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弟子规与佛法的区别在哪里?
關燈
小
中
大
(佛說十重四十八輕戒)第十五條: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
那麼這條戒,我們看,自佛弟子,這指的是内衆;外道是外衆;六親指的是俗眷;一切善知識指是法侶,修道人。
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這指的是教法,教他的教法,簡單的說教義;應教解義理,教他理法,不但聽聞,要明白它的道理。
初學的基本上隻是聽聽文而已,真正明白理的比較少,明白理少。
使發菩提心,下面是叫作行法,教法、理法、行法,十發趣(發心)。
下面叫果法,所證的果位,就教、理、行、果,我們次第這麼排,這佛教的根本次第是如是。
要教人家怎麼明白,那叫教法;明白它的義理;如何去修行?發菩提心就要去修行嘛;然後呢,要讓人家修得這個果位,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發心)。
十長養心。
十金剛心。
這叫三十心;三十心中。
一一解其次第法用。
次第法用,就是這個從教法一直到果法,它的次第過程,一一皆應明了。
就是懂得如何是修行,行菩薩道、成佛——不是稀裡糊塗就成佛了,也不是世間人所理解的那樣,做做慈善啦,去哪個地方去建個希望學校呀,搭個橋啊,給人家一些大米啊,幾桶油啊,幾床棉被啊,那就叫作行菩薩道。
如果說你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做善業而已,那隻能算是善業,甚至是有漏的善業,将來呢,當個大資本家,有錢的很,搞不好是這個樣子。
你這隻能當個大富翁,再好一點,升天,享天福而已,你未必是出世間的善法。
出世間的善法必須是無漏的善法——什麼叫無漏的善法呢?必須有般若無漏的智慧,你才能夠導引去修無漏的果報——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隻是做這個而已,世間善人。
也有所謂的“善知識”啊,他的見解也好啊,你不深入佛法, 甚至覺得他們講得都很有道理啊——現在在市場上流行的那些光盤磁帶,教育家、哲學家、慈善家,他講得很有道理,甚至我們一聽,說這法師們講法還不如他講得好,有這麼個感覺。
那麼就導引居士,說整個社會上,誰誰誰,他講的磁帶講得好得很啊,你們要多聽。
那就專門搞什麼呢? 搞《弟子規》,一天到晚就在那背《弟子規》,行《弟子規》,覺得這個最好的善法啦,最圓滿的教法啦——那就是起颠倒見。
那是人天法,人天果報,不是引導你出世的善法。
你以為你學學《弟子規》,你就能夠出世間嗎?你隻是叫世間的好人。
當然佛法也講說呢,從人做起,五乘教法嘛,先從人天乘修,人天乘要修三皈五戒十善,它過程是這樣——佛在《法華經》不是講嗎,那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啊:那化城隻是暫時三百裡,到那裡還有二百裡呢。
你不要認為說,那我就住化城了……那個善知識不是告訴他嗎,“你們要想住在這裡,你就住在這裡啊,那裡什麼吃喝啊都有,那裡的KTV都有,玩完了以後呢”……那善知識說,歇過了,繼續往前走。
就是現在很多的法師出來講法,都會引導人們信世間法,這很颠倒的事情,那是以欲勾牽啦!你不能隻停留在那裡啊,那就把方便當真實了——佛的方便教法,你把它當真實了:隻是受五戒,守五戒十善就夠了……“ 持五戒就夠了,不要去受什麼八戒啊,十戒、具足戒啊,菩薩戒都不用受了”……做不到不着急,能做得到這些,還要發菩薩行,還要發菩提心。
我們最終是成佛的,要導引這樣。
所以現在很多做慈善的人啦,福鼎也有很多做慈善的,他從來都不聽佛法,他說你們就會講,我們是實際去幹的,他會反而這樣說。
“我們直接去做了,行菩薩道做了”……他不知道菩薩道是什麼。
