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以板升为依托

關燈
    闆升城内,明軍士兵不斷的敲開那些掩閉的院門,像是蔣方這樣的北逃農戶,明軍士兵便直接詢問姓名及人口後,直接登記院戶歸屬,那些被士兵直接落戶的農戶,頓時欣喜異常。

     這一策略,乃是戚繼光入城之前,與張維賢等人合計之後确定的,為的就是迅速的鞏固住成果,不使城内的農戶等懼怕而出逃,甚至是投敵。

     至于像是那些牧民,若是肉食者,士兵興許會刁難,但也不會太過分,而窮苦牧民,則照農戶之法,直接落戶。

     這叫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部,那些被奪了屋産的肉食者,若明軍依舊占據着闆升,他們可能會伏低做小,一旦鞑子成功反撲,必定變本加厲要回。

     而被分配了房屋的普通農戶牧民,則一定擁護給予他們屋舍的明軍,敵軍攻城之時,最着急的可能除了明軍将領,便是他們了。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被鞑子人回來,他們現在獲得的一切,都會被直接收回,且還會被剝削的更狠。

     戚繼光就是運用了這一套路,完美的将闆升城内的窮苦百姓,給綁上了明軍的戰車,等到明軍将後套平原一起拿下,修築完要塞之後,戚繼光便會上表隆慶帝,開始在闆升城,為這些窮苦的百姓授田。

     有恒産者,必有恒心,這句話千古不破! 要想讓闆升城内的百姓安心在這河套上發展,那麼就一定不能使用高壓政策威逼,而是要讓他們在這闆升城活下去,活得滋潤。

     當有人來犯之時,他們,或者他們的子弟,才會自願的拿起武器,保衛他們的勞動成果,而不是依靠剝削,讓他們世代窮苦,還要大言不慚的喊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成果他們一分沒享,禍他們卻沒少擋一分,換作是誰,都會麻木的看着,就如同明軍士兵攻城之時,這些窮苦的百姓,甯願掩閉房門,也不會去來支援這些鞑靼守軍。

     隻要明軍能穩固的占領住闆升,水泥鋼筋等物不斷地運送過來,完成修砌之後,那麼,這個自成化年間失去的河套地區,就會徹底的回歸大明朝廷的掌控。

     闆升城一旦站穩之後,大明朝廷便會以闆升為跳闆依托,開始向北擴張,造辦監已經開始着手蒸汽機的研發生産,樣機已經在試車階段。

     趙莊的鋼鐵廠日夜不停的冶煉鋼材,鐵軌不斷地被生産出來,為了試車造辦監工匠制造的蒸汽機,朱翊釴自掏腰包,下令直接修建大明第一條鐵路。

     從京師大興縣,及京師廣渠門外修建第一座火車客貨兩運站,因為是用于試車,隻是修建到通州地界,雖隻有不到四十多裡地,但卻足足花費了朱翊釴六十多萬圓。

     這還隻是鋪設鐵路的費用,還沒算上鐵軌的價格,以及整列火車的造價,要不是鋼鐵廠是朱翊釴自己的産業,造辦監是内宮衙門,整斷鐵路加兩列火車的價格最起碼得上百多萬圓,隻怕都打不住。

     而朱翊釴之所以肯出這個錢修建這一條京通路線,為的就是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