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杀机
關燈
小
中
大
地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這是她看我竟來了,怔住了。
”李嬷嬷笑着說。
——難道,江娘子真個不知她像誰? “我就說太勞動嬷嬷了。
”青雀不好意思地說,“連李側妃的人都驚着了。
” ——在自己猜出來前,她的确不知道她和姜側妃生得相似啊。
就算是現在,這也隻是她的猜測,并沒有任何一個人對她親口證實過。
似乎連霍玥、宋檀都不知此事。
所以,她也還是“不知道”為好。
李嬷嬷看不出什麼,笑着謙辭幾句,便請青雀入内。
靜雅堂院如其名,恬谧雅緻。
繁茂的桃花于西側盛放,在輕柔的風裡灑落些許英華。
遊廊下對稱是兩個青瓷大缸,缸中遊魚擺尾,潑灑出水聲粼粼。
正堂東側窗沿下,擺放着春蘭、水仙、山茶等時令鮮花和一株矮松盆景,葉茂花盛,花盆顔色青、紅、紫、白,錯落有緻。
糊窗的紗是淡紅的,正映着滿院的春意。
還有正堂門上垂下的青底牡丹紋樣珠簾,鎮住了這一院的富貴安然。
而屋中的人比這一院子的花都更嬌豔,也更驕傲。
隻是,她面上所剩不多的驕矜之态,在看清青雀的容貌時,也迅速地破碎、消失了。
“妾身江氏,見過側妃。
”青雀垂首,隻當毫無所知一般見禮。
“江……”李側妃短促地笑了兩聲,“江妹妹何必多禮,快起來,快坐!” 她終究沒伸出手,隻眼神示意左右去扶,又忙請李嬷嬷也坐。
青雀道謝,安穩地坐了,又為她今早收到的禮物再次道謝,便提起:“我初來,才聽嬷嬷們說起,側妃是與袁孺人同住,本應一同拜會,隻怕不巧了?” “是不巧得很!” 幾句對答,李側妃終于找回了應對之态,笑道:“你不知道,她病了呢,昨日起就說心口疼、頭也疼,又不請太醫,就躺下了,也不知到底病在哪兒。
妹妹今日是無緣見了。
” 邊說,她耳邊的紅寶晃出嬌俏的光暈。
“如今正當春日,是要小心着涼。
”青雀感歎地回應,又隻當沒聽出李側妃的挑撥和不滿。
李側妃是真不喜歡袁孺人,還是在她面前裝樣? 這個問題,和李側妃真正的為人,都并非她一時半會能弄清楚。
而她還有些急着見柳孺人,不想在這耽擱太久,又要被查祖宗一樣探問。
況且,李側妃可不比張孺人好應對。
是以,在李側妃才要擺出長談的姿态時,青雀已含着歉意起身:“既然袁孺人身體不适,隻怕我也不好在這打攪太久,誤了她的靜養。
我先告辭了,改日再來拜望。
” 不管李側妃的厭惡是真是假,都不妨礙她将這挑撥還回去。
李嬷嬷也站了起來,順手就扶住了青雀,讓李側妃沒辦法強留下人,隻得把人送到了堂屋門邊——主要是送李嬷嬷。
青雀自覺讓在一旁,不敢受側妃這樣的厚待。
将出院門時,她似有所覺,輕輕回頭看了一眼。
一抹粉紅的宮綢裙擺飄在廊柱的角落裡,飛快地消失不見了。
青雀也步伐輕快地向瑤光堂走過去。
隻是才望見院門,忽有兩名侍女匆匆沿着牆邊越過她們,先到了瑤光堂。
其中一名侍女嘴唇張合,語速很快地說着什麼,青雀隐約聽見幾個字,“……請孺人快去吧。
” “殿下可說了找孺人是什麼事?”守門的侍女興奮問。
“這我們可不知道。
”傳話的侍女便說,“殿下的吩咐,誰還多問?還不快去告訴你們孺人?” “看來又不巧了。
