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定天下者,大事【求追读】

關燈
     袁隗隐隐猜到曹操可能想從洛陽的亂局中脫身,斷然拒絕。

     他要拉着曹操,在洛陽牽制董卓,怎麼可能讓其離開。

     這時聽到被廢的劉辯消失,袁隗心裡倏地冒出一個念頭,曹操把所有人都騙了?! 包括袁氏此次掀起的動蕩,想救他袁隗出去,反擊董卓。

     他們覺得是利用了董卓對付曹操的機會,趁機發動。

     然而實際情況,很可能是反過來的。

     曹操假作興兵,出城去追,反過來利用局勢。

     他利用士族沖擊宮禁,城内、城外的紛亂,吸引董卓的注意,把握機會,劫走了廢帝劉辯? 能從宮裡神不知鬼不覺将劉辯弄走的,隻有知道宮裡密道的人,才有稍許可能。

     不,也不對,曹操若敢接走廢帝劉辯,董卓立即就會動用全部兵馬,殺到曹府去。

     曹操會蠢到冒這麼大風險,劫一個現階段其實沒多大用處的廢帝?! 袁隗念頭起伏,又想:不……董卓短時間内很難想到是曹操。

     這一次是我袁氏在發動布置,董卓追查下去,會以為是我在背後安排… 但如果是曹操接走了廢帝,把劉辯攥在手裡,他要幹什麼? 劉辯的身份現在有多敏感,掌握廢帝,稍不小心就是殺身之禍。

     往深處分析,袁隗又猶豫起來,不确定是不是曹操。

     在擁有強大的實力前,掌握廢帝劉辯,是禍非福,随時可能喪命。

     袁隗冒出一個接一個的念頭,越想越心緒激蕩,瞳孔都在收縮。

     而董卓已大步走了出去,去查看劉辯的蹤迹。

     他和李儒早商量好了,近幾日打算毒殺劉辯,斷了所有人的念想,讓劉協成為唯一的皇帝,再沒有第二個選擇。

     董卓剛接到消息,得知李儒死在戰場上,被曹操所殺。

     若不是城内亂象橫生,變故四起,他立即就會提兵殺去曹府。

     日落時分,董卓來到皇宮的一處偏殿。

     這裡之前就囚禁着廢帝劉辯,現在空空如也。

     而在董卓走後,袁隗取出一枚陳櫻剛送來的珍貴訊簡,斟酌了片刻,重新聯系離開的陳櫻:告訴曹操,我改主意了,同意他說的… 也是在這天傍晚,董卓身邊多了幾個新的謀士。

     準确的說,不該叫謀士,而是他想拉攏,覺得能和自己站在一起,聽自己命令的人。

     幾人中有一個叫伍瓊,一個叫何颙。

     之前董卓曾送交尚書台一份名單,是他和李儒精挑細選,打算起複重用的一些人。

     名單上有周毖(董卓原涼州平叛同事周慎之子)、侍中伍瓊,大将軍何進府長史何颙、韓融、陳紀,大儒蔡邕,王允等幾個名字。

     這些人有的是因為黨锢之禍,有的是被宦臣,外戚迫害遭到罷免。

     董卓想重用他們,以顯示自己和亂國的外戚,宦官們不同。

     這段時間過去,伍瓊,何颙,最先被董卓招到身邊。

     而這兩人早年和袁紹,曹操,許攸,張邈等人是奔走之友,也就是至交好友。

     不過董卓認為這并不重要,利益能改變一切,是他重新給了這些人機會。

     何颙、伍瓊,在史上也都深受董卓信任。

     暗地裡卻一直是卧底。

     因為李儒死,董卓将他們招到身邊,打算用用看。

     第二天一早,确定廢帝劉辯失蹤的董卓,立即發诏,宣劉辯亡故于宮中。

     這事奇妙就奇妙在連董卓也要幫着掩蓋真相。

     他會拼命說劉辯已死,絕不會承認丢了。

     世上隻有一個皇帝,就是他控制的劉協。

     如果去問曹操,劉辯被誰弄走了,他也會說不知道。

     因為掌劉辯,在現階段看,實在算不上聰明,甚至壞處要大于好處,很兇險。

     然而從長遠看,又可能會有大用,能影響整個天下的走勢。

     翌日清晨。

     曹府内,曹操帶着虞傾,拜見老丈人虞文:“嶽翁。

    ” 虞文暗自白眼,我閨女被你強占了,還有臉叫我嶽翁。

     虞文沉吟着沒吭聲,虞傾不樂意道:“阿父,夫君叫你呢,你都答應我了。

    ” 【獲得虞氏支持,可提高你的聲望,推動曹營快速蛻變,晉升勢力等級】 詞條忽現。

     想要虞文的支持,不用我,自家妾室就能做到,曹操瞅瞅虞傾。

     Ps:感謝大家的評論,投票,打賞,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