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灾荒之后的隐患
關燈
小
中
大
“崔仁師這幾日有何不對勁的地方嗎?”
禦書房,武瀾汐神情嚴肅地看着桌上的奏章。
林婉兒想了想,“災荒得到緩解之後,宰相大人的心情好了不少,這幾日時常邀請臣子們去做客,衆人飲酒作樂,宰相府日日是熱鬧非凡的景象。
” 武瀾汐冷哼了一聲,“都有些誰去了宰相府?” 林婉兒一一報上幾個名字。
武瀾汐将那些人默默地記在心裡。
任何朝代,官員之間都禁止結黨營私,這是一等一的重罪。
可身為大慶宰相,崔仁師無視了這一點,先帝尚且在世時還有所收斂,等到武瀾汐登基便無所畏忌。
武瀾汐心中動怒,暗自握緊拳頭,又無奈地舒展開來。
以目前的局面,她尚且動不了崔仁師,隻能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現。
林婉兒想到了什麼,補充道:“對了,那崔元兆昨日突然離開京城,不知所蹤,這讓宰相大人昨夜大發雷霆,今天白日時宰相府的人已經在全程搜尋那位公子的下落。
” “崔元兆?” 武瀾汐眼前浮現出一個纨绔子弟的形象。
二人是同齡人,當初又一起在太傅那裡求學,自然不會陌生。
這幾年武瀾汐對崔元兆的所作所為也有所耳聞,知道崔仁師慣出來一個好兒子,并且暗中通過崔元兆的事情給崔仁師施加了一定的壓力。
崔元兆時常毫無理由地挑起事端,武瀾汐隻需要簡單運作一下,讓崔仁師為此頭疼不是什麼大事。
“一同消失的人還有戶部尚書的兒子王境澤,他們似乎是一起離開的。
” “王大人跟宰相走得有些近了啊。
” 武瀾汐輕聲呢喃了一句。
林婉兒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在宰相的事情上做任何發言。
一些小事上她自然不會顧忌那麼多,可涉及朝堂之後她最多給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甚至不會做任何建議。
這已經超出林婉兒自身的能力,建議反而是幫倒忙。
“婉兒,你知道夔州怎麼樣了嗎?” 武瀾汐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結太久,将話題轉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林婉兒聞言流露出笑容,“恭喜陛下,夔州災荒已解,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 “災荒的事的确讓人開心,但夔州還發生了一件讓朕很不高興的事。
” 跟奏章有關? 林婉兒想到陛下先前看到奏章時的表情,猜到了原因。
可夔州的災荒解決,還會有什麼大事發生呢? “還記得嶺南之戰嗎?” “記得。
”林婉兒重重點頭,“當年正是憑借陛下您禦駕親征,率十萬大軍徹底擊潰秦國,給大慶換來難得的安甯,這一戰被記載為嶺南之戰。
” 嶺南,前幾年還是秦國國度,如今已經是大慶的一部分。
“當初秦國有一些漏網之魚,朕攻進皇城之時他們已經逃了。
” “一些漏網之魚不足為患,秦國早已亡國,掀不起什麼風浪。
” 武瀾汐跟林婉兒的想法不同。
若是大慶在這幾年裡蒸蒸日上,國力逐漸強盛,或許這不是什麼大事。
可朝堂動蕩,宰相崔仁師大權在握,災荒四起,大慶雖然沒到先帝時期落魄,可也面臨着許多的壓力。
很多人開始趁大慶内憂
林婉兒想了想,“災荒得到緩解之後,宰相大人的心情好了不少,這幾日時常邀請臣子們去做客,衆人飲酒作樂,宰相府日日是熱鬧非凡的景象。
” 武瀾汐冷哼了一聲,“都有些誰去了宰相府?” 林婉兒一一報上幾個名字。
武瀾汐将那些人默默地記在心裡。
任何朝代,官員之間都禁止結黨營私,這是一等一的重罪。
可身為大慶宰相,崔仁師無視了這一點,先帝尚且在世時還有所收斂,等到武瀾汐登基便無所畏忌。
武瀾汐心中動怒,暗自握緊拳頭,又無奈地舒展開來。
以目前的局面,她尚且動不了崔仁師,隻能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現。
林婉兒想到了什麼,補充道:“對了,那崔元兆昨日突然離開京城,不知所蹤,這讓宰相大人昨夜大發雷霆,今天白日時宰相府的人已經在全程搜尋那位公子的下落。
” “崔元兆?” 武瀾汐眼前浮現出一個纨绔子弟的形象。
二人是同齡人,當初又一起在太傅那裡求學,自然不會陌生。
這幾年武瀾汐對崔元兆的所作所為也有所耳聞,知道崔仁師慣出來一個好兒子,并且暗中通過崔元兆的事情給崔仁師施加了一定的壓力。
崔元兆時常毫無理由地挑起事端,武瀾汐隻需要簡單運作一下,讓崔仁師為此頭疼不是什麼大事。
“一同消失的人還有戶部尚書的兒子王境澤,他們似乎是一起離開的。
” “王大人跟宰相走得有些近了啊。
” 武瀾汐輕聲呢喃了一句。
林婉兒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在宰相的事情上做任何發言。
一些小事上她自然不會顧忌那麼多,可涉及朝堂之後她最多給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甚至不會做任何建議。
這已經超出林婉兒自身的能力,建議反而是幫倒忙。
“婉兒,你知道夔州怎麼樣了嗎?” 武瀾汐沒有在這件事上糾結太久,将話題轉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林婉兒聞言流露出笑容,“恭喜陛下,夔州災荒已解,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 “災荒的事的确讓人開心,但夔州還發生了一件讓朕很不高興的事。
” 跟奏章有關? 林婉兒想到陛下先前看到奏章時的表情,猜到了原因。
可夔州的災荒解決,還會有什麼大事發生呢? “還記得嶺南之戰嗎?” “記得。
”林婉兒重重點頭,“當年正是憑借陛下您禦駕親征,率十萬大軍徹底擊潰秦國,給大慶換來難得的安甯,這一戰被記載為嶺南之戰。
” 嶺南,前幾年還是秦國國度,如今已經是大慶的一部分。
“當初秦國有一些漏網之魚,朕攻進皇城之時他們已經逃了。
” “一些漏網之魚不足為患,秦國早已亡國,掀不起什麼風浪。
” 武瀾汐跟林婉兒的想法不同。
若是大慶在這幾年裡蒸蒸日上,國力逐漸強盛,或許這不是什麼大事。
可朝堂動蕩,宰相崔仁師大權在握,災荒四起,大慶雖然沒到先帝時期落魄,可也面臨着許多的壓力。
很多人開始趁大慶内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