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春暖花开

關燈
    面劃成格子,像豆腐塊一樣,格子三公分見方,将浸好的玉米種子,安放在方格中央,撒上一層細細的肥泥巴,就是農家肥,剛好遮住玉米粒兒,再蓋上塑料薄膜,一個小小的育苗溫床就搞成了,溫床裡的溫度比外面高,三天後,玉米粒兒就發芽出土了,三天以後,小苗長了一寸生左右,開始給玉米苗施肥,晚上蓋好薄膜,白天打開薄膜,這樣晚上不至于受凍,白天經過太陽照射進行光合作用。

    讓玉米苗生長更快! 幹完生産隊的活,收工後每家每戶還有自留地打理,自留地是集體生産時的一大特色,自留地簡單的說就是菜園子,各家各戶種自己喜歡種的菜,種糧食也可以,自己安排,不在生産隊規劃之列,屬于私人地盤,春天種,四季豆,黃瓜,西紅柿,南瓜,冬瓜,苦瓜,佛手瓜,甜瓜,菜瓜,絲瓜,富子瓜,等瓜瓜小菜,秋天種蘿蔔,青菜,白菜,等時令蔬菜。

    農村有句俗語,看你勤不勤,去你家菜園子裡盯一盯。

    自留地,菜園子,不同季節不同色彩,每家每戶的綠色寶庫,姜茐蒜都是安排在自留地,其實也就是家家戶戶餐桌蔬菜的發源地。

     那時每家每戶都有自留地,産出的蔬菜是吃不完的,也沒冰箱等保鮮設備,除了人吃,其餘的就當飼料,喂豬,喂雞,喂鴨,有一小部分賣到了市場上去了,市場需求小,各家各戶都有産出,所以用來喂雞鴨子非常普遍。

     打理自留地倒是挺簡單,收工時挑上糞水去澆灌一下,隔三差五除除草,捉捉蟲,整修整修,需要吃什麼菜,直接去地裡采摘就行了。

    有時鄰居種的一些新鮮品種,也可以嘗一嘗鮮,哪家先熟哪家的後熟,互相交換着吃主要是嘗新(嘗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農田裡,金黃色的油菜花随風搖擺,一大片一大片地的花争先恐後全部綻放。

    空氣中彌漫着濃濃的花香,一群群小蜜蜂來回穿梭,川流不息,往返于蜂房與花田之間,見了行人不打招呼也不躲避,正忙呢,沒時間答理你,我得給百花授粉,采蜜,釀造新的甜蜜,美麗中國,中國美麗也有我中華小蜜蜂的貢獻啊! 李花雪白,桃花粉紅,在這溫暖春天裡,在這廣闊的?大自然的懷抱中競相開放,争奇鬥豔,展現美麗,時節已到,花兒自開。

    古人寫道:好花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作者寫到這裡,一直以為是好花知時節,詩的原句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人們在麥地的空格帶(通風行)翻土,為栽播玉米苗做準備,生産隊的地不多,也就200畝左右,麥地100多畝,其餘的是油菜地,趁這農閑時間,提前把麥地裡的空行翻挖松土,晾曬,油菜比小麥收割早,油菜一沒完就播種玉米。

    玉米,高杆農作物,高三米左右,喜光,怕澇,産量高,全國大部分都可播種。

    特别适應水源條件較差地區,丘陵地區,半幹旱地區。

    玉米粉營養豐富,美顔防衰老,适應大部分人群,既可當主食也可制作糕點。

    王米稭稈可以當飼料喂豬喂牛,也可以當燃料,燒火做飯。

    在當時的農村是一大寶貝。

     人們在田野裡勞做,聞着濃濃的花香,聽着優美的歌曲(廣播站),沐浴着溫暖的陽光,輕風吹來,神清氣爽。

    春天真美麗,中國更美麗。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