”青雀停下腳步,笑問李嬷嬷,“那便先回去罷。
” “留個人說一聲娘子來過了,免得生出誤會。
”李嬷嬷命碧蕊,“你等着,見機回話——别給娘子惹麻煩。
” 碧蕊領命留下,李嬷嬷挽着江娘子向回走。
從江娘子面上,她仍看不出什麼,卻不免有些常有的猜測,便語帶寬慰道:“娘子這一來,殿下也願意見人了。
昨兒張孺人那麼急着和殿下說上學的事,就是怕離了雲起堂,再難和殿下說上話。
這會兒叫柳孺人去,當是有正事要說。
不然,就該過來。
” “嬷嬷,多謝你。
”青雀笑道,“隻是别說府裡的衆位都來得比我早,便是我來得最早,難道殿下見誰,我還要不高興嗎?那也太沒道理了。
” 她一個侍妾,去吃楚王的醋? 又不是什麼恩愛眷侶,有情鴛鴦,不過“主人”與“妾”。
這一席話,反倒讓李嬷嬷沒了言語,一時笑道:“娘子要真這樣想啊,也不辜負殿下的用心了。
滿府裡隻數張孺人服侍殿下最久,又有大郎,連李側妃都要客氣兩分。
她又是宮人出身,和娘子相仿,我看,殿下是真想娘子在府裡過得舒心自在些,又怕娘子寂寞,無人說話,昨日才叫她來的。
娘子自己想得開,日後就更開懷了。
” 品着這話裡的意思,青雀笑道:“可惜今日晚了,不合适,明日後日,定去謝過張孺人。
” “也快到正午了,娘子歇着吧。
”李嬷嬷請她先入院門。
才一個時辰過去,雲起堂忽地熱鬧了起來。
堂屋的門大開着,院裡多了許多侍女搬運箱籠,嚴嬷嬷正領着芳蕊登記賬冊。
見人回來了,她忙放下紙筆迎上來,笑道:“娘子的新衣做好了幾件,隻怕還有不合身的。
正是離午飯還有一會兒,娘子若不累,就先試試,不合适的,就現讓她們改?” “那就試了吧。
”青雀正沒什麼事。
她一句話,院子裡的人就流動起來,很快流向自己該在的位置。
嚴嬷嬷親自拿着衣裙替她上身,先把紅羅裹胸在她胸口比了比,待穿上,又看胸前腰身合不合适,用手去比是該寬些,還是再收窄些。
小腹被觸碰,青雀沒能忍住,緩緩地打了個寒顫。
“娘子冷了?”嚴嬷嬷連忙給她披上一件外衣,“這裹胸還是再收緊二分看看,怎麼樣?” “嬷嬷看好,就是好。
”攏好衣襟,青雀抿出微笑。
“女人呐,是不能凍着着涼。
”嚴嬷嬷歎道,“一時半刻的不注意,将來卻要吃苦受罪。
是我疏忽了。
娘子一會喝碗姜湯。
” “嗯。
”青雀輕聲應着,想把變快的心跳趕緊壓下去,“這哪裡怪得嬷嬷。
” “别說殿下把娘子交給了我們,我們就得服侍好,一星半點的閃失都不能有,就說娘子的為人,若在我手裡出了事,我心裡也過不去呀。
”嚴嬷嬷說着,忽地想起了清晨她和李嬷嬷商議的話。
“哎呦,我真是糊塗了!” 她轉了笑,忙給青雀重新束好衣裙,用帶着親熱的語氣,直白問出話:“還不知娘子的月事是哪天來?好叫人先預備着。
若有不調、不妥,也好盡早請太醫來看呐。
” 她身後,驕陽輕閃,好像刀光劃破空氣,看不見的殺機輕飄飄降臨在這間繡房。
青雀雙手交握,指尖在掌心涼得發僵。
“這是她看我竟來了,怔住了。
”李嬷嬷笑着說。
——難道,江娘子真個不知她像誰? “我就說太勞動嬷嬷了。
”青雀不好意思地說,“連李側妃的人都驚着了。
” ——在自己猜出來前,她的确不知道她和姜側妃生得相似啊。
就算是現在,這也隻是她的猜測,并沒有任何一個人對她親口證實過。
似乎連霍玥、宋檀都不知此事。
所以,她也還是“不知道”為好。
