道,戚帥厲害得很。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不賭其他的,就賭這麼一句。
張居正不再阻攔,這是皇帝在賭氣,小皇帝顯然對朝中臣工把戚繼光說成綴疣非常不滿,要趁着這個機會給戚繼光找場子。
朱翊鈞笑着說道:“有沒有人賭的?” “戚帥四十四歲,壯年不在,李如松二十四歲、麻貴才二十八歲,正值壯年,有沒有人賭的?” 葛守禮看了看左右,站了出來,俯首說道:“臣願意參加,賭麻貴勝,麻貴自幼習武,十歲已經可以騰躍控禦,騎馬射獵,能開上力弓,臣以為麻貴可勝。
” 輸赢不重要,陛下既然開口,那就得搭腔,尊上威福之權的同時,也維護了晉黨的臉面。
佥都禦史趙輔站了出來,俯首說道:“臣以為李大公子可以赢,李如松自幼習武,隆慶五年武進士,豪取武狀元,無一合之敵,能開上力弓,臣以為李如松可勝。
” 朱翊鈞看着趙輔,當年李成梁四十歲仍然潦倒,連進京辦理襲職手續的路費都沒有,還是趙輔給了李成梁一筆路費,李成梁才入京襲職險山參将,至此以軍功不斷升官,拿着北虜和女真的人頭刷功勳,現在已經成為了遼東總兵官。
朝臣們都不看好戚繼光,戚繼光已經四十四歲,這個年紀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再厲害,還能有二十多歲的壯小夥厲害? 麻貴二十八歲,正值人生最強盛之時。
“開始了,開始了!”朱翊鈞盯着千裡鏡,看向了校場。
麻貴、李如松都是邊方軍鎮的刺頭,他們挑釁戚繼光,戚繼光不應,那是餒弱,還如何禦下?戚繼光應了,若是輸了,那日後京營内外,都是刺頭。
從李如松和麻貴挑釁之初,戚繼光就隻能應下,這種挑釁是刻意的,是以下犯上。
戚繼光看着倆刺頭,頗為溫和的笑了笑示意他們先來。
這第一個比拼就是比遠射,步箭靶是八十步(128米左右),邁左腳為一跬,再邁右腳為步,一步大約五尺,小靶就是朱翊鈞武功房的那個步箭靶,而大靶高七尺,闊二尺,如同人騎馬大小。
弓分為了四等,虎力強弓、上力弓、二等弓、三等軟弓。
刺頭們要挑釁總兵,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頭的考校,看着靶場的三人。
号角聲連連,吹鼓手用力的敲動着手中的鼓錘,秋風吹得旌旗獵獵作響。
麻貴熱身之後,拿起了五尺的上力弓,立身大架,搭箭極快,目光一凝,左手定右手拉,把弓如圓月,箭簇閃着寒光向着遠處的大小靶而去,麻貴用最快的速度,射出了十箭,氣喘籲籲。
朱翊鈞玩的是三十斤的軟弓,連三等軟弓六十斤的标準都達不到,而二等弓的标準是八十五斤,上力弓是一百斤,虎力強弓是一百二十斤以上,小皇帝玩三十斤的軟弓,射九箭,感覺胳膊和前胸酸脹無比,麻貴連射了十箭。
“十中紅心九,超等!”一個看靶的把總,彙報着成績。
最後一箭,麻貴有些力竭,射偏了,箭镞閃着寒光釘在了遠處的柱子上。
上三、中三、下三,一共九等,九等之上為超等,九中超等。
八中上上,七中上中…不中者,下中等,不知者,下下等。
不知者,就是不知道怎麼射箭,箭沒射出,還傷到自己的直接下下等,下下等考校,直接逐出。
掌令官騎馬通禀了麻貴的成績。
朱翊鈞忍不住贊歎道:“厲害啊!怪不得楊太宰在的時候,要搭救他,換成咱,咱也搭救。
” 麻貴有被搭救的價值。
麻貴聽聞了成績,露出了一個笑容,舉起了手中的弓,用力的揮動了下。
而後是李如松上場,李如松本來想用虎力強弓,但是他拿起來,又放下,戚繼光對李如松放下虎力強弓的動作,眼前一亮。
