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共谋良策,克难渡关

關燈
    ”來人喊着說道。

     “和我一樣,你和我一樣,你馬哥,你武大哥。

    你的村子叫修水庫給占用了,那我問你,你是哪個村的呀?你說的馬哥,武大哥是哪個人呀?”俺爹問道。

     “俺是哪個村子的,俺是張胡同的的。

    俺說的馬哥,武大哥是我們這幾天在一起說事的,有時候他倆也在這住。

    他倆,叫啥我還真不知道。

    剛才,我遇到他了,他倆說去哪找他二兄弟去了。

    ”張胡同村的人說道。

     “我知道那個人叫啥,叫吳武軍。

    那個姓馬的,我光知道他姓馬,名字叫啥,我就不知道了?”另一個人說道。

     “哎,他倆說去上哪找他二兄弟,說,我們明天要走,上河南,看他二兄弟走不走。

    他倆還說,頭幾天,他倆和他二兄弟還在那找了點活幹了呢,說他兄弟是瓦工。

    都這時候了,我估計着也該回來了。

    這是咋的了?”有一個人說道。

     “啊,我知道你說的是誰了。

    ”俺爹說道。

     “啊,你知道我們說的是誰了?你說俺說的是誰呀?”那個張胡同的人問道。

     “啊,你們說的是學強和武軍吧?”俺爹說道。

     “啊,你說的可能對吧?你認識他倆?”有一個人問道。

     “我說的可能對吧?不是可能對,是真對。

    我認識他倆,你問我,我咋不認識他倆呀?” “哎,哎,我們的大曹縣呀,黃河淨泛濫呀。

    五六年跑大水呀,五八年把家搬。

    俺們的老百姓啊,咋就老遭難呀?遭難誰來管呀,還需要多少天?”一個小夥子在外邊喊着跑過去了。

     “哎呀,這是誰在那胡說呀,國家的事,大躍進時代,國家能有能力治理黃河,國家叫咱們搬出來,那國家叫咱們往哪去,那将來就自有人管。

    我說的對吧,老大哥?”張胡同的人說道。

     “對。

    你說的對。

    國家安排啥事,都得有個先後。

    國家剛建國,咱們就等着呗。

    ”俺爹說道。

     “對呀,國家剛建國,還這麼窮,想徹底改變落後的面貌,那還真的需要很多人的付出,很多人的努力呀。

    ”一個人說道。

     “哎,這羊圈裡有誰在唠嗑呢?”外面又來人了,在外面喊呢。

     “呀,你可回來了。

    你看咱這,又來一夥人,這家夥的,今晚上熱鬧了。

    人家還說認識你們倆呢?”張胡同的人喊着說道。

     “啊,認識俺倆?走,咱倆,進羊圈看看。

    ”武軍從外面說道。

     “你們倆咋才回來呢,你們去找你的二兄弟了,找到了嗎?”問着,剛才來的幾個人,都上羊圈門口來迎接武軍。

     “俺倆去了,俺二兄弟不在那了,人家那裡的人說,打啥時候,幾天前就上哪個地方找米去了。

    走了,再沒回去。

    ”武軍大爺,學強大爺說着就進羊圈了。

     “沒回去,咱這還來一夥人呢,我們都認識,你進來,看看你認識人家不?”張胡同的人說道。

     “認識,能不認識呀?”俺爹說道。

     “哎呀,二兄弟,你咋來這來了。

    俺們倆可哪找你。

    ”武軍很驚訝地問道。

     “咋上這來了,就是瞎忽悠呗。

    也是沒法子,咱進城是找米的,俺老在一個地方找米,人家都認識咱了,那人家就不願給你了。

    ”俺爹說道。

     “俺上人家找米,我領着俺二弟弟,人家看到,就煩煩了,都不搭理俺了。

    ”大哥在一旁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是嘞。

    不搭理你了,我給你們說吧,國家從咱那動遷的人也太多了,這幾天可能是都吃不上飯了,都蹽來了。

    我看了,差不多都來這縣城來找米吃來了。

    你們說,這城裡一下子,就來這些人,誰願搭理你呀。

    ”學強大爺說道。

     “不搭理,不搭理,那咱找米就多換幾個地方呗,”俺娘說道。

     “哎,弟妹說多換幾個地方,我想起來了,咱在這曹縣縣城是不行了,咱這樣的人來的太多了。

    今個我出去找米是看到了,你去找米,你在人家院子外面,有的人家,任你随便喊,人家也不給你開門了。

    你們說換,這咋換呀?”武軍說道。

     “就是啊,你光說人家不開門,我還看到這種這樣的事呢,一個人喊,人家給你開門了,你進去了,那後面還跟着幾夥排隊的呢?那你說,咋辦吧?人家能做多少分飯吧,還是有多少吃的夠你們的吧?”那個張胡同任說道。

     “哎呀,這事呀,就不能說了,我給你們說呀,咱們這些從村子搬出來的人,現在有的沒飯吃,晚上還有的插夥,去農村麥地裡,割人家麥子呢。

    割人家的麥子,扛回來,搓成麥粒,就煮着吃。

    ”一人說道。

     “那也是真餓了,餓的受不了了。

    ”武軍說道。

     “哎,武軍,咱不說這些事了,這些事也不是咱管的。

    來,剛才,去找咱二兄弟,明天咱不是要走嗎,咱倆不是為這事去找二兄弟嗎?來,咱現在就說咱明個要走的事吧。

    ”學強大爺說道。

     “說呗。

    看看咱二兄弟的意見,我有兩個意識;一個是二兄弟同不同意走。

    第二個意識是要是走的話,咱們應該往哪走好。

    走,總的有個目标呀?我說就是這個意識。

    ”武軍大爺說道。

     “哎,我們張胡同的也聽聽。

    我聽我武大爺,學強大爺說,你們原來都是一個互助組的,說我這個大爺遇事總有好辦法,有高見?”一個小夥子說道。

     “好辦法,我也沒啥好辦法。

    武軍剛才說了,第一個意思,是問我想走不?這個可以定下來,你們明天要走,那我同意走,我願和你們一起走。

    我覺得咱們都是一個村子來的,在一個村子,老一輩都幾百年了,前一段成立互助組的時候,還是一個互助組的,又是一家子,又是親戚裡道的。

    咱們在一起走,好處多。

    等着以後,有啥事了,誰提前知道了,都能相互告訴一下。

    再一個就是說咱們去的目标,就是奔河南,要是叫我說太徹底了,太詳細了,那不可能。

    我隻能說一個大概。

    咱往南走,奔河南的商丘,甯陵縣,再往東南點,就是開封了。

    鄭州是河南的省會,許昌也是個城市,那就離咱這有點遠了。

    咱就别去了。

    咱可以從商丘那兒,往西南拐,拐到民權,還有濮陽市,總的來說,咱在河南找活幹,找米吃,都是圍着咱曹縣轉,咱不能走太遠了。

    咱這樣,是等着咱老家,啥時候,來找咱好找呀。

    ”俺爹說道。

     “說的好,高見高見。

    二叔說的是高見。

    ”張胡同的小夥子聽了喊道。

     “高見不敢說,咱們就是在一起謀劃,商量,找出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來,能在一個地方找着活幹,找到米吃,共同渡過咱們的難關去。

    等待這國家有時間了,來安排咱們。

    ”俺爹說道。

     “好啊,還是老黨員考慮的周到呀。

    ”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