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兄弟兴事三人成众1
關燈
小
中
大
一行人到了小軒閣,莫文泰卻忽而擡手止住謝玿與資良瑜,謝玿剛想開口說話,莫文泰立馬将手指放在唇邊示意他噤聲。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朗朗書聲從二樓傳來,莫文泰回頭,輕聲問謝玿道: “他也在讀《大學》,教以禮讓,示以廉恥,謝大人,他八歲麼?” “回殿下,伯遠正是八歲。
” 莫文泰頓時對謝伯遠産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口中念叨: “伯遠,謝伯遠……伯,長也,望成龍。
” 皇長孫一笑,對謝玿與資良瑜道: “我自己進去吧,我有意與他結識,謝大人,資先生,文泰便不叨擾了。
” 這正合二人心意,立馬行禮告退。
謝玿很放心謝伯遠,他性子安靜沉穩,最是不會生事。
莫文泰上到二樓,讀書聲變得更加清晰,莫文泰轉過屏風,目光朝裡頭一探,便見一身着靛藍錦袍的小公子,一手執卷,一手負在身後。
“謝伯遠。
” 謝伯遠一轉身,面如桃花,眉眼若星,臉上帶着些疑惑,他身後是綠竹壓雪,半壁留白的天空。
莫文泰心裡一熱,腦海中閃過謝玿與資良瑜的身影,面上有些粉紅,他好像,也找到自己的知音了。
謝伯遠看着眼前的小公子,面露惑色,開口問道: “你是何人?怎知我名謝伯遠?” 不知怎得,這位小公子這般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好像……很喜歡自己? 莫文泰快步上前來,看着謝伯遠,端端正正奉了個揖,道: “在下莫文泰,幸與君識。
” 謝伯遠雖未弄清楚眼前情況,卻也如莫文泰這般行了一禮,道: “在下謝伯遠,幸會。
” 莫文泰大方道: “我前來拜訪謝大人,大人引我前來與你一見。
我乳名猗猗,你可喚我乳名,亦可喚我文泰,随你喜歡。
” 謝伯遠乍一聽“猗猗”二字,不禁露出笑容,問道: “‘猗猗’二字,可是取自《淇澳》中的‘綠竹猗猗’?” 莫文泰眼裡充滿驚喜,笑問道: “你知道?” 謝伯遠回答: “家父偏愛《詩》中《淇澳》篇,常與我同誦,‘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伯遠以為此為君子之道,甚美。
想來為你取名之人,亦望你人如君子。
” 莫文泰笑道: “詩三百,美如是;知我者,君如是。
” 謝伯遠有些受寵若驚,心裡發燙,面上泛起一片紅暈,第一次有人這般告訴他,知心者,知音也。
皇長孫莫文泰第一次遇見合他心意的同齡人,于謝伯遠而言亦是。
飛雪依舊,莫文泰坐在謝伯遠身旁,兩人一起看一本書,以彼此為師,亦以彼此為友。
…… 玉衡公主乘辇榮歸謝府,賜公主儀仗,浩浩蕩蕩。
謝玿稀裡糊塗被叫到府門前,公公宣讀聖旨,謝府衆人拜見玉衡公主。
謝玿跪下去時,如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隻覺得匪夷所思。
皇帝這是在唱哪出?皦皦怎麼突然就成了玉衡公主? 公公一走,謝皦立馬從辇車上下來,快步上前将謝玿扶起。
兩人一邊朝府裡走,謝玿一邊急切地問道: “皦皦,出了什麼事?怎麼會如此突然?” “義父,待見了良瑜小叔叔,我們在書房細說。
” 待謝皦講完全部的過程,謝玿面色凝重,資良瑜亦陷入思索。
“皇帝怎麼突然要納你為妃?若非左貴妃與侯夫人相助,義父恐怕就要失去你了,也多虧了……天玑公主。
” 謝玿神色有些許落寞,資良瑜知他心有愧疚,隻是用力抓緊了他的手。
資良瑜猜測道: “或許皇帝想借着皦皦拿捏你。
” 謝玿搖頭: “不會是這麼簡單,我如今這般,他尋個由頭便可解決掉我。
我實在想不通,為何要納皦皦為妃,莫非……又是與那天師有關?果真是混賬!” 遠在聽道樓讀書的天師無辜躺槍,他擡頭,喃喃道: “總覺得好像更冷了些。