菩薩是無數方便,先行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無畏施——财施放前面:“衆生需要,我給你好處”——目的幹嘛呢,讓你來聽法。
這是菩薩的
那麼這條戒,我們看,自佛弟子,這指的是内衆;外道是外衆;六親指的是俗眷;一切善知識指是法侶,修道人。
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這指的是教法,教他的教法,簡單的說教義;應教解義理,教他理法,不但聽聞,要明白它的道理。
初學的基本上隻是聽聽文而已,真正明白理的比較少,明白理少。
使發菩提心,下面是叫作行法,教法、理法、行法,十發趣(發心)。
下面叫果法,所證的果位,就教、理、行、果,我們次第這麼排,這佛教的根本次第是如是。
要教人家怎麼明白,那叫教法;明白它的義理;如何去修行?發菩提心就要去修行嘛;然後呢,要讓人家修得這個果位,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發心)。
十長養心。
十金剛心。
這叫三十心;三十心中。
一一解其次第法用。
次第法用,就是這個從教法一直到果法,它的次第過程,一一皆應明了。
就是懂得如何是修行,行菩薩道、成佛——不是稀裡糊塗就成佛了,也不是世間人所理解的那樣,做做慈善啦,去哪個地方去建個希望學校呀,搭個橋啊,給人家一些大米啊,幾桶油啊,幾床棉被啊,那就叫作行菩薩道。
如果說你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做善業而已,那隻能算是善業,甚至是有漏的善業,将來呢,當個大資本家,有錢的很,搞不好是這個樣子。
你這隻能當個大富翁,再好一點,升天,享天福而已,你未必是出世間的善法。
出世間的善法必須是無漏的善法——什麼叫無漏的善法呢?必須有般若無漏的智慧,你才能夠導引去修無漏的果報——你不明白這個道理,你隻是做這個而已,世間善人。
也有所謂的“善知識”啊,他的見解也好啊,你不深入佛法, 甚至覺得他們講得都很有道理啊——現在在市場上流行的那些光盤磁帶,教育家、哲學家、慈善家,他講得很有道理,甚至我們一聽,說這法師們講法還不如他講得好,有這麼個感覺。
那麼就導引居士,說整個社會上,誰誰誰,他講的磁帶講得好得很啊,你們要多聽。
那就專門搞什麼呢? 搞《弟子規》,一天到晚就在那背《弟子規》,行《弟子規》,覺得這個最好的善法啦,最圓滿的教法啦——那就是起颠倒見。
那是人天法,人天果報,不是引導你出世的善法。
你以為你學學《弟子規》,你就能夠出世間嗎?你隻是叫世間的好人。
當然佛法也講說呢,從人做起,五乘教法嘛,先從人天乘修,人天乘要修三皈五戒十善,它過程是這樣——佛在《法華經》不是講嗎,那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啊:那化城隻是暫時三百裡,到那裡還有二百裡呢。
你不要認為說,那我就住化城了……那個善知識不是告訴他嗎,“你們要想住在這裡,你就住在這裡啊,那裡什麼吃喝啊都有,那裡的KTV都有,玩完了以後呢”……那善知識說,歇過了,繼續往前走。
就是現在很多的法師出來講法,都會引導人們信世間法,這很颠倒的事情,那是以欲勾牽啦!你不能隻停留在那裡啊,那就把方便當真實了——佛的方便教法,你把它當真實了:隻是受五戒,守五戒十善就夠了……“ 持五戒就夠了,不要去受什麼八戒啊,十戒、具足戒啊,菩薩戒都不用受了”……做不到不着急,能做得到這些,還要發菩薩行,還要發菩提心。
我們最終是成佛的,要導引這樣。
所以現在很多做慈善的人啦,福鼎也有很多做慈善的,他從來都不聽佛法,他說你們就會講,我們是實際去幹的,他會反而這樣說。
“我們直接去做了,行菩薩道做了”……他不知道菩薩道是什麼。
菩薩是無數方便,先行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無畏施——财施放前面:“衆生需要,我給你好處”——目的幹嘛呢,讓你來聽法。
這是菩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