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王佐之才,没白来

關燈
    曹操來的地方,是對付董卓,最不可或缺的人住的宅子。

     蕭項上前遞名帖的時候,曹操在門階下略作等待,同時打開外挂看了眼。

     【司職:西園軍中軍校尉,兼領典軍校尉兵馬。

    下轄1979人,其中1362人(聽命) ……】 升任中軍校尉,轄制的部衆多了一倍還多。

     但大多是最初級的‘聽命’層次,忠誠度不高。

     漢時的校級軍伍編制,諸如北軍五營,從六百到千餘人都有。

     西園軍是靈帝為鞏固皇權所設,篩選禁軍精銳組建,優中選優的近衛軍。

     八校尉麾下的兵馬,多者千餘,少的也有七百人,要超出常規編制。

     整個西園軍近八千人,是洛陽當前最精銳的部隊之一,最好的甲備,戰馬,糧饷。

     但在曹操眼裡,西園軍距離頂尖的百戰勁旅,還有一段距離。

     讓他感覺欣喜的是,當自己獲得新的軍權,兵馬增多,從頭頂囟門牽引的某種氣運,似乎也随之增強了。

     以至于體内的力量,無時無刻不在流轉。

     這種能清晰感覺到自己在變強的過程,很爽。

     曹操重新看向面前的宅邸。

     這棟宅子的主人,叫王允。

     他早年為郡吏時,曾殺過禍害地方的宦黨。

     後來又參與鎮壓黃巾軍,發現了宦官張讓與黃巾軍聯系的書信。

     張讓因此受責于靈帝,兩次陷害王允下獄。

     但大将軍何進、太尉袁隗、司徒楊賜,一再上書求免王允,他最終得以獲赦。

    從此改名換姓,歸于民間。

     不過他出身太原王氏,和朝中的一些官吏,士族,始終有聯系,消息很靈通。

     靈帝劉宏駕崩,王允急忙回到洛陽吊喪,再次露出蹤迹。

     曆史上的王允,在董卓獨掌大權後,表面逢迎,暗地裡聯合呂布,精心布置,最終推翻了董卓。

     此時的府邸内堂,王允坐在主位。

     客位上卻是有不少他邀約過來的客人,多是世家大族出身,在朝中任要旨的故舊。

     王允左手側就是尚書盧植。

     其右手位,坐着一個穿紅褐色直裾單衣,寬袍大袖,四十七八歲的中年人。

     這人名叫楊彪。

     其父楊賜,出身弘農楊氏,是僅次于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大族。

     楊彪如今官拜衛尉,洛陽的禁軍,防務等事,是他的職權範圍。

     不過昨日袁紹帶人闖宮禁,楊彪始終都沒露面。

     除了楊彪,盧植兩人位高權重。

     他們下首還分别坐着峨冠博帶,面容嚴肅的騎都尉張邈。

     另一人坐在楊彪下首,與其年齡相仿,生的國字臉,是官拜京兆尹的蓋勳。

     此外,還有曹操見過的甄氏姐妹忝陪末座,以及幾個坐在下首,也是朝中官吏的人。

     這些人分居矮席,話題正說到昨晚的變故。

     “……竟是張讓先動手,殺了何大将軍。

    ” 楊彪歎道:“一群宦臣,妄敢挾持陛下和太後,上無尊卑,理當處死。

    ” 盧植也道:“昨晚當真險到了極緻,隻差一步,陛下太後便被擄掠出了洛陽,朝野傾覆。

    ” 王允徐徐道:“天幸盧尚書你當時在南宮,及時出手。

    ” 盧植搖頭:“我适逢其會罷了。

    迎回陛下的是曹操,我事後才知,他昨夜殺入尚書台,先斬趙忠,又識破張讓以替身遮掩逃離的意圖,救回了陛下。

    ” “幸得如此,否則這場動蕩,必成大禍,我等亦要背負千古罵名。

    ” 衆人微微點頭,認同盧植所說。

     王允時年五十三歲。

     他昨晚不僅及時收到了宮變的消息,還做了些安排,派出故吏闵貢,想帶人協同盧植,救回皇帝。

     但因為曹操出手,闵貢和盧植剛彙合,就接到消息,皇帝已平安回宮。

     王允的安排沒能發揮作用。

     這時的王允,對曹操不由得生出幾分豔羨,救駕之功,接替袁紹的中軍校尉,權柄倍增,一躍成為朝中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