虎力強弓,最多拉十三下,七日内不可再拉,無論你是何等的天生神力,都不可以再射虎力強弓。
而上力弓是每日最多十五發,隔日才能再拉如此強弓。
李如松既然拿起了虎力強弓,顯然是能夠拉得動,但是李如松并沒有為了争強好勝,拉虎力強弓,這讓戚繼光對李如松多了幾分期許。
南戚北李,李成梁和戚繼光同等名氣,李如松武德這塊,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李如松站定,開始速射,很快,十箭射完,臉色漲紅,活動着膀子。
“十中紅心十,超等!” 成績一出,全場都有些沉默,聽說了李家大公子骁勇善戰,沒想到如此強橫,十射十中,雖然都是超等,但是李如松還是赢了麻貴。
麻貴有些不服氣,但是不服氣不行,李如松就是比他強,武無第二,不如人就是不如人。
戚繼光稍微熱身了一下,站在了校場之上,拿起了上力弓。
楊文看了看麻貴,又看了看李如松,隻是搖了搖頭,三鎮之地的刺頭也不少,挑釁戚繼光的驕兵悍卒,還不是被戚繼光調校的極為乖巧?讓他們往東走三尺,絕不走三尺一。
閑的沒事,非要找戚帥麻煩作甚? 戚繼光拿起了五尺上力弓,開始拉弓射箭,他的動作不疾不徐,輕松寫意,射出五箭後,本來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換成了左手在後,右手在前。
而後又是不疾不徐的射出了五箭,他用力的吐了口濁氣,氣息略微有些紊亂,活動了下靶子,對着譚綸無奈的說道:“老了。
” “是啊。
”譚綸也是無奈,不服老不行,戚繼光已經四十四歲了,二十八歲的時候,戚繼光連射十箭上力弓,氣息都不會紊亂。
當然,那也比麻貴第十箭直接力竭要強得多,也比李如松要強一些,李如松臉色漲紅。
“十中紅心十,超等!” 成績一出,所有人看着戚繼光都多了幾分畏懼,左右開弓,若是三等、二等弓還好,若是上力弓,左右開弓,哪裡有那麼容易?最最關鍵的是,左右開弓,十箭全中的超等成績! 而戚繼光這一句老了,其實就是在埋汰兩個年輕的将領。
羞辱人這方面,戚繼光總是有自己的獨特的路數,明明很強,卻格外的謙虛,顯得兩個刺頭,更加惡劣。
大小靶都是步箭靶,紅心的落點而言,其實戚繼光的靶上,更加集中,也就是說,戚繼光打的更準。
戚繼光已經赢了。
“校騎射吧。
”戚繼光看着麻貴和李如松十分平靜的說道。
“戚帥威武,還是戚帥厲害。
”麻貴首先就投降了,他有些力竭,再繼續就自取其辱了,已經輸了,就沒必要繼續下去,那樣被羞辱的隻有自己。
“李參将?”戚繼光看向了李如松,就成績而言,李如松和戚繼光在步箭上,成績都是十射十中,李如松還能比一比。
戚繼光是南兵起家,但他本身是山東登州人,對于騎射,戚繼光不擔心自己會輸,頂多打平。
騎射都是三等軟弓,也就是六十斤,考校的是騎術和射術,這一方面李如松很有信心,雖然李如松知道自己已經在步箭上輸掉了,但是他堅信,自己在騎射上,能夠赢回來。
騎射一共三式,對蹬、抹鞦、分鬃,對蹬就是射擊左邊、分鬃是射擊前方及小範圍的右方、抹鞦則是射擊正後方,右後方通常就是騎射的死角,但是能夠熟練的掌控左右開弓的技巧,就不存在射擊死角了。
仍然是李如松先來,這一次李如松也展現了自己左右開弓的絕活,十中九,有一箭射空了,是他射擊的時機沒掌握好。
