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启程的渴望

關燈
    大爺來了。

    武軍大爺來了。

    哎,大爺這就是俺家住的家呀。

    ” “啊,你爺爺從魏灣來這了嗎?你爹在家了嗎?”大爺問道。

     “俺爺爺來了。

    俺爹在家了。

    大爺,你進院子來,俺去告訴俺爹去,俺大爺來了,俺大爺來了。

    俺武軍大爺來了。

    ”家林喊着往院子裡跑。

    家林一喊,坐在俺家住的那屋裡的幾個人都聽到了。

     “呀,四哥,那誰來了,學堂來了,武軍爺來了。

    ”陳爺爺說道。

     “咿,四哥,這是看這兩天,俺們要走了,都來了。

    ” 俺大爺是來找俺爺和俺爹的,俺大爺,對上黑龍江的事,猶豫不決。

    有三次了,報名登記,登記去掉;報名登記,登記再找人去掉。

    去掉了,再找人報名,報名了再去掉。

    來回反反複複三次了。

    這回看大家都要移民走了,自己又着急了。

     俺大爺着急了,又想去了。

    上午又去魏灣公社報名去了,負責登記的人告訴他晚了,不行了。

     武軍大爺來了,他是從河南才回來。

    回來了,就到魏灣公社去報名了。

    負責報名登記的人告訴他報名截止了。

    武軍問給人家報名的說,馬樓成水庫了,黑龍江移民俺在去不成,那不就沒地方去了嗎?人家管報名登記的說,那沒轍,人家,黑龍江的人來了和移民見面見完了,走訪也走訪完了,人家截止了,那誰能有啥辦法。

    除非你能找到領導,叫領導給黑龍江接移民的人聯系。

     武軍為這兒,托人幫着他找了魏灣公社的領導。

    俺大爺也去了,心思,武軍能說成,就借武軍的光。

    可惜,魏灣的領導說,截止了就是截止了。

    你倆一個反反複複,一個磨磨蹭蹭。

    政府是沒法給你們找人家了。

    除非是誰個人能和黑龍江來接移民的人有關系,自己出面去談。

     這武軍和俺大爺,這是沒法子了,想到俺爺爺,在公社幫忙,肯定能和黑龍江接移民的人認識,這兩個人就趕快來找俺爺了。

     武軍,俺大爺來了,說了一陣子苦衷。

    俺爺爺聽了,說管不了。

    公社的領導那麼大的官,都說沒法子,俺就是個小村子,這個村還成了水庫了。

     “哎呀,四大爺,你就别說這個了,你看我多可憐。

    河南要飯,要來要去,飯越要越難,有很多時候,要了半天,要的飯,還不夠一個人吃的呢。

    飯要不來,餓的大人有病了,小的孩子餓的也有病了,孩子有病了,還沒錢找醫生給孩子治。

    俺兩口子眼看着孩子就要完了,再治晚一點,俺那小孩就得死去,沒辦法了,正好,遇到一個家,老兩口,沒孩子,家裡過得還行。

    他說,我給你拿倆錢,給孩子治病,孩子的病,我花多少錢,我都認可。

    假設,俺拿錢了,給孩子也請了先生,藥也買了,藥也給孩子用了,孩子的病就沒吃好,那錢算我百花。

    那是天老爺不成全咱,你搭個孩子,俺搭幾個錢;假設要是咱倆點子好,俺花兩個錢,孩子的病就治好了,那這孩子算咱倆的。

    ”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那現在這孩子呢,病治好了嗎?”陳爺爺問道。

     “病是治好了,人家沒少花錢,得花人家三四十塊。

    治病的時候,人家又伺候,又給吃的,現在孩子和人家混熟了,和人家親了,等俺回來的時候,那孩子死活不跟俺回來了。

    ” “咿,這就是命。

    果然,你給人家生了個孩子。

    ”俺娘說道。

     “哎呀,弟妹,這就要了俺的命了。

    這孩子不跟俺了,俺要回來了,俺家她急得上火了,也得了一場大病,她有病,還給俺下啦夠嗆。

    這不,為這,俺就回來晚了嗎?” “哎呀,也是的,你說你這個點子趕得,人家黑龍江的領導來了,這樣見面,那樣宣傳的,還上這住的地方挨家走訪。

    最後叫咱們簽字,确定。

    你都沒趕上。

    ”俺爹說道。

     “哎呀,二兄弟,俺這就是倒黴蛋,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這不,俺來找俺四大爺來了嗎?俺四大爺,在馬樓當了一輩子村長。

