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死,是众人的结局

關燈
    死,是衆人的結局! 【代下20:13】猶大衆人和他們的嬰孩、妻子、兒女,都站在耶和華面前。

     【傳6:6】那人雖然活千年,再活千年,卻不享福,衆人豈不都歸一個地方去嗎? 【傳6:8】這樣看來,智慧人比愚昧人有什麼長處呢?窮人在衆人面前知道如何行,有什麼長處呢? 【傳7:2】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衆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将這事放在心上。

     前幾日,偶然刷到大學舍友的朋友圈:“騰格爾之後再無天堂”驚的我打了個激靈,難道騰格爾去世啦?顫抖的手趕緊地搜索了一下,發現虛驚一場,人家騰格爾還好好地活着呢哈哈哈,遂跑去他的朋友圈噴了一番口水,什麼玩意,下次發圈注意點哈哈哈! 近日灣灣藝人大s離世的消息霸占各大信息的頭條。

    她參演過現象級的偶像劇,可謂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和夢中情人。

    她的離世,想必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因為她還很年輕,才48歲,之前好像也從未爆出過身患重病之類的消息。

    所以她的離世在公衆看來是極其突然的,像一顆驚雷,占據了近些時日的流量中心。

     她的離世,想必也引發了我們對生命脆弱的感概,許多人走着走着說沒就沒了。

     談及死亡,這個詞是國人格外不喜歡提起的,我們喜歡長命百歲,壽比南山,我們喜歡長生不老,萬歲萬歲萬萬歲。

    幾乎我們在所有的場合都會避諱提及死字,尤其是過年走親戚遇到上了年紀的長輩,就更對死字噤若寒蟬了。

     我們對死字避諱到一個地步,即使真的有人死了,提及時,也隻會很委婉地說他走了、沒了、一路走好,天堂裡沒有病痛!這些無不透露着一個訊息,我們不喜歡直面死亡。

     然而,死卻是衆人的結局,這一點我們又都清楚無比的知道,無人想死,但又無人不死,死幾乎是這世間最公平的事情,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

    在死亡面前,就不分窮人富人、漂亮醜陋、學曆高低、階級民族等等等這些将人分為三六九等的東西了。

    最多,隻能分出個早晚,但也沒什麼意思,活百年也好,活一天也罷,又有什麼區别呢?不都是一生歎息就不再見了嗎?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堅定地認為長壽是好的,是祝福,即使我們已經有了不止息的盼望,知道我們中間離世的人是到他那裡去了,是享受永恒不朽的福樂去了,也還是會忍不住問他,為什麼信你的人不能活一個大歲數?為什麼那個人如此愛你服務你,為你擺上,卻早早的就得癌症去世了?說好的平安呢?說好的同在呢? 我們應當如何看待我們中間的肢體的離世呢? 壽終正寝的,其實還好,隻是那些壯年離世的,尤其是那些熱心愛他的人壯年離世,在情感上我們一般不容易理解接受! 以餘拙見:長壽的确是祝福,但壯年離世,也未必不是一種恩典。

    不論如何,我們的壽數或者死期是已經定好了的,一般不會改變。

     家鄉的一個全職服務者,她本來隻是個熱心份子,也會拿出一小部分時間投入在羊圈的服務裡,但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自己的生意和生活上。

    大概在她三十歲那年,感覺到了很明确的呼召和催促,要她全身心地擺上自己。

    于是便最終決定全身心投入到羊圈的服務裡,做了全職的工人。

     差不多整整十年,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得衆人的喜愛與稱贊,然後就被查出了癌症,初聞時是十分震驚的,因為這是我第一個近距離接觸到的狀況,就在她查出癌症前的一周,我們還在一起吃了頓飯。

     很多家人都無法接受這個狀況,相信這不過是一種化了妝的祝福,她一定會被醫治,迫切為她祈求,她自己也相信會被醫治,很希望能夠再多活幾年,再為主奔跑幾年,見到兒女長大,結婚生子。

    然而殘酷的事實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