騎射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全神貫注,射空也是十分常見的,前進的同時,還伴随着波浪一樣的上下起伏,通常人與馬在到達浪的最高點的時候,會有一瞬間的懸空,然後再往下落,這一刹那是放箭的良機。
李如松有一箭,沒把握好時機,但是成績依舊讓人驚呼不已。
李如松真的很強!十中九! 可是戚繼光的成績出來之後,讓李如松直接沉默了下來。
十中十。
戚繼光翻身下馬,将弓放回了靶場,笑着說道:“你已經很不錯了,隻是缺少一些經驗,我隻是比你多騎了二十年的馬。
” 戚繼光的武藝超群,但是平素裡的他,總是非常的溫和,兇狠是留給敵人的。
在岑港,他多麼希望有援軍可以馳援,但是隻有他和軍士死戰到底,戚繼光不願意跟任何人結怨,但如果是敵人的話,戚繼光會毫不猶豫的殺死敵人。
戚繼光和俞大猷都是帥才。
“還是戚帥厲害!剛才多有沖撞,還請戚帥海涵!”李如松心服口服,騎射是真的輸了,少中了一箭。
戚繼光拍了拍李如松的肩膀,笑着說道:“沒事,伱繼續考校吧,日後上了戰場,大家都是抵背殺敵的袍澤。
” “謝戚帥!”李如松站直了身子,攥緊了拳頭,挺直了胸膛,用盡了全力的喊道。
李如松極其感謝戚繼光的大度,主動挑釁,輸已經很恥辱了,但是戚繼光沒有過多的羞辱他,原因是上戰場後,大家都是抵背殺敵的袍澤。
這讓李如松更加羞愧,羞愧于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戚繼光獲勝,在武英樓的小皇帝,頗為高興,他就知道,戚繼光能赢,楊文可是戚繼光的嫡系,若是戚繼光沒有十成十的勝算,楊文會出來,接下兩個刺頭的挑釁。
麻貴很強,李如松更強,戚繼光比他們更強。
朱翊鈞挺直了腰闆,看着群臣,頗為認真的說道:“戚帥赢了,你們啊,有一個算一個,現在就去,都給朕到
碧蹄館之戰,是一場萬曆援朝戰争中,日軍企圖全殲大明軍主力的一場伏擊戰、埋伏戰。
日軍實際參戰為三萬人,大明軍實際參戰為四千五百餘人,由李如松和查大受率領,在驟然遇敵,面對六倍于己的日軍,李如松和查大受率領大明健兒,浴血奮戰,最終明軍損失約五百人突圍,而日軍最少損失了一千五百餘人。
日軍六倍于敵,以三倍以上的傷亡,結束了這場伏擊戰、埋伏戰。
能打日寇的武将就是好将領。
朱翊鈞抓着千裡鏡,他之所以注意到了李如松,實在是這個人長得過于壯碩了,整個人站在那裡,就像小山一樣,給人一種沉重的壓迫感! 試斬,是李如松參加的項目。
被斬的目标是長短棍各一根,長棍長七尺在後,短棍長三尺五寸在前,兩個長棍大約一拳粗細,短棍為馬腿,長棍為馬頭,軍士雙手持刀。
當開始考校時,所有人,右腿左前踏出,同時揮刀自下向短棍撩砍,而後轉身砍出第二刀,自上向長棍砍落。
這一套動作說起來麻煩,但其實動若狡兔,一聲令下,一片刀光閃過,短棍和長棍在不到一個呼吸之間,整整齊齊、應聲而斷。
當然也有砍斷了第一根,沒有砍斷第二根,隻能黯然離場,這種連續的斬擊動作,動作簡單而快速,力道極大。
試斬,丁字回殺,就是北方步兵對騎兵時候,一種常見的砍馬腿斬馬首殺敵的标準動作。
朱翊鈞試過,他年紀太小了,連第一個短棍都砍不斷,隻能練練動作。
“他們剛才在吵什麼?”朱翊鈞看着千裡鏡,詢問着馮保。
馮保也沒離去,他之前去的時候,已經問過,他笑着說道:“李如松不喜武将尊文官之慣例,看到譚尚書在,就以為是譚尚書要節制京營,考校了試斬,就打算離去回遼東去了。
” “李如松說:京營提舉将才,他本不欲來,是他父親硬要讓他來,聽聞京中文官壓着武将,武将跟奴仆一樣,仰賴文官鼻息生活,他起初不信,入京後這一見果不其然。
