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工部的成果
關燈
小
中
大
沐英負責的氣步槍項目,終于有了階段性成果。
聽聞這個消息,朱元璋決定親自去郊外的試驗地點視察。
縱然有華英雄的救助,但即使是現代醫學,終究也有其極限,現在的沐英仍然行動不便,因此朱元璋讓他跟自己同坐一輛馬車前往。
出于項目的保密性和安全考慮,此次除了随行的錦衣衛之外,朱元璋還另外調派了三個百戶所的騎兵,由穎國公傅友德統領。
老朱知道華英雄一向更喜歡跟那些武将打交道,也看得出是這個孫子想從中斡旋,修複他跟那些老夥計之間已經岌岌可危的關系,于是也樂得讓華英雄跟騎兵隊一起走。
“穎國公,您能不能再講講當年平定雲貴的事迹?”華英雄跟傅友德并排騎着馬,邊走邊閑聊。
“好漢不提當年勇!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不提也罷!”現在是多事之秋,所謂多說多錯,不知道朱元璋今天把他叫來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因此傅友德不敢多言。
這事還得怪老朱疏忽,他以為這些淮西一派的武将都已經通過氣了,因而隻跟傅友德說“大孫”要跟他一起走。
但是那些武将中知情者,藍玉還在外面打仗,常氏兄弟一直待在朱橚那裡,馮勝則知道現在是敏感時期,因此推掉了所有應酬。
到頭來,勳貴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傅友德,反而是一摸瞎的狀态。
見傅友德似有心事,華英雄繼續展開“攻勢”:“實不相瞞,我正好是十年前遭遇變故,因而有了一段空窗期,也是近日才重新回到皇爺爺身邊。
因此,關于當年西南的戰事知之不詳。
聽聞舅姥爺和大伯當時都是國公爺的副将,因此對國公爺頗為仰慕,故而有此一問。
” 十年前,原來如此!傅友德驚呼:“您是十年前的。
。
。
大殿下!”他本來想說“十年前去世的”,但是現在大活人在面前,隻得把話咽了回去。
華英雄點點頭表示承認:“還請國公爺詳細說說!” 真的是當年的皇長孫,難怪上位要特意叮囑!這麼看來,上位和殿下向他們淮西勳貴示好的意思很明顯了,太子薨逝之後,他們如履薄冰的狀态,已經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既然如此,傅友德也不能再裝腔作勢:“既然殿下願意聽,就容老夫講一講。
當年出征之時,老夫還隻是侯爵,忝為征南将軍,殿下的舅姥爺藍玉是左副将軍,大伯沐英是右副将軍。
當時的雲貴,還是前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的勢力範圍。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雲貴之地又是地勢艱險,易守難攻,想必會是一番苦戰。
”華英雄專業捧哏,老朱都能捧地一愣一愣的,何況區區郢國公? “殿下所言極是!不過當時大明兵強馬壯,并且上位雖然身居京城,卻能運籌千裡,定下先取曲靖,再圍烏撒之策,屆時敵軍疲于奔命,明軍便可直取雲南。
” “皇爺爺果然是千古第一軍事奇才!”雖然不好說是不是真的第一,不過華英雄知道,這種時候吹捧一下總沒錯。
“那是自然!我們這些人,都是在上位手下練出來的!”回憶着當年的往事,傅友德臉上盡是崇敬之情:“上位之才,實乃天授!不但是一等一的帥才,而且總是身先士卒、體恤下屬,極富人格魅力,我們這些殺才都非常敬佩!” 可是傅友德如此敬佩的人,最終卻把他賜死了!以華英雄現在的身份,必須做出一些補救:“其實皇爺爺時常念及諸位的功勞,每每告誡我,大明的建立,諸位居功至偉,隻要遵紀守法,必然會得到善待。
” 其實這時候,朱元璋已經處死過一批開國功臣,不過多是後期加入的,從早期就跟随他的功臣,基本都還健在。
