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见面之礼:问候中的乾坤

關燈
    林羽說:“對,接下來咱們去看看見面之禮,了解一下問候中的乾坤。

    ” 趙剛迫不及待地說道:“好呀,我都等不及了。

    ” 林羽笑着開始講解:“在古代,見面之禮那可是大有講究。

    先說這拱手禮,這是一種常見的禮節。

    行禮時,雙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這可不能弄反了,不然就失了禮數。

    而且啊,拱手的高度也有不同的含義,如果是對長輩或者尊者,拱手要高一些,表示尊敬;對平輩或者朋友,拱手的高度适中就行。

    你們想想,要是對着長輩拱手很低,那是不是顯得很不尊重?” 錢小軍好奇地問:“那還有其他的見面禮嗎?” 林羽回答道:“當然有,比如作揖禮。

    作揖的幅度比拱手禮要大,身體微微彎曲,同時雙手向前推出。

    作揖的時候,身體的彎曲程度,雙手推出的力度和位置,都有一定的規範。

    還有鞠躬禮,這彎腰的程度也能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程度。

    輕微的點頭示意算是一種簡單的鞠躬,而深深彎腰,甚至快要接近九十度,那就是對對方極其敬重了。

    ” 趙剛說:“聽起來就很複雜,怎麼才能做到恰到好處呢?” 林羽說:“這就得靠平時的練習和對場合的判斷了。

    比如在正式的場合,面對身份尊貴的人,鞠躬就要深一些,動作要緩慢而莊重,顯示出你的敬畏之心;在一般的社交場合,比如在街上遇到熟人,淺淺鞠躬表示禮貌即可,動作可以輕快一點,但也不能随意敷衍。

    要是在重要的儀式或者拜見高官貴人的時候,那鞠躬就得更加規範和鄭重,稍有差錯,可能就會被認為不懂規矩。

    ” 錢小軍說:“那問候的話語是不是也有講究?” 林羽點頭道:“沒錯,問候的話語要根據對方的身份、關系和場合來選擇。

    見到長輩要尊稱,語氣要恭敬溫和,比如‘您老人家近來可好’,或者‘晚輩特來向您請安’;見到平輩可以親切一些,但也不能失了分寸,說‘兄台别來無恙’,或者‘近日可曾安好’;見到晚輩則要關心,比如‘孩子最近學業如何’,‘在學堂裡可還聽話’。

    ” 趙剛問道:“那如果是初次見面呢?” 林羽說:“初次見面更要客氣,先自我介紹,态度要謙遜有禮,然後說‘幸會幸會’之類的話。

    如果是有求于人,語氣就要更加誠懇,要把自己的需求表達清楚,但又不能顯得過于急切或者無禮。

    比如可以說‘久聞您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在下之幸。

    在下有一事相求,還望您能相助’。

    ” 錢小軍說:“那不同的行業或者階層,問候方式也會不同吧?” 林羽回答:“那是自然。

    文人之間見面可能會先談論詩詞文章,互相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