” “李如松試斬過,就欲走,被戚帥所阻攔。
” 李如松作為遼東總兵官的長子,本身就很引人注目,這一鬧騰,戚繼光當然要去看看。
“刺頭一個。
”朱翊鈞立刻明白了。
李如松就是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根本就看不上大明的京官,說不定在他眼裡,戚繼光、俞大猷、馬芳等一衆,也是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心比天高,當然李如松這個人手下的功夫也是極其了得,武藝超群。
同樣刺頭的還有麻貴、麻錦二人,這都是年輕一代的将領,麻貴、麻錦是宣大的刺頭,而李如松是遼東軍鎮的刺頭。
“戚帥說:京中無總督軍務,不受文官節制,李如松叫嚣,要與戚帥比拼武藝。
”馮保将事情的前因補充完整。
朱翊鈞有些奇怪的說道:“麻貴沒有在試對中,要求跟戚帥比劃兩下嗎?” “要求了。
”馮保俯首說道。
“刺頭兩個。
”朱翊鈞笑着說道:“戚帥似乎應戰了,有好戲看了!朕賭戚帥會赢!有沒有人跟賭的?” 張居正面色立變,看了眼馮保,十歲人主哪裡知道賭這事兒,還不是這幫宦官們糊弄小皇帝? 張居正出列俯首說道:“陛下,臣鬥膽僭越,依據祖宗成法,賭錢是要剁手的。
” 朱翊鈞是皇帝,張居正這話其實僭越的很,但是張居正身為帝師,這話說的自然是規勸之一。
朱翊鈞立刻擺手說道:“不賭錢,不賭錢,若是娘親知道賭錢,怕是又要傷心,元輔先生教朕孝一字,自然是不賭錢的,若是戚帥赢了,輸的那一方就對戚帥說一句,戚帥厲害!” “元輔先生以為如何?” 張居正一愣問道:“就賭一句厲害?” 戚帥厲不厲害,大家都知道,戚帥厲害得很。
朱翊鈞點了點頭,他不賭其他的,就賭這麼一句。
張居正不再阻攔,這是皇帝在賭氣,小皇帝顯然對朝中臣工把戚繼光說成綴疣非常不滿,要趁着這個機會給戚繼光找場子。
朱翊鈞笑着說道:“有沒有人賭的?” “戚帥四十四歲,壯年不在,李如松二十四歲、麻貴才二十八歲,正值壯年,有沒有人賭的?” 葛守禮看了看左右,站了出來,俯首說道:“臣願意參加,賭麻貴勝,麻貴自幼習武,十歲已經可以騰躍控禦,騎馬射獵,能開上力弓,臣以為麻貴可勝。
” 輸赢不重要,陛下既然開口,那就得搭腔,尊上威福之權的同時,也維護了晉黨的臉面。
佥都禦史趙輔站了出來,俯首說道:“臣以為李大公子可以赢,李如松自幼習武,隆慶五年武進士,豪取武狀元,無一合之敵,能開上力弓,臣以為李如松可勝。
” 朱翊鈞看着趙輔,當年李成梁四十歲仍然潦倒,連進京辦理襲職手續的路費都沒有,還是趙輔給了李成梁一筆路費,李成梁才入京襲職險山參将,至此以軍功不斷升官,拿着北虜和女真的人頭刷功勳,現在已經成為了遼東總兵官。
朝臣們都不看好戚繼光,戚繼光已經四十四歲,這個年紀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再厲害,還能有二十多歲的壯小夥厲害? 麻貴二十八歲,正值人生最強盛之時。
“開始了,開始了!”朱翊鈞盯着千裡鏡,看向了校場。
麻貴、李如松都是邊方軍鎮的刺頭,他們挑釁戚繼光,戚繼光不應,那是餒弱,還如何禦下?戚繼光應了,若是輸了,那日後京營内外,都是刺頭。
從李如松和麻貴挑釁之初,戚繼光就隻能應下,這種挑釁是刻意的,是以下犯上。
戚繼光看着倆刺頭,頗為溫和的笑了笑示意他們先來。
