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溪谷各异(1)

關燈
    民國七年的雪最終還是落在民國八年的清晨。

     經過三天的連續降雪,覃城督軍府内早已經被厚厚的白雪覆蓋。

    下人們奮力掃雪,露出百年的石闆路。

     門口傳來幾陣怒罵聲,一位身穿覃軍制服的年輕男子站在台階上,扛着掃雪的掃帚對階下的幾位花枝招展的婦人怒道。

     “我告訴你們,我們督軍府現在不嫁女兒!你們再膽敢過來說媒,”男子手臂一揮露出腰帶上的手槍:“别怪老子的槍子兒不認人!給老子滾!” 門口的婦人們都是覃城有名的媒婆,她們是被覃城乃至覃城附近的富貴人家請來專門到督軍府提親的。

    沒成想碰到秦家這位少督軍,直接吃了閉門羹。

    她們隻是普通百姓,哪敢與秦家這位祖宗擺臉色,隻能笑呵呵的說了幾句便撤了。

     秦煜看她們離去啐了一口:“也不看看他們自己什麼德行,我家妹妹也敢肖想!” 年輕氣盛秦煜總是狂妄。

    父親是一城督軍,母親是将門之女,父親的火爆脾氣和母親的潑辣性子,他是一丁點都沒浪費全都遺傳了。

     這會秦煜已經扔掉手裡的掃帚,在下人們的注目禮下長腿一邁向後院走去。

     覃城督軍府是典型的四合院,秦煜走的方向是和暢居,這裡是他小表妹錦徽的院子。

    錦徽是姑娘,院子不能随便出入,就算是督軍大人本人到了也得先通報一聲才行。

     可是秦煜無所謂,這小子總是有事沒事總是要找錦徽玩的,攔不住。

    錦徽更是縱容秦煜的随意到訪,漸漸的大家對于秦大公子想去哪就去哪的性子也就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錦徽正在房中練習畫畫,屋内燃有雪松香,淡而清新透露着清冷和木香的沉穩,與外面的雪景相得益彰。

     “徽兒。

    ”秦煜人未到聲先起。

     一旁打瞌睡的少女葉枝被驚得一激靈,渾身一抖。

     “是少督軍回來了?”小姑娘還沒緩過神。

     通常錦徽臨摹畫卷時就是葉枝的休息時間。

     她将錦徽所需用品準備妥當後就會坐在一旁的矮凳上休息補覺。

    這是主仆倆早就有的默契,所以錦徽并未覺得不便。

     “表哥哥的嗓門會把天給捅個窟窿。

    ”錦徽偷偷打趣秦煜,讓葉枝去開門迎迎。

     秦煜拐進大門就看到剛剛推開門的葉枝,他快走了兩步趕緊進屋,一邊搓幹冷的手一邊往裡屋走:“今兒個又來幾個觸黴頭的,可算是讓我逮住了,我直接一把掃帚全趕走了。

    ” 秦煜瞧見錦徽在畫畫,沒有靠近她的畫桌,坐在旁邊的紅木椅子上繼續說:“癞蛤蟆想吃天鵝肉,我們督軍府的門檻是容他們随便進的。

    ” 葉枝給秦煜送上熱茶,秦煜看着葉枝臉上的印子笑她:“你這叫沒少睡呀,口水都流出來了。

    ” 葉枝吓地立刻擦嘴驚慌道:“真的嗎?” “假的!哈哈哈。

    ” “少督軍!”葉枝惱羞成怒,不理秦煜了。

     秦煜說:“小姑娘别總是生氣,長皺紋可就老了。

    ” 葉枝徹底不理秦煜了。

     錦徽擡眸看了一眼這對活寶,手裡不閑着:“她們想來便來吧,這兩年看我笑話的人還少嗎?” 錦徽語氣輕松,絲毫看不出有什麼不适。

     不過這話進了葉枝的耳朵裡可是成了不中聽的話,她叉腰臉蛋氣地鼓鼓的哼聲道:“他們居心叵測,想占小姐的便宜還好意思說笑。

    ” 秦煜附和說:“我是該一槍崩了他們。

    ” 錦徽姓愛新覺羅,妥妥的皇室後裔。

     出生于庚子年五月,是整個福郡王府一直期待的女娃。

    小格格出生後,年輕的福郡王大喜,連辦三天喜宴。

    福郡王給錦徽起小名為暖暖,映照了這個暖和的春日。

     然而這個春日并非長久。

    政局失控,戰火燎原。

    八月,危機來臨,北平陷入倉惶和硝煙彌漫。

     聯軍炮轟船政局大樓,時在船政局作為最後一道防線的福郡王為了搶救制造文件葬身火海。

     福郡王就義的消息很快傳到福郡王府,福郡王妃聽聞太後已逃、聯軍燒殺搶掠、外來賊子向王府奔來。

    她來不及悲痛,速速叫人收拾東西離開。

    最後她舉起火把燒掉王府,不給外賊留可趁亂搶奪的東西,不讓欺辱落在她的家裡。

     她帶着兩兒一女和少數願意追随的家丁逃亡弘城娘家。

     錦徽在弘城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外公雖然早逝,可是外婆對她極其疼愛。

    母親總是在她面前說起父親的偉大,她一直堅信父親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兩位哥哥對她很寵愛,尤其是大哥載和,有時候母親都會說載和實在是寵溺得過分。

     載和年長錦徽十歲,從小沒有父親的錦徽對這位大哥極其依賴,說一聲是在大哥懷裡長大的也不為過。

    二哥載凡對載和看不下去又說不過,隻能在載和的權威下與小妹錦徽幹瞪眼。

     福郡王府的載和見過庚子年的餘晖,他的心智在那一年變得更加成熟,對無能上位者的痛恨愈演愈烈。

    從十二歲開始,他經常往返北平和弘城,錦徽總是天真地看他出門、等他回家、再出門、再回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錦徽曾經天問載凡:“二哥哥,大哥哥又去做什麼?” 載凡每次送載和離開後,心情似乎也不太好,于是搪塞道:“你還小,長大就知道了。

    ” 可是沒等錦徽長大,她就明白了。

     光緒三十三年,載和匆忙從北平回到弘城。

    緊接着錦徽時常看到母親哭泣、載凡歎氣。

    沒過幾天,載和搭上輪渡到日本讀書。

     送走載和的當晚,錦徽是在載凡的房間裡睡的。

    她躲在被子裡露出一雙單純的眼睛,偷偷看坐在地上沉默的載凡,猶豫了很久開口問:“大哥又去做什麼了?” 她問完不再說話,她有點怕看起來兇兇的二哥,怕他又說自己年紀小什麼也不懂。

    可是這次載凡沒有搪塞她而是認真的說:“大哥在做一件很厲害的事,他因為反朝廷活動正被通緝。

    你知道什麼是朝廷嗎?” “我聽鄰居的大媽大嬸說,北平坐在宮裡的人是咱家親戚,咱家親戚就是朝廷。

    ” “我們的骨血裡是一脈,從根兒上算是親戚。

    可是徽兒你知道嗎?當年阿瑪響應号召出國留學為的是救朝廷,不是為了死在炮火下的。

    大哥說得對,咱們是罪人,得贖罪。

    ” “去日本上學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