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站在历史的路口

關燈
    朱元璋領着華英雄出了奉天殿,邊走邊談話,在外面等候多時的金公公遠遠地跟在後面。

     “大孫是第一次到奉天殿?感覺如何?”朱元璋問道。

     “啊?應該是第一次吧。

    ”華英雄搜索了一下記憶,似乎朱雄英小時候并沒有去過奉天殿:“确實很雄偉肅穆,就是光線有點暗。

    ” “哈哈,以後搞點電燈在裡面照明。

    ”朱元璋笑道:“不過,俺的意思是說,你600年後有沒有去過!” “600年後啊。

    。

    。

    隻去過北京的故宮太和殿。

    。

    。

    ”華英雄欲言又止。

     “哦?老四修的那個是吧。

    這金陵城的皇宮不是保留了嗎,大孫旅遊的時候沒有來過?”朱元璋聽華英雄說過,後世有不少人喜歡到處旅遊,而這些舊時的宮殿,都成了旅遊景點。

     “這個确實沒去過,因為我那個時候,南京故宮已經隻剩遺址了。

    ”這段曆史朱元璋肯定沒有了解過,華英雄隻能慢慢解釋。

     “啊?怎麼老四修的好好留着,俺修的就沒了?”朱元璋有些愠怒:“哼,俺看老四是欠打了!下次他過來的時候。

    。

    。

    ” “這事也怪不到四叔頭上。

    ”華英雄繼續解釋道:“雖然後期對于金陵皇宮的維護标準有所降低,但是基本的格局一直得以保存。

    不過,據說明末朝廷放棄北京遷往南京的時候,南京皇宮的奉天殿已經損毀了。

    再往後,清朝取代明朝,南京皇宮因為沒有維護,逐漸衰敗。

    到離我那個時候200年的時間内,南京經曆過多個政權的掌控,這些政權為了興修建築,多會拆除南京皇宮的建築來獲取建築材料。

    并且,這期間南京也多次被戰火波及。

    如此這般,到我那個時候,南京皇宮早已成為遺址,隻有一部分城牆仍然存留。

    ” “嗯,沒想到這金陵城,之後竟然如此多舛。

    ”朱元璋感慨道:“俺半生處心積慮,到頭來,也是一場空!” 眼前這位老人,身穿金黃色龍袍,頭戴黑色翼善冠,他能驅除胡虜,恢複中華,能一統天下,威振四海,然而面對自己無法掌控的未來,此刻威嚴的儀表之下,卻是略顯落寞的靈魂! “這個世上哪有永存不變的事物?”華英雄試圖開解:“不過,即使一個事物已經消逝,它對這個世界的影響仍然會繼續存在。

    大明滅亡之後,長達200多年的時間内,一直都是許多漢人的精神寄托。

    雖然功過是非總會有争論,但是您的功業,大家一直都記得!” “此話當真?不會是為了哄俺開心吧!”朱元璋臉色有所緩和:“俺所憂慮的,無非就是兒孫的問題。

    就是在俺眼皮子底下,都有一堆不省心的。

    這大明要是亡了,後代們該怎麼辦呢?難道又回到俺當初那種種地的生活?” 不過,朱元璋轉頭想到了當時華英雄提到過的朱楩的後代:“既然後代之中,到你那個時候,還不乏傑出之人,看來俺也是多慮了。

    兒孫的事,俺也控制不了,就由他們去吧。

    ” “這就對了!常言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穿越前作為資深單身人士,華英雄對這種順口溜自然是張口就來。

     砰!華英雄猝不及防,朱元璋的一個暴栗已經砸在了頭上。

     “鬼話連篇!”朱元璋氣沖沖地說道:“也不知道哪裡學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不是。

    。

    。

    說順口了而已。

    。

    。

    ”華英雄辯解道。

     砰!又來一下!雖然華英雄皮糙肉厚,不過說實話還是有點疼的。

    。

    。

     “還敢頂嘴!你的叔叔們說這話,俺就當開玩笑了。

    但是這話你可不能說,懂不懂?”朱元璋語重心長地教育着。

     “孫兒明白了!”華英雄摸着頭服軟道。

     “行了,快走吧。

    ”朱元璋拉起華英雄的手,加快步伐向乾清宮走去。

     雖然被打了兩下,不過偶爾這樣“賣血”可以舒緩一下老頭的心情的話,也不算很虧是吧。

     跟在後面的金公公隻能低着頭,裝作什麼都沒看見。

     很快,兩人到了乾清宮。

    朱元璋在幾個宮女的伺候下準備更衣。

     “我是不是應該回避一下。

    。

    。

    ”華英雄問道。

     “哈哈,就換個外衣,有什麼好回避的?”看華英雄這笨樣,朱元璋都笑出聲了:“你在這兒看看也好,先适應一下。

    以後你要跟俺一起上朝,每天也得來這麼一套。

    ” 花費不少時間,朱元璋終于換上了在宮外常穿的那套。

     屏退了宮女,朱元璋說道:“雖然是繁瑣了點,不過我中華乃禮儀之邦,這些都是必要的禮儀。

    看後世那些資料,我中華傳統幾經波折,大多未能存續,俺很心痛。

    好不容易恢複的文化和服飾,終究還是斷送在異族手上。

    ” 這時,朱元璋表情嚴肅,盯着華英雄的雙眼,說道:“大孫,你要搞的那些改革,會不會讓我華夏直接丢失了傳承啊?” 朱元璋的話問的很直白了,他怕異族還沒打進來,大明自己先“禮崩樂壞”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以華英雄一向的風格,這種問題當然不會回避,也不會虛以逶迤。

    略作思考,華英雄回答道:“短期内應該不會。

    不過長期的影響,恐怕誰也不知道。

    後世之所以是那種情況,首先是大明滅亡之後,異族入主中原,施行‘剃發易服’,華夏傳統遭到巨大危機。

    之後西方——就是之前提到過的‘大秦’那邊的國家——打開中國的大門,他們科技更先進,制度更有效率,因此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各方面都是碾壓的态勢。

    當時的有識之士,為了救亡圖存,開始效仿西方的制度和文化,經過時間的演變,就成為我那時的樣子。

    ” 知道了原委,朱元璋也有所領悟:“若如大孫所說,如果我大明能率先發展出那些科技和制度,到時候就能避免他國文化的影響,反而能将華夏文化傳播出去?” “爺爺聖明!”華英雄回答道。

     “不過,這西方國家真有這麼厲害嗎?”朱元璋打過交道的外國,要麼是北元,要麼是安南(即越南),最遠也就是倭國、三佛齊(印度尼西亞一帶)之類的“不征之國”,對于西方國家沒有接觸過。

    不過當時的西方國家剛準備擺脫中世紀的束縛,還沒有展現出後來的發展潛力。

     “您記不記得我說過,這個世界将要發生大的變革?”華英雄問道。

     “俺記得,不過最近俺們讨論的都是中國之後的曆史,其他國家方面還沒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