這第一個比拼就是比遠射,步箭靶是八十步(128米左右),邁左腳為一跬,再邁右腳為步,一步大約五尺,小靶就是朱翊鈞武功房的那個步箭靶,而大靶高七尺,闊二尺,如同人騎馬大小。
弓分為了四等,虎力強弓、上力弓、二等弓、三等軟弓。
刺頭們要挑釁總兵,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頭的考校,看着靶場的三人。
号角聲連連,吹鼓手用力的敲動着手中的鼓錘,秋風吹得旌旗獵獵作響。
麻貴熱身之後,拿起了五尺的上力弓,立身大架,搭箭極快,目光一凝,左手定右手拉,把弓如圓月,箭簇閃着寒光向着遠處的大小靶而去,麻貴用最快的速度,射出了十箭,氣喘籲籲。
朱翊鈞玩的是三十斤的軟弓,連三等軟弓六十斤的标準都達不到,而二等弓的标準是八十五斤,上力弓是一百斤,虎力強弓是一百二十斤以上,小皇帝玩三十斤的軟弓,射九箭,感覺胳膊和前胸酸脹無比,麻貴連射了十箭。
“十中紅心九,超等!”一個看靶的把總,彙報着成績。
最後一箭,麻貴有些力竭,射偏了,箭镞閃着寒光釘在了遠處的柱子上。
上三、中三、下三,一共九等,九等之上為超等,九中超等。
八中上上,七中上中…不中者,下中等,不知者,下下等。
不知者,就是不知道怎麼射箭,箭沒射出,還傷到自己的直接下下等,下下等考校,直接逐出。
掌令官騎馬通禀了麻貴的成績。
朱翊鈞忍不住贊歎道:“厲害啊!怪不得楊太宰在的時候,要搭救他,換成咱,咱也搭救。
” 麻貴有被搭救的價值。
麻貴聽聞了成績,露出了一個笑容,舉起了手中的弓,用力的揮動了下。
而後是李如松上場,李如松本來想用虎力強弓,但是他拿起來,又放下,戚繼光對李如松放下虎力強弓的動作,眼前一亮。
虎力強弓,最多拉十三下,七日内不可再拉,無論你是何等的天生神力,都不可以再射虎力強弓。
而上力弓是每日最多十五發,隔日才能再拉如此強弓。
李如松既然拿起了虎力強弓,顯然是能夠拉得動,但是李如松并沒有為了争強好勝,拉虎力強弓,這讓戚繼光對李如松多了幾分期許。
南戚北李,李成梁和戚繼光同等名氣,李如松武德這塊,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李如松站定,開始速射,很快,十箭射完,臉色漲紅,活動着膀子。
“十中紅心十,超等!” 成績一出,全場都有些沉默,聽說了李家大公子骁勇善戰,沒想到如此強橫,十射十中,雖然都是超等,但是李如松還是赢了麻貴。
麻貴有些不服氣,但是不服氣不行,李如松就是比他強,武無第二,不如人就是不如人。
戚繼光稍微熱身了一下,站在了校場之上,拿起了上力弓。
楊文看了看麻貴,又看了看李如松,隻是搖了搖頭,三鎮之地的刺頭也不少,挑釁戚繼光的驕兵悍卒,還不是被戚繼光調校的極為乖巧?讓他們往東走三尺,絕不走三尺一。
閑的沒事,非要找戚帥麻煩作甚? 戚繼光拿起了五尺上力弓,開始拉弓射箭,他的動作不疾不徐,輕松寫意,射出五箭後,本來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換成了左手在後,右手在前。
而後又是不疾不徐的射出了五箭,他用力的吐了口濁氣,氣息略微有些紊亂,活動了下靶子,對着譚綸無奈的說道:“老了。
” “是啊。
”譚綸也是無奈,不服老不行,戚繼光已經四十四歲了,二十八歲的時候,戚繼光連射十箭上力弓,氣息都不會紊亂。
當然,那也比麻貴第十箭直接力竭要強得多,也比李如松要強一些,李如松臉色漲紅。