因此,傅友德對于華英雄的話也不疑有他。
“殿下言重了!為大明鞠躬盡瘁乃是我等分内之事!”傅友德說道:“繼續講西南戰事。
當時我明軍一路高歌猛進,直逼曲靖。
曲靖一戰,你大伯大放異彩,先是獻計從下遊潛渡白石江,大破達裡麻守軍。
渡江之後,還身先士卒,生擒達裡麻。
伺候,老夫進兵烏撒,藍玉、沐英直取雲南,把匝剌瓦爾密聞風而逃,次年一月自盡于羅佐山,西南遂平。
” “國公爺果然大将之風,大伯亦是骁勇善戰。
可惜現在大伯身患殘疾,以我的醫術亦難以使其複原。
”華英雄感歎道。
“難道傳聞中的那個醫術高明的‘中華樓’是。
。
。
” “是我開的。
”華英雄說道:“國公爺也有什麼地方不舒服嗎?” “哈哈,那倒是沒有,老夫年事已高,不過身體還算健朗!”傅友德笑了笑,不過随後有些黯然地說道:“隻是,今後恐怕再沒有機會跟你大伯一起。
。
。
” “國公爺不必太沮喪,或許,大家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合作。
”華英雄說道:“您知不知道今日我們要去看的是什麼?” “老夫不知。
” “今日要看的,是大伯負責研發的——氣步槍。
” “這個就是氣步槍啊?”朱元璋看着桌上的樣品問道:“這個大罐子是幹嘛的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大侄子提供的壓縮氣瓶。
”沐英解釋道:“本來圖紙上是用小氣罐提供壓縮氣體,不過大侄子建議直接用氣瓶,可以提高射程和威力。
” “這不是火器,而是用這個罐子驅動?”傅友德驚奇道:“這個射程有多遠呢?” “根據目前的測試,使用标準的鉛彈,射程大約在150米左右,這個距離上,可以有效殺傷沒有穿着盔甲的目标。
”沐英說道。
“哦?英兒這裡開始用‘米’這個單位了?150米,确實比目前大明裝配的火铳要遠不少。
”上次華英雄講解天文學的時候,提到過這個長度單位,因而朱元璋對150米也有一個概念。
“如果不是密封問題,應該還能有所提升。
”沐英說道:“目前的密封材料,均是大侄子提供的醫療耗材改造的,并不完全合适。
” “嗯。
聽聞這個消息,朱元璋決定親自去郊外的試驗地點視察。
縱然有華英雄的救助,但即使是現代醫學,終究也有其極限,現在的沐英仍然行動不便,因此朱元璋讓他跟自己同坐一輛馬車前往。
出于項目的保密性和安全考慮,此次除了随行的錦衣衛之外,朱元璋還另外調派了三個百戶所的騎兵,由穎國公傅友德統領。
老朱知道華英雄一向更喜歡跟那些武将打交道,也看得出是這個孫子想從中斡旋,修複他跟那些老夥計之間已經岌岌可危的關系,于是也樂得讓華英雄跟騎兵隊一起走。
“穎國公,您能不能再講講當年平定雲貴的事迹?”華英雄跟傅友德并排騎着馬,邊走邊閑聊。
“好漢不提當年勇!都是十年前的事了,不提也罷!”現在是多事之秋,所謂多說多錯,不知道朱元璋今天把他叫來是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因此傅友德不敢多言。
這事還得怪老朱疏忽,他以為這些淮西一派的武将都已經通過氣了,因而隻跟傅友德說“大孫”要跟他一起走。
但是那些武将中知情者,藍玉還在外面打仗,常氏兄弟一直待在朱橚那裡,馮勝則知道現在是敏感時期,因此推掉了所有應酬。
到頭來,勳貴中地位舉足輕重的傅友德,反而是一摸瞎的狀态。
見傅友德似有心事,華英雄繼續展開“攻勢”:“實不相瞞,我正好是十年前遭遇變故,因而有了一段空窗期,也是近日才重新回到皇爺爺身邊。
因此,關于當年西南的戰事知之不詳。
聽聞舅姥爺和大伯當時都是國公爺的副将,因此對國公爺頗為仰慕,故而有此一問。
” 十年前,原來如此!傅友德驚呼:“您是十年前的。
。
。
大殿下!”他本來想說“十年前去世的”,但是現在大活人在面前,隻得把話咽了回去。