    這馬樓變成水庫了,魏灣現在,俺這回回來一看,政府改成人民公社了,俺四大爺,公社有事還拽着讓他幫着管事。

    武軍說道。

     “哎呀,”按道道理我就不應該管你們。

    行啊,看你們這個可憐的樣子,再給你們操一回心吧。

    我給你們找馬玉新吧。

    還有你,老大,你真讓我操心,俺就把你和武軍一同給人家說吧。

    我可不打包票呀。

     “咿,有俺四哥說這話,你倆的事,就準了。

    ”世存爺爺說道。

     “駕,駕駕駕,駕駕”,一匹飛馳駿馬,從魏灣向宋樓奔馳而來。

    天要黑了,太陽都落下去了。

     “找馬村長,找馬村長。

    ”來的是公社通信員。

    來找俺爺爺。

    俺爺爺接待吧。

    來人給俺爺一個信封。

    拆開一看: “”移民事已定,啟程時間為9月14日,請村長通知到位,明天七點半到魏灣公社院子裡聚齊,8點,準時向曹縣出發,皆為步行。

     俺爺爺接到通知後,立刻找人挨街道通知下去。

    頃刻間宋樓沸騰了,雖然,村裡沒有電,沒有燈光,沒有蠟燭,但是,人們還是有辦法的,有柴油燈的,點上油燈;沒有油燈的,就想法子,找個小碟子,破碗也成,用豆油,用棉花撚成一個燈撚,點起來,亮起來。

    俺家沒有燈,俺爹挑一個不好的,一打兩半,給東家要了點豆油。

    也做了兩個燈。

    俺娘說,這是咱家在山東家最後一個晚上了,咱點兩個燈,破費就破費吧。

    恐怕,也許,咱走後,到了東北,這一輩子都回不來了。

     “哎呀,你怎麼給孩子說這些沒用的話呀,國家要建設,國家要大躍進,讓咱馬樓倒出來,修水庫,國家又給咱安置了,叫咱上東北,上黑龍江。

    收拾東西吧,不能帶的東西都給東家。

    ” 天要亮了,俺家都準備好了。

    學強大爺家來了,武軍大爺家來了,心想奶奶家來了,學禮二奶奶來了,陳爺爺家來了,李世存爺爺家來了。

    哎呀,滿大街都是人了,走的,送行的,混合在一起,說話的,哭的。

     二奶奶歲數大了,八十多了,不能移民了。

    看俺們走了,攆着着扯着俺娘的手嚎啕大哭呀,說俺你們這一走,咱娘們這輩子,恐怕咱娘們再也見不到面了。

     紅爺是地主,成分不好,也不能移民,看着俺們走,也在那哭。

    二爺爺,還有一些成分不好的,不符合移民政策的,都在那看。

     俺爺爺,和宋樓的書記,為了控制3場面,一前一後,成了總指揮,走吧,走吧,前面的快走吧;人多呀,注意安全呀。

    大人看好自己的小孩子呀。

    送的别送了,哭的别哭了。

    移民是好事呀。

    當年咱們的祖先,從山西洪洞縣老鸹窩來,不也一樣嗎,墾荒戍邊, 走啊,到黑龍江吃苞米去,吃大豆去吃高粱去,吃谷子去。

     在一片嘈雜聲中,人們開始緩緩動身前行。

    小孩們被父母緊緊牽着手,好奇地張望着四周;老人則默默擦拭着淚水,與相送的親人們道别。

     我跟着家人,背着行囊,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回望漸漸遠去的故鄉,心中滿是不舍。

     但同時,我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黑龍江,那片陌生的土地,等待着我們去開墾,去建設。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