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去镇上读书
關燈
小
中
大
最近,李夫子在學堂裡,常常露出一臉無奈又欣慰的神情。
每次望向柳雲舒的書桌,就忍不住歎氣。
“這孩子,進步太快,為師都快跟不上他的腳步了。
”李夫子搖頭感慨,手中的戒尺輕輕敲着桌面。
柳雲舒确實天賦異禀,對詩詞文章過目不忘,理解起來也快。
夫子剛講完一篇晦澀的文言文,其他學生還在抓耳撓腮,他已經能舉一反三,說出自己的見解,而且見解獨到,常常讓夫子眼前一亮。
算術課上,複雜的算題,他也能迅速得出答案,解題思路清晰得讓人驚歎。
夫子嘗試找來更難的典籍,可柳雲舒依舊學得輕松,仿佛沒有什麼知識能難倒他。
李夫子深知,小小的學堂已容不下這匹“千裡馬”,得為他尋一條更廣闊的求學之路,可這又談何容易。
李夫子無奈之下,隻得差人去請柳二柱。
柳二柱正在家中院子裡擺弄農具,一聽夫子找他,心裡“咯噔”一下,以為孫子柳雲舒闖了什麼禍事,頓時心急如焚。
他顧不上手上的泥土,随手在衣服上蹭了蹭,便火急火燎地往學堂趕去。
一路上,柳二柱腳步匆匆,嘴裡還不停念叨:“這雲舒,幹啥壞事了?可别給夫子添亂呐!”到了學堂,他氣喘籲籲,額頭滿是汗珠,顧不上擦,就快步走進夫子的書房。
“夫子,對不住啊,我這就來啦!雲舒他……他是不是又調皮搗蛋了?”柳二柱一臉焦急,聲音裡帶着幾分忐忑。
李夫子見柳二柱這般火急火燎、滿頭大汗的模樣,忍不住泛起一絲笑意,但很快又恢複了嚴肅。
他看着柳二柱,神情誠懇地說道:“二柱啊,你先别着急。
雲舒這孩子,可不是闖禍了,恰恰相反,他聰明伶俐,學習能力實在是強得超乎想象。
” 柳二柱聽夫子這麼說,原本擰緊的眉頭稍稍松開,眼中滿是疑惑:“那夫子,您叫我來是……” 李夫子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實不相瞞,雲舒在學業上的進步太快,我在這裡已經教無可教了。
咱們這小小的學堂,已經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欲,得給他尋個更好的去處,找更有學問的先生教導,才不耽誤他的前程。
” 柳二柱聽後,先是松了口氣,可緊接着又犯起愁來,喃喃道:“這可上哪兒找先生去喲。
”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李夫子接着說道:“我有個同窗姓孫,是前朝的秀才。
那可是相當有學問,本有考舉人的實力,隻可惜改朝換代,又因家庭變故,沒能去參加考試。
如今年歲漸長,沒法再考了。
他在鎮上開了個學堂,我想着,把雲舒這小家夥送過去,定能得到更好的栽培。
” 柳二柱眼睛一亮,趕忙問道:“夫子,不知這孫先生的學堂,收束修多少?像咱這樣的農家,怕是……”臉上滿是擔憂與期待。
李夫子淺淺一笑,寬慰道:“二柱,你不必憂心。
雲舒這孩子天賦異禀,簡直如妖孽一般,這般資質,旁人搶着教都來不及。
孫先生那兒束修不會高,隻是六禮還是要準備些。
” 見柳二柱仍面露難色,李夫子又強調:“你放心,我會寫一封信給孫同窗,把雲舒的情況詳細說說。
以我倆的交情,他定會對雲舒多加關照。
” 柳二柱聽了,心中一塊大石落了地,趕忙作揖,感激道:“那就全仰仗夫子了,雲舒能有您這樣的先生,真是他的福氣。
這六禮,我就是勒緊褲腰帶,也一定備齊。
” 柳二柱領着柳雲舒往家走,一路上,他看着柳雲舒,眼神裡滿是慈愛與期許。
剛進家門,柳二柱就徑直走向廚房,從鍋裡撈出一個雞蛋,仔細地剝了殼,遞到柳雲舒手裡,笑着說:“乖孫,吃個雞蛋,補補腦子。
” 柳雲舒接過雞蛋,乖巧地說:“謝謝爺爺。
”看着孫子懂事的模樣,柳二柱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随後,柳二柱到柳大喜那兒打了聲招呼,簡單說了幾句,便轉身前往柳六喜家。
他步伐急切,心裡想着要趕緊把這事兒告訴柳六喜和兒媳,好讓他們也早做打算。
