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你在玩火

關燈
    南京城,守備議事廳 留守太監王海端坐主位,待韓緝等禦史進入廳堂,王海這才緩慢起身,走下台階,“幾位禦史自京師遠道而來,皇爺可有聖旨知會咱家!” “王内監,皇上并無聖旨至南京,”韓緝拱手朝王海施了一禮,“這是我等之公文,還請王内監勘驗用印,好往松江履行公務。

    ” 老态龍鐘的王海聽完,失落的點點頭,接過韓緝遞過來的都察院及刑部大理院文書,認真查看起來。

     自永樂帝遷都京師,大明便一直施行兩京制,稱北平為‘行在’,而南京依舊稱呼為‘京師’。

     洪熙帝即位之後,一度想要遷回南京,但其在位過短,不久而崩,宣德皇帝即位,熄罷回遷之事,仍稱呼南京為‘京師’。

     至二進帝即位,才正式确定兩京之稱呼,南京正式被确定為大明的留都,直至大明滅亡。

     南京作為曾經大明的國都,太祖奠基之處,自然不可輕易放棄,因而除了留守的六部官員外,洪熙帝還派遣了太監留守南京。

     南京城守備曆來是勳貴把持,掌管南直隸各處衛所,另外還有協同守備與參贊,同守備太監四人一同主持南京大小事務。

     而守備太監作為皇帝家奴,曆來每到地方,都是把持一地政權,如今的南京守備恭順侯吳繼爵,是隆慶帝即位之後,才提拔上來的,被王海給吃的死死的。

     “皇上無聖旨下達,但太子殿下,卻有密信令我帶來,”韓緝湊近王海,小聲道,“王内監可自行觀看,閱後即焚!” 王海眉眼一挑,接過密信便小心放入貼身内裳,笑着道,“這個咱家自然知曉,公文已閱過,這便用印,韓侍禦可自行前往松江便可。

    ” “如此,這便告退!” 待韓緝退下,王海這才急忙取出密信,撕開信封,便見信中太子朱翊釴寫道:孤聞獨處之臣,才顯燼忠,南京守備太監王海,爾于嘉靖三十年,受大行皇帝之命,守備南京,協理國政。

     地方之事,妥善明條,孤聽聞,爾大小事務,必詢問南京六部值官,而後才行處理,至爾守備南京到今,南直隸之稅賦,悉數輸京,并無短缺之處,孤甚是滿意。

     今京師行新法正熟之時,益民之法,不可偏幫一地,父皇有意命爾,協助新法施行于南直隸之地,望爾莫負父皇與孤之期望。

     當以國家之事為大,不可留有私念! 王海顫抖着看着信中朱翊釴寫就的内容,心中激蕩不已,原來自己所做之一切,遠在京師的皇爺和太子爺,都看在眼中。

     “當以國家之事為大!” 王海默默反複的念叨着信中朱翊釴的這一句話,激動的老臉通紅,跪地大呼道,“皇爺太子爺,奴才定不負皇恩,定将南直隸之新法如京師般一應推行!” 是夜,松江府華亭徐家祖宅 徐琨面色鐵青坐在主位,看着面前的弟弟徐瑛在自己面前不斷來回踱步,氣惱道,“你便不能安靜坐下,繞得我眼都花了!” “二哥,這個時候,你還坐得下,”徐瑛沒好氣的回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