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關燈
    易嗎?人家要麼是嫌棄帶着他兩個孩子,要麼是嫌棄他三十多歲了還隻是個秀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收入微薄養不起家。

    也就嫂子你,肯嫁他這麼個人。

    好不容易又成了親,他也不知道收心,照看一下家裡。

    ” 馬秀姑被逗笑了,回道:“我這樣的相貌,能找着人家就不錯了。

    ” 她打開手上的布袋子,發現裡頭是五兩碎銀。

     弟媳竟然給了她這麼多錢,怎麼使得? 她連忙把袋子還給弟媳。

    “淑英,你這是幹什麼?快拿回去。

    ” 張善雲知道現在是北宋仁宗時代,根據她“出生”以來這幾年的觀察,再根據大米價格換算,這時期的一兩銀大約折合人民币八百到一千塊錢。

    嬸嬸給的五兩銀子,相當于一個五千塊的大紅包,夠他們一家人吃用近三個月。

     馬秀姑手裡的錢袋子到底還是沒能還回去。

     高淑英縮回手舉到半高,馬秀姑塞了個空。

    她高舉手在面前搓着,哈着熱氣說:“你拿着吧大嫂。

    快過年了,給孩子們買點好菜吃。

    照哥兒書院裡的食費,也得去結了,哪家哥兒讀書是要從家裡帶飯食的?” 她的話說到了點子上,張升照的眼圈一下子紅了。

     張善雲看向她娘親,果然看到馬秀姑面上遲疑不決,又帶着愧色。

     高淑英說了一句:“醫館夜裡還要守門,我先回了啊。

    ” 她走到門邊,拍了拍站在門口的張升照的肩膀,溫聲說:“照哥兒,等會兒去巷子口買些肉菜回來,叫你娘别虧待了妹妹。

    ” 十五歲的男孩子,個子已經很高,又瘦,完全是一副倔強的少年的模樣。

     他也覺得羞愧。

     父親這樣不好,老是要叔叔嬸嬸接濟。

     不過,等他以後考中了舉人、考上了進士就好了,到時候再還給叔叔家。

     最終還是沒說别的,他隻低聲道了一句:“嬸嬸慢走。

    ” 張善雲被惠雲拉到母親身邊,又被安置在小椅子上坐下。

     二姐惠雲拿起盆裡的衣服,一邊絞幹水一邊說:“娘,您去裡屋歇着,衣服我來晾,一會兒我來做飯。

    ” 張升照走過來,一聲不吭的也幫着絞衣服。

     張善雲随即也站起來幫忙,從哥哥那裡遞衣服給姐姐晾。

     馬秀姑把手往衣服上揩揩幹,說道:“娘不累。

    ” 她面上帶着笑容,“等開了春,要讓惠娘和善娘也讀書認字,學算術。

    ” 這件事她考慮了有一段時間,本來打算趁過年時候去做幫工,攢夠了錢再和兩個孩子說,現在有錢了,索性說出來讓孩子高興高興。

     “東街的陸員外家請了一位老學究,在家給姑娘們上課。

    高嬸嬸想讓嬌姐兒也去聽,陸家的夫人已經答應了,說隻要給學究送束脩就行,不另外收錢。

    現在有了這些錢,咱們家的束脩也不用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