“十中紅心十,超等!” 成績一出,所有人看着戚繼光都多了幾分畏懼,左右開弓,若是三等、二等弓還好,若是上力弓,左右開弓,哪裡有那麼容易?最最關鍵的是,左右開弓,十箭全中的超等成績! 而戚繼光這一句老了,其實就是在埋汰兩個年輕的将領。
羞辱人這方面,戚繼光總是有自己的獨特的路數,明明很強,卻格外的謙虛,顯得兩個刺頭,更加惡劣。
大小靶都是步箭靶,紅心的落點而言,其實戚繼光的靶上,更加集中,也就是說,戚繼光打的更準。
戚繼光已經赢了。
“校騎射吧。
”戚繼光看着麻貴和李如松十分平靜的說道。
“戚帥威武,還是戚帥厲害。
”麻貴首先就投降了,他有些力竭,再繼續就自取其辱了,已經輸了,就沒必要繼續下去,那樣被羞辱的隻有自己。
“李參将?”戚繼光看向了李如松,就成績而言,李如松和戚繼光在步箭上,成績都是十射十中,李如松還能比一比。
戚繼光是南兵起家,但他本身是山東登州人,對于騎射,戚繼光不擔心自己會輸,頂多打平。
騎射都是三等軟弓,也就是六十斤,考校的是騎術和射術,這一方面李如松很有信心,雖然李如松知道自己已經在步箭上輸掉了,但是他堅信,自己在騎射上,能夠赢回來。
騎射一共三式,對蹬、抹鞦、分鬃,對蹬就是射擊左邊、分鬃是射擊前方及小範圍的右方、抹鞦則是射擊正後方,右後方通常就是騎射的死角,但是能夠熟練的掌控左右開弓的技巧,就不存在射擊死角了。
仍然是李如松先來,這一次李如松也展現了自己左右開弓的絕活,十中九,有一箭射空了,是他射擊的時機沒掌握好。
騎射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全神貫注,射空也是十分常見的,前進的同時,還伴随着波浪一樣的上下起伏,通常人與馬在到達浪的最高點的時候,會有一瞬間的懸空,然後再往下落,這一刹那是放箭的良機。
李如松有一箭,沒把握好時機,但是成績依舊讓人驚呼不已。
李如松真的很強!十中九! 可是戚繼光的成績出來之後,讓李如松直接沉默了下來。
十中十。
戚繼光翻身下馬,将弓放回了靶場,笑着說道:“你已經很不錯了,隻是缺少一些經驗,我隻是比你多騎了二十年的馬。
” 戚繼光的武藝超群,但是平素裡的他,總是非常的溫和,兇狠是留給敵人的。
在岑港,他多麼希望有援軍可以馳援,但是隻有他和軍士死戰到底,戚繼光不願意跟任何人結怨,但如果是敵人的話,戚繼光會毫不猶豫的殺死敵人。
戚繼光和俞大猷都是帥才。
“還是戚帥厲害!剛才多有沖撞,還請戚帥海涵!”李如松心服口服,騎射是真的輸了,少中了一箭。
戚繼光拍了拍李如松的肩膀,笑着說道:“沒事,伱繼續考校吧,日後上了戰場,大家都是抵背殺敵的袍澤。
” “謝戚帥!”李如松站直了身子,攥緊了拳頭,挺直了胸膛,用盡了全力的喊道。
李如松極其感謝戚繼光的大度,主動挑釁,輸已經很恥辱了,但是戚繼光沒有過多的羞辱他,原因是上戰場後,大家都是抵背殺敵的袍澤。
這讓李如松更加羞愧,羞愧于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戚繼光獲勝,在武英樓的小皇帝,頗為高興,他就知道,戚繼光能赢,楊文可是戚繼光的嫡系,若是戚繼光沒有十成十的勝算,楊文會出來,接下兩個刺頭的挑釁。
麻貴很強,李如松更強,戚繼光比他們更強。
朱翊鈞挺直了腰闆,看着群臣,頗為認真的說道:“戚帥赢了,你們啊,有一個算一個,現在就去,都給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