到了柳六喜家,柳二柱一進門就喊:“六喜,柳趙氏,我有重要的事兒跟你們說!” 見家裡面沒人應答,柳雲舒眨巴着眼睛,擡頭看向爺爺,說道:“爺爺,爹娘應該還沒回來呢。
他們呀,找到了新的營生,現在在鎮上做生意,每天都得趕最後一趟牛車才能回來。
” 柳二柱聽了,先是一愣,随即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沒想到你爹娘還尋到了這等好事。
”說着,他又摸了摸柳雲舒的頭,眼中滿是欣慰。
“那爺爺,等爹娘回來,咱們一起把我要去鎮上學堂的事兒告訴他們吧。
”柳雲舒拉着爺爺的手,眼神中透着期待。
“好,等你爹娘回來,咱就好好商量商量。
”柳二柱點頭應道,爺孫倆便坐在院子裡的小闆凳上,一邊等着柳六喜夫婦,一邊憧憬着柳雲舒的未來。
夕陽西下,餘晖将大地染成橙紅色。
柳六喜和柳趙氏趕着最後一趟牛車,疲憊卻又帶着滿足回到家。
一進院子,瞧見柳二柱,兩人頓時面露欣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爹,您咋來了!”柳六喜趕忙迎上去。
柳趙氏也笑着打招呼,随即忙着從車上搬東西。
柳二柱沒顧得上寒暄,迫不及待地說:“六喜、趙氏,雲舒在學堂學得太好,李夫子教不了啦。
李夫子有個同窗,前朝秀才,在鎮上辦學堂,他推薦雲舒去那兒念書。
” 柳六喜和柳趙氏先是一愣,旋即驚喜爬上臉龐。
柳六喜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真的嗎?這可是好事啊!”柳趙氏眼眶泛紅,忙不疊點頭:“咱雲舒有出息,可這去鎮上……”她面露擔憂,想着不可能讓孩子跟自己一樣來回的奔波。
柳雲舒看着母親面露難色,大概猜到了她的顧慮,脆生生地開口:“娘,要不咱們在鎮上開個鋪子吧?這樣我能去孫先生的學堂念書,你們也能繼續做生意。
” 柳六喜和柳趙氏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開鋪子雖然能兼顧孩子學業和生意,但需要不少本錢,還得操心選址、經營等諸多事宜。
柳二柱捋了捋胡須,思索片刻後說道:“雲舒這
每次望向柳雲舒的書桌,就忍不住歎氣。
“這孩子,進步太快,為師都快跟不上他的腳步了。
”李夫子搖頭感慨,手中的戒尺輕輕敲着桌面。
柳雲舒确實天賦異禀,對詩詞文章過目不忘,理解起來也快。
夫子剛講完一篇晦澀的文言文,其他學生還在抓耳撓腮,他已經能舉一反三,說出自己的見解,而且見解獨到,常常讓夫子眼前一亮。
算術課上,複雜的算題,他也能迅速得出答案,解題思路清晰得讓人驚歎。
夫子嘗試找來更難的典籍,可柳雲舒依舊學得輕松,仿佛沒有什麼知識能難倒他。
李夫子深知,小小的學堂已容不下這匹“千裡馬”,得為他尋一條更廣闊的求學之路,可這又談何容易。
李夫子無奈之下,隻得差人去請柳二柱。
柳二柱正在家中院子裡擺弄農具,一聽夫子找他,心裡“咯噔”一下,以為孫子柳雲舒闖了什麼禍事,頓時心急如焚。
他顧不上手上的泥土,随手在衣服上蹭了蹭,便火急火燎地往學堂趕去。
一路上,柳二柱腳步匆匆,嘴裡還不停念叨:“這雲舒,幹啥壞事了?可别給夫子添亂呐!”到了學堂,他氣喘籲籲,額頭滿是汗珠,顧不上擦,就快步走進夫子的書房。
“夫子,對不住啊,我這就來啦!雲舒他……他是不是又調皮搗蛋了?”柳二柱一臉焦急,聲音裡帶着幾分忐忑。
李夫子見柳二柱這般火急火燎、滿頭大汗的模樣,忍不住泛起一絲笑意,但很快又恢複了嚴肅。
他看着柳二柱,神情誠懇地說道:“二柱啊,你先别着急。
雲舒這孩子,可不是闖禍了,恰恰相反,他聰明伶俐,學習能力實在是強得超乎想象。
” 柳二柱聽夫子這麼說,原本擰緊的眉頭稍稍松開,眼中滿是疑惑:“那夫子,您叫我來是……” 李夫子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實不相瞞,雲舒在學業上的進步太快,我在這裡已經教無可教了。
咱們這小小的學堂,已經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欲,得給他尋個更好的去處,找更有學問的先生教導,才不耽誤他的前程。
