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魔君懊悔

關燈
    夜無歸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魔祖降世之際,夜無歸也随之蘇醒。

     他追随魔祖潛心修煉,然而,自身資質平庸,與魔祖相比相去甚遠。

     魔祖并未嫌棄夜無歸的平凡,反而将他收為護法,留在身旁。

     當神界大軍壓境時,魔祖施展法術,将夜無歸藏匿起來,并鄭重囑托: 若此番無法幸存,夜無歸需即刻繼任魔君之位,率領魔界衆人,躲避神界的淩厲鋒芒。

     待日後時機成熟,再重振魔界昔日雄風。

     夜無歸眼睜睜地看着墨君毅手起刀落,斬殺魔祖後,引發天地之火,妄圖将魔祖的身軀焚燒殆盡。

     夜無歸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

     在千鈞一發之際,他靈機一動,施展法術,将魔祖的魂魄從軀體中引出,并帶回了那座曾經的魔宮——青峰洞。

     墨君毅緊追不舍,抵達青峰洞。

     夜無歸再次施展法術,将魔祖的魂魄融入牆壁之中,同時在牆壁上制造出衆多繁星,以此掩蓋魔祖的魂魄藏匿其中的真相。

     墨君毅面對衆多繁星,難以分辨哪幾顆才是魔祖的魂魄,無奈之下,隻得将青峰劍插入青峰洞中央,以此鎮壓魔祖的魂魄,使其陷入了沉睡。

     實際上,青峰洞原本名為“魔啟宮”,而青峰嶺,最初也被稱為“魔都”。

     由于青峰劍插在洞中,且為了隐匿魔界的存在,夜無歸索性以青峰劍為名,将山峰改稱為“青峰嶺”,将魔啟宮改稱為“青峰洞”。

     夜無歸日夜凝視着牆壁上閃爍的星光,心中充滿了對魔祖蘇醒的殷切期盼。

     他絞盡腦汁,試圖拔出青峰劍,以解除那把劍對魔祖魂魄的鎮壓。

     然而,這把劍仿佛擁有靈性一般,魔界衆人在其周圍行動自如,可一旦有人動手拔劍,青峰劍便會迸發出耀眼光芒,将拔劍者擊成重傷。

     千萬年來,魔界無人能夠成功拔出此劍。

     當初,夜無歸收夜阡絕為子,其實也懷有一絲期望,或許凡人修煉成魔功後,能夠拔出青峰劍。

     然而,當他将夜阡絕帶回青峰洞時,夜阡絕卻啼哭不止。

     夜無歸無奈之下,隻得帶着夜阡絕和魔界衆人遷往巴蜀。

     經過二十年的悉心栽培,天賦異禀的夜阡絕如今的魔力,已然超越了夜無歸。

     但夜無歸始終憂心忡忡,擔心青峰劍會給夜阡絕帶來重傷,故而遲遲未讓他去拔劍。

     豈料,岩洪超引來天地之火,焚燒躲藏在青峰洞中的山妖,竟意外地喚醒了沉睡中的魔祖魂魄。

     魔祖本性善良,重情重義,隻是手下的妖魔難以馴服,時常出去殘害生靈。

     神界卻将所有罪責歸咎于魔祖,認為隻要除掉魔祖,便能消滅魔界。

     他們殊不知,若沒有魔祖的約束,魔界對生靈的危害将會更加巨大。

     夜無歸的目光如冷電般掃過蛇銘瑞、鷹盛武和狼世聰,他微微颔首,沉聲道: “蛇王所言極是!……想必那是海貝康個人的想法!……” “此事……亦可證明……魔祖的魂魄在海貝康體内調息時,難以掌控海貝康。

    ” “夜無歸的聲音帶着一絲凝重,而魔祖的魂魄何時進入調息,唯有海貝康知曉。

    ” “故而……我們必須未雨綢缪。

    ” 夜無歸的眉頭緊蹙: “倘若海貝康下次趁魔祖調息之際,對本君和絕兒再起殺心……那将如何是好?” 蛇銘瑞接口道: “雖說魔祖在調息時無法左右海貝康的舉動,但他所行之事,魔祖定然心知肚明。

    ” “魔祖必定有法子約束海貝康,魔君無需過度憂慮。

    ” 然而,夜無歸的憂慮并未因此消減,他深知,面對如此變數,必須想出萬全之策。

     門外傳來的聲音,如潺潺流水般溫潤,透着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優雅: “海貝康資質平平,相貌平凡,魔祖附身于他,實乃無奈之舉。

    ” “魔祖的魂魄寄于海貝康之身,亦會受到些許影響。

    ” “其實……魔君隻需稍安勿躁,坐視海貝康與神界争鋒。

    ” “待神界将海貝康斬殺之際,魔君便可施展當年的引魂之術,将魔祖的魂魄自海貝康體内引出。

    ” “然而,在此之前,需尋得一位資質卓越、相貌出衆的男子。

    ” “待到那時,将魔祖的魂魄引至那人身上。

    ” “如此……一切難題……皆可迎刃而解。

    ” 伴随着聲音的臨近,一個身影緩緩走進門來。

     他身姿飄逸,恰似仙子臨世,又像是從畫中走出來一般。

     其相貌清秀俊美,令人心生敬意。

     頭部秀麗,一雙眼眸明亮如星辰,仿佛能夠洞悉世間萬物,眼角微微上揚,流露出慈悲與睿智。

     那如雪般潔白柔順的長發,垂至腰間,宛如瀑布。

     頭頂精緻的發冠,更顯其高貴典雅。

     鼻梁挺直,唇角挂着一抹微笑,露出潔白的牙齒,顯得和藹可親。

     耳垂上點綴着一簇銀白色的絨毛,随風輕輕飄動,如夢如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他的雙腿修長而有力,步履輕盈,仿佛在雪地上留下了無痕的足迹。

     身上穿着一襲純白無瑕的衣袍,氣質超凡脫俗,既有仙家的飄逸,又具王者的威嚴,令人不禁為之傾心。

     此人姓狐,名文,字梓軒,乃是九尾白狐之王,亦是統領狐界的王者。

     狐梓軒躬身施禮,朗聲道: “拜見魔君!” 夜無歸面帶微笑,緩聲道: “狐王不必多禮,快快請坐!” 狐梓軒謝過,在一旁空置的席位上落座,而後自斟一杯酒。

     夜無歸心中憂慮稍減,凝視着狐梓軒,緩聲道: “狐王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解本君心中憂慮。

    ” 說罷,他舉起酒杯,敬道: “本君敬你一杯!” 狐梓軒亦舉杯,回應道: “多謝魔君!” 二人同時一飲而盡…… 夜無歸為自己斟滿酒,目光掃過在座諸人,滿懷感激地說道: “承蒙蛇王、鷹王、狼王、狐王,不辭辛勞,前來相助,本君感激涕零!” 言罷,他再次舉杯,敬道: “本君敬各位一杯!” 四人紛紛舉杯,齊聲道: “謝魔君!” 夜阡絕舉杯一飲而盡,而後将酒杯輕輕放回桌上。

     夜無歸面露遲疑之色,沉聲道: “狐王的提議雖好,然而,要尋得一位資質超群、相貌堂堂的男子,且助其修煉魔功……實非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