” 謝皦心裡有些緊張,她并未與謝玿說實情,在講述的時候有意隐藏了正道之事,她想自己去找正道對峙,不麻煩謝玿。
最主要是,若謝玿知道正道便是她生身父親,不知會如何厭棄她,謝皦不敢賭。
謝玿皺着眉,對謝皦道: “皦皦,你先去祠堂給你義母上香,若非她,你隻怕是在劫難逃。
之後你便下去好好休息,莫擔心,一切有義父。
” 謝皦頓時心生羞愧,她這般瞞着義父,義父卻處處為她着想,從不疑她。
若義父知道正道的身份呢?若義父知道她身子腌臜呢? 最初的隐瞞,要無數謊言來償,最怕是一步錯,步步錯。
待謝皦退下後,謝玿道: “我今日要出門一趟,去拜訪左伯伯與安遠侯夫人。
” 他看向資良瑜,頗有些心虛地解釋道: “左貴妃會助皦皦,大概是因着左伯伯的情,左伯伯疼愛我,在職時處處提攜,我理應答謝。
而侯夫人……想來是因着天玑的情,天玑乃是吾妻,侯夫人愛屋及烏,亦要拜訪答謝。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謝玿有些心亂,不敢去看資良瑜的神情,問道: “你怪我嗎?” 資良瑜搖搖頭道: “聖命難違,何來怪罪一說?” 面對資良瑜的理解,謝玿頓覺難受,他内心糾結,最後還是和資良瑜坦白道: “可我對公主動了情,我未曾告訴你,是一開始我不認你,後來又怕你嫌我、厭惡我,我不想騙你。
” 謝玿話音剛落,就被資良瑜攬入懷中,資良瑜語氣溫柔,問道: “親手殺死有情之人,一定很痛苦吧?” “謝玿,這本不是你的錯,是我害了你。
” “你可知,你與天玑,本是命定的緣分。
你與她,本是姻緣圓滿,白首到老,隻是有人插足,阻擾氣運,使你們命線錯開,有緣無份。
” 謝玿愣住,靜靜地聽着。
“那個人,正是我,或許是因為我放不下,影響與我命線相連的你,使你對我情根深種,導緻生了這種變故。
” “我乃是神官,當修正天命,天命要你愛上她,我便一味逼迫你,妄圖引你二人回正途。
可惜你沒做到,神明也沒做到,才有了這場悲劇。
” 謝玿怔怔然,難怪……難怪……謝玿眼圈有些泛紅,其實他愛的,從始至終,都是王玢一人罷了。
資良瑜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朗朗書聲從二樓傳來,莫文泰回頭,輕聲問謝玿道: “他也在讀《大學》,教以禮讓,示以廉恥,謝大人,他八歲麼?” “回殿下,伯遠正是八歲。
” 莫文泰頓時對謝伯遠産生了極大的興趣,在口中念叨: “伯遠,謝伯遠……伯,長也,望成龍。
” 皇長孫一笑,對謝玿與資良瑜道: “我自己進去吧,我有意與他結識,謝大人,資先生,文泰便不叨擾了。
” 這正合二人心意,立馬行禮告退。
謝玿很放心謝伯遠,他性子安靜沉穩,最是不會生事。
莫文泰上到二樓,讀書聲變得更加清晰,莫文泰轉過屏風,目光朝裡頭一探,便見一身着靛藍錦袍的小公子,一手執卷,一手負在身後。
“謝伯遠。
” 謝伯遠一轉身,面如桃花,眉眼若星,臉上帶着些疑惑,他身後是綠竹壓雪,半壁留白的天空。
莫文泰心裡一熱,腦海中閃過謝玿與資良瑜的身影,面上有些粉紅,他好像,也找到自己的知音了。
謝伯遠看着眼前的小公子,面露惑色,開口問道: “你是何人?怎知我名謝伯遠?” 不知怎得,這位小公子這般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好像……很喜歡自己? 莫文泰快步上前來,看着謝伯遠,端端正正奉了個揖,道: “在下莫文泰,幸與君識。
” 謝伯遠雖未弄清楚眼前情況,卻也如莫文泰這般行了一禮,道: “在下謝伯遠,幸會。
” 莫文泰大方道: “我前來拜訪謝大人,大人引我前來與你一見。
我乳名猗猗,你可喚我乳名,亦可喚我文泰,随你喜歡。
” 謝伯遠乍一聽“猗猗”二字,不禁露出笑容,問道: “‘猗猗’二字,可是取自《淇澳》中的‘綠竹猗猗’?” 莫文泰眼裡充滿驚喜,笑問道: “你知道?” 謝伯遠回答: “家父偏愛《詩》中《淇澳》篇,常與我同誦,‘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伯遠以為此為君子之道,甚美。