華英雄點點頭表示承認:“還請國公爺詳細說說!” 真的是當年的皇長孫,難怪上位要特意叮囑!這麼看來,上位和殿下向他們淮西勳貴示好的意思很明顯了,太子薨逝之後,他們如履薄冰的狀态,已經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 既然如此,傅友德也不能再裝腔作勢:“既然殿下願意聽,就容老夫講一講。
當年出征之時,老夫還隻是侯爵,忝為征南将軍,殿下的舅姥爺藍玉是左副将軍,大伯沐英是右副将軍。
當時的雲貴,還是前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的勢力範圍。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雲貴之地又是地勢艱險,易守難攻,想必會是一番苦戰。
”華英雄專業捧哏,老朱都能捧地一愣一愣的,何況區區郢國公? “殿下所言極是!不過當時大明兵強馬壯,并且上位雖然身居京城,卻能運籌千裡,定下先取曲靖,再圍烏撒之策,屆時敵軍疲于奔命,明軍便可直取雲南。
” “皇爺爺果然是千古第一軍事奇才!”雖然不好說是不是真的第一,不過華英雄知道,這種時候吹捧一下總沒錯。
“那是自然!我們這些人,都是在上位手下練出來的!”回憶着當年的往事,傅友德臉上盡是崇敬之情:“上位之才,實乃天授!不但是一等一的帥才,而且總是身先士卒、體恤下屬,極富人格魅力,我們這些殺才都非常敬佩!” 可是傅友德如此敬佩的人,最終卻把他賜死了!以華英雄現在的身份,必須做出一些補救:“其實皇爺爺時常念及諸位的功勞,每每告誡我,大明的建立,諸位居功至偉,隻要遵紀守法,必然會得到善待。
” 其實這時候,朱元璋已經處死過一批開國功臣,不過多是後期加入的,從早期就跟随他的功臣,基本都還健在。
因此,傅友德對于華英雄的話也不疑有他。
“殿下言重了!為大明鞠躬盡瘁乃是我等分内之事!”傅友德說道:“繼續講西南戰事。
當時我明軍一路高歌猛進,直逼曲靖。
曲靖一戰,你大伯大放異彩,先是獻計從下遊潛渡白石江,大破達裡麻守軍。
渡江之後,還身先士卒,生擒達裡麻。
伺候,老夫進兵烏撒,藍玉、沐英直取雲南,把匝剌瓦爾密聞風而逃,次年一月自盡于羅佐山,西南遂平。
” “國公爺果然大将之風,大伯亦是骁勇善戰。
可惜現在大伯身患殘疾,以我的醫術亦難以使其複原。
”華英雄感歎道。
“難道傳聞中的那個醫術高明的‘中華樓’是。
。
。
” “是我開的。
”華英雄說道:“國公爺也有什麼地方不舒服嗎?” “哈哈,那倒是沒有,老夫年事已高,不過身體還算健朗!”傅友德笑了笑,不過随後有些黯然地說道:“隻是,今後恐怕再沒有機會跟你大伯一起。
。
。
” “國公爺不必太沮喪,或許,大家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合作。
”華英雄說道:“您知不知道今日我們要去看的是什麼?” “老夫不知。
” “今日要看的,是大伯負責研發的——氣步槍。
” “這個就是氣步槍啊?”朱元璋看着桌上的樣品問道:“這個大罐子是幹嘛的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大侄子提供的壓縮氣瓶。
”沐英解釋道:“本來圖紙上是用小氣罐提供壓縮氣體,不過大侄子建議直接用氣瓶,可以提高射程和威力。
” “這不是火器,而是用這個罐子驅動?”傅友德驚奇道:“這個射程有多遠呢?” “根據目前的測試,使用标準的鉛彈,射程大約在150米左右,這個距離上,可以有效殺傷沒有穿着盔甲的目标。
”沐英說道。
“哦?英兒這裡開始用‘米’這個單位了?150米,确實比目前大明裝配的火铳要遠不少。
”上次華英雄講解天文學的時候,提到過這個長度單位,因而朱元璋對150米也有一個概念。
“如果不是密封問題,應該還能有所提升。
”沐英說道:“目前的密封材料,均是大侄子提供的醫療耗材改造的,并不完全合适。
”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