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行下策却把聪明误

關燈
    “誰将勝景換今秋?蕭瑟枯榮,蕭瑟枯榮。

    鳳鳥啼盡心字灰,不栖梧桐,不栖梧桐。

     君肯真情易寸心?為結绯衣,為結绯衣。

    春裳未取綿綿意,空授餘情,空授餘情。

    ” ——天玑公主《梧桐苑》 ………………………………………………………… 開平二年十二月,謝玿除服。

     在此之前,帝與淑妃已将大婚諸事宜準備好,謝玿亦盡心籌備,隻是面無喜色,心無波瀾,隻在看到大紅喜服時愣了愣,回過神來發覺眼眶發酸,眼下兩行清淚。

     曾幾何時,他也與王玢合卺相歡,喜服同慶,可如今,物是人非。

     而宮中的天玑卻沒那麼心平氣和,她越發清秀俏麗,模樣像極了淑妃,性子也較之前更加沉穩,不變的是,她對這門親事的抗拒之心。

    兩年來淑妃多次召見謝玿,都被天玑找各種理由搪塞過去拒不相見。

    天玑對帝軟磨硬泡了兩年,無果,眼見着大婚将近,天玑便也死了心思。

     大婚前一月。

     天玑不知從何處聽說了謝玿在守服前便低調納了個妾,一直藏在謝府,而那妾室卻還正是佞臣王玢之妻,嫄媗氣不打一處來。

     好嘛,我貴為公主之尊,下嫁于你,謝玿你竟敢如此怠慢我。

     可轉念一想,天玑立刻喚來知情者,詳細過問事情的來龍去脈,聽罷天玑大悅,這可真是意外之喜。

     于是天玑立刻讓人放出消息: 謝玿嘗與王玢交好,期間玷污王玢之妻,王玢身死後千裡尋回,除其奴籍,納為妾室。

     帝京無聊太久了,人們缺少點像樣的樂子,謝玿等人嘔心瀝血讓百姓安居樂業,然而他們亦要知道: 溫飽思淫欲。

     天玑才讓人将謠言散播出去,整個帝京便炸開了鍋。

     街頭巷尾人們津津樂道的便是千古賢相“混亂”的私生活。

    上一秒,還在為謝玿立牌坊,下一秒,“人面獸心”、“衣冠禽獸”、“男盜女娼”等等等,什麼污言穢語不堪入耳的話都罵出來了,鋪天蓋地地砸在謝玿頭上。

    人們不禁想起那位即将下嫁的公主,一時之間歎惋不已。

    有好事者甚至整日在謝府門口亂轉,隻想一睹傳言中的狗男女,可惜了,除了素服出府的謝玿,就是素服入府的謝玿,那人大失所望,敗興而歸。

     而謝玿呢? 早出晚歸,神情淡然,對外界的流言蜚語充耳不聞,好似輿論中心不是他,他隻作壁上觀罷了。

     而始作俑者天玑公主,在聽到宮人傳回來的消息後樂開了花,她笑容燦爛,連忙追問那宮人謝玿的反應。

     “他有沒有氣得黑了臉?有沒有和他們吵起來?他是不是正想辦法壓下去?” 那宮人如實答道: “相爺或深居簡出、不問俗事,或早出晚歸、朝乾夕惕,一如既往,平靜依然。

    ” 天玑有些錯愕,詫異道:“他當真什麼反應都沒有?” “回公主,未曾。

    ” 天玑笑不出來了,她既震驚于謝玿異常的反應,又因污蔑他而愧疚,更多的是氣惱,氣惱謝玿的平靜與不在乎讓她所做的一切變得幼稚可笑。

     那宮人打量着天玑的臉色,小心翼翼地開口普: “公主,您這樣做,太過分了,平白污蔑,叫相爺受辱,公主可知衆口铄金?這很有可能會毀了相爺的前途,聽說今早朝會便有多位大人彈劾相爺。

    何況,相爺還是您的驸馬。

    ” 天玑抿唇不語,有些煩躁地揮了揮手,那宮人識趣退下。

     那宮人說得沒錯,天玑心裡很是愧疚,可事已至此,如何挽回呢?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機将這門親事退掉,至于謝玿,他是相爺,定有法子解決這件事,大不了,往後多幫襯幫襯他罷了。

     天玑到太極殿外時,正見一個将領模樣的官員戰戰兢兢地退出來,天玑望着那人倉皇離去的背影,問殿前的禁衛道: “那人任何職位?” “啟禀公主,此人乃金吾街使。

    ” 聽罷天玑心裡一沉,金吾街使……對啊,她忘了,謝玿對此事滿不在乎,可是有人會在乎……她确實,玩過火了。

     天玑惴惴不安地走了進去,臉上餘怒未消的帝瞥了她一眼,目光有些冷冽。

    天玑瞬間膽怯,卻還是沉了沉氣,緩緩跪下去,吞吐道: “女兒聞之,驸馬失德,背親叛友,為淫弄娼,不忠不潔,不配為皇親。

    天玑鬥膽,請求陛下,敕奪前旨,收回成命。

    ” 帝冷眼看着這個平素他最喜愛的女兒,不免倍感失望,他知天玑不願出降,他亦不舍得,但天玑此舉,诽謗他人,侮人名譽,着實令他氣惱。

    何況,那人是謝玿。

     天玑等了半天,帝一語未發,天玑心裡忐忑,正要擡頭去觀察帝的神色,卻聞帝道: “你竟還敢提驸馬失德?” 帝開口,語氣裡滿是失望: “天玑,身為一國公主,卻不顧公主威儀,散播謠言誣陷他人!如此颠倒黑白,令當朝丞相遭此非議,更是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