想來為你取名之人,亦望你人如君子。
” 莫文泰笑道: “詩三百,美如是;知我者,君如是。
” 謝伯遠有些受寵若驚,心裡發燙,面上泛起一片紅暈,第一次有人這般告訴他,知心者,知音也。
皇長孫莫文泰第一次遇見合他心意的同齡人,于謝伯遠而言亦是。
飛雪依舊,莫文泰坐在謝伯遠身旁,兩人一起看一本書,以彼此為師,亦以彼此為友。
…… 玉衡公主乘辇榮歸謝府,賜公主儀仗,浩浩蕩蕩。
謝玿稀裡糊塗被叫到府門前,公公宣讀聖旨,謝府衆人拜見玉衡公主。
謝玿跪下去時,如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隻覺得匪夷所思。
皇帝這是在唱哪出?皦皦怎麼突然就成了玉衡公主? 公公一走,謝皦立馬從辇車上下來,快步上前将謝玿扶起。
兩人一邊朝府裡走,謝玿一邊急切地問道: “皦皦,出了什麼事?怎麼會如此突然?” “義父,待見了良瑜小叔叔,我們在書房細說。
” 待謝皦講完全部的過程,謝玿面色凝重,資良瑜亦陷入思索。
“皇帝怎麼突然要納你為妃?若非左貴妃與侯夫人相助,義父恐怕就要失去你了,也多虧了……天玑公主。
” 謝玿神色有些許落寞,資良瑜知他心有愧疚,隻是用力抓緊了他的手。
資良瑜猜測道: “或許皇帝想借着皦皦拿捏你。
” 謝玿搖頭: “不會是這麼簡單,我如今這般,他尋個由頭便可解決掉我。
我實在想不通,為何要納皦皦為妃,莫非……又是與那天師有關?果真是混賬!” 遠在聽道樓讀書的天師無辜躺槍,他擡頭,喃喃道: “總覺得好像更冷了些。
” 謝皦心裡有些緊張,她并未與謝玿說實情,在講述的時候有意隐藏了正道之事,她想自己去找正道對峙,不麻煩謝玿。
最主要是,若謝玿知道正道便是她生身父親,不知會如何厭棄她,謝皦不敢賭。
謝玿皺着眉,對謝皦道: “皦皦,你先去祠堂給你義母上香,若非她,你隻怕是在劫難逃。
之後你便下去好好休息,莫擔心,一切有義父。
” 謝皦頓時心生羞愧,她這般瞞着義父,義父卻處處為她着想,從不疑她。
若義父知道正道的身份呢?若義父知道她身子腌臜呢? 最初的隐瞞,要無數謊言來償,最怕是一步錯,步步錯。
待謝皦退下後,謝玿道: “我今日要出門一趟,去拜訪左伯伯與安遠侯夫人。
” 他看向資良瑜,頗有些心虛地解釋道: “左貴妃會助皦皦,大概是因着左伯伯的情,左伯伯疼愛我,在職時處處提攜,我理應答謝。
而侯夫人……想來是因着天玑的情,天玑乃是吾妻,侯夫人愛屋及烏,亦要拜訪答謝。
”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謝玿有些心亂,不敢去看資良瑜的神情,問道: “你怪我嗎?” 資良瑜搖搖頭道: “聖命難違,何來怪罪一說?” 面對資良瑜的理解,謝玿頓覺難受,他内心糾結,最後還是和資良瑜坦白道: “可我對公主動了情,我未曾告訴你,是一開始我不認你,後來又怕你嫌我、厭惡我,我不想騙你。
” 謝玿話音剛落,就被資良瑜攬入懷中,資良瑜語氣溫柔,問道: “親手殺死有情之人,一定很痛苦吧?” “謝玿,這本不是你的錯,是我害了你。
” “你可知,你與天玑,本是命定的緣分。
你與她,本是姻緣圓滿,白首到老,隻是有人插足,阻擾氣運,使你們命線錯開,有緣無份。
” 謝玿愣住,靜靜地聽着。
“那個人,正是我,或許是因為我放不下,影響與我命線相連的你,使你對我情根深種,導緻生了這種變故。
” “我乃是神官,當修正天命,天命要你愛上她,我便一味逼迫你,妄圖引你二人回正途。
可惜你沒做到,神明也沒做到,才有了這場悲劇。
” 謝玿怔怔然,難怪……難怪……謝玿眼圈有些泛紅,其實他愛的,從始至終,都是王玢一人罷了。
資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