” 柳二柱聽後,先是松了口氣,可緊接着又犯起愁來,喃喃道:“這可上哪兒找先生去喲。
” 就在他一籌莫展之時,李夫子接着說道:“我有個同窗姓孫,是前朝的秀才。
那可是相當有學問,本有考舉人的實力,隻可惜改朝換代,又因家庭變故,沒能去參加考試。
如今年歲漸長,沒法再考了。
他在鎮上開了個學堂,我想着,把雲舒這小家夥送過去,定能得到更好的栽培。
” 柳二柱眼睛一亮,趕忙問道:“夫子,不知這孫先生的學堂,收束修多少?像咱這樣的農家,怕是……”臉上滿是擔憂與期待。
李夫子淺淺一笑,寬慰道:“二柱,你不必憂心。
雲舒這孩子天賦異禀,簡直如妖孽一般,這般資質,旁人搶着教都來不及。
孫先生那兒束修不會高,隻是六禮還是要準備些。
” 見柳二柱仍面露難色,李夫子又強調:“你放心,我會寫一封信給孫同窗,把雲舒的情況詳細說說。
以我倆的交情,他定會對雲舒多加關照。
” 柳二柱聽了,心中一塊大石落了地,趕忙作揖,感激道:“那就全仰仗夫子了,雲舒能有您這樣的先生,真是他的福氣。
這六禮,我就是勒緊褲腰帶,也一定備齊。
” 柳二柱領着柳雲舒往家走,一路上,他看着柳雲舒,眼神裡滿是慈愛與期許。
剛進家門,柳二柱就徑直走向廚房,從鍋裡撈出一個雞蛋,仔細地剝了殼,遞到柳雲舒手裡,笑着說:“乖孫,吃個雞蛋,補補腦子。
” 柳雲舒接過雞蛋,乖巧地說:“謝謝爺爺。
”看着孫子懂事的模樣,柳二柱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随後,柳二柱到柳大喜那兒打了聲招呼,簡單說了幾句,便轉身前往柳六喜家。
他步伐急切,心裡想着要趕緊把這事兒告訴柳六喜和兒媳,好讓他們也早做打算。
到了柳六喜家,柳二柱一進門就喊:“六喜,柳趙氏,我有重要的事兒跟你們說!” 見家裡面沒人應答,柳雲舒眨巴着眼睛,擡頭看向爺爺,說道:“爺爺,爹娘應該還沒回來呢。
他們呀,找到了新的營生,現在在鎮上做生意,每天都得趕最後一趟牛車才能回來。
” 柳二柱聽了,先是一愣,随即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沒想到你爹娘還尋到了這等好事。
”說着,他又摸了摸柳雲舒的頭,眼中滿是欣慰。
“那爺爺,等爹娘回來,咱們一起把我要去鎮上學堂的事兒告訴他們吧。
”柳雲舒拉着爺爺的手,眼神中透着期待。
“好,等你爹娘回來,咱就好好商量商量。
”柳二柱點頭應道,爺孫倆便坐在院子裡的小闆凳上,一邊等着柳六喜夫婦,一邊憧憬着柳雲舒的未來。
夕陽西下,餘晖将大地染成橙紅色。
柳六喜和柳趙氏趕着最後一趟牛車,疲憊卻又帶着滿足回到家。
一進院子,瞧見柳二柱,兩人頓時面露欣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爹,您咋來了!”柳六喜趕忙迎上去。
柳趙氏也笑着打招呼,随即忙着從車上搬東西。
柳二柱沒顧得上寒暄,迫不及待地說:“六喜、趙氏,雲舒在學堂學得太好,李夫子教不了啦。
李夫子有個同窗,前朝秀才,在鎮上辦學堂,他推薦雲舒去那兒念書。
” 柳六喜和柳趙氏先是一愣,旋即驚喜爬上臉龐。
柳六喜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真的嗎?這可是好事啊!”柳趙氏眼眶泛紅,忙不疊點頭:“咱雲舒有出息,可這去鎮上……”她面露擔憂,想着不可能讓孩子跟自己一樣來回的奔波。
柳雲舒看着母親面露難色,大概猜到了她的顧慮,脆生生地開口:“娘,要不咱們在鎮上開個鋪子吧?這樣我能去孫先生的學堂念書,你們也能繼續做生意。
” 柳六喜和柳趙氏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開鋪子雖然能兼顧孩子學業和生意,但需要不少本錢,還得操心選址、經營等諸多事宜。
柳二柱捋了捋胡須,思索片刻後說道:“雲舒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