李嬷嬷看不出什麼,笑着謙辭幾句,便請青雀入内。
靜雅堂院如其名,恬谧雅緻。
繁茂的桃花于西側盛放,在輕柔的風裡灑落些許英華。
遊廊下對稱是兩個青瓷大缸,缸中遊魚擺尾,潑灑出水聲粼粼。
正堂東側窗沿下,擺放着春蘭、水仙、山茶等時令鮮花和一株矮松盆景,葉茂花盛,花盆顔色青、紅、紫、白,錯落有緻。
糊窗的紗是淡紅的,正映着滿院的春意。
還有正堂門上垂下的青底牡丹紋樣珠簾,鎮住了這一院的富貴安然。
而屋中的人比這一院子的花都更嬌豔,也更驕傲。
隻是,她面上所剩不多的驕矜之态,在看清青雀的容貌時,也迅速地破碎、消失了。
“妾身江氏,見過側妃。
”青雀垂首,隻當毫無所知一般見禮。
“江……”李側妃短促地笑了兩聲,“江妹妹何必多禮,快起來,快坐!” 她終究沒伸出手,隻眼神示意左右去扶,又忙請李嬷嬷也坐。
青雀道謝,安穩地坐了,又為她今早收到的禮物再次道謝,便提起:“我初來,才聽嬷嬷們說起,側妃是與袁孺人同住,本應一同拜會,隻怕不巧了?” “是不巧得很!” 幾句對答,李側妃終于找回了應對之态,笑道:“你不知道,她病了呢,昨日起就說心口疼、頭也疼,又不請太醫,就躺下了,也不知到底病在哪兒。
妹妹今日是無緣見了。
” 邊說,她耳邊的紅寶晃出嬌俏的光暈。
“如今正當春日,是要小心着涼。
”青雀感歎地回應,又隻當沒聽出李側妃的挑撥和不滿。
李側妃是真不喜歡袁孺人,還是在她面前裝樣? 這個問題,和李側妃真正的為人,都并非她一時半會能弄清楚。
而她還有些急着見柳孺人,不想在這耽擱太久,又要被查祖宗一樣探問。
況且,李側妃可不比張孺人好應對。
是以,在李側妃才要擺出長談的姿态時,青雀已含着歉意起身:“既然袁孺人身體不适,隻怕我也不好在這打攪太久,誤了她的靜養。
我先告辭了,改日再來拜望。
” 不管李側妃的厭惡是真是假,都不妨礙她将這挑撥還回去。
李嬷嬷也站了起來,順手就扶住了青雀,讓李側妃沒辦法強留下人,隻得把人送到了堂屋門邊——主要是送李嬷嬷。
青雀自覺讓在一旁,不敢受側妃這樣的厚待。
将出院門時,她似有所覺,輕輕回頭看了一眼。
一抹粉紅的宮綢裙擺飄在廊柱的角落裡,飛快地消失不見了。
青雀也步伐輕快地向瑤光堂走過去。
隻是才望見院門,忽有兩名侍女匆匆沿着牆邊越過她們,先到了瑤光堂。
其中一名侍女嘴唇張合,語速很快地說着什麼,青雀隐約聽見幾個字,“……請孺人快去吧。
” “殿下可說了找孺人是什麼事?”守門的侍女興奮問。
“這我們可不知道。
”傳話的侍女便說,“殿下的吩咐,誰還多問?還不快去告訴你們孺人?” “看來又不巧了。
”青雀停下腳步,笑問李嬷嬷,“那便先回去罷。
” “留個人說一聲娘子來過了,免得生出誤會。
”李嬷嬷命碧蕊,“你等着,見機回話——别給娘子惹麻煩。
” 碧蕊領命留下,李嬷嬷挽着江娘子向回走。
從江娘子面上,她仍看不出什麼,卻不免有些常有的猜測,便語帶寬慰道:“娘子這一來,殿下也願意見人了。
昨兒張孺人那麼急着和殿下說上學的事,就是怕離了雲起堂,再難和殿下說上話。
這會兒叫柳孺人去,當是有正事要說。
不然,就該過來。
” “嬷嬷,多謝你。
”青雀笑道,“隻是别說府裡的衆位都來得比我早,便是我來得最早,難道殿下見誰,我還要不高興嗎?那也太沒道理了。
” 她一個侍妾,去吃楚王的醋? 又不是什麼恩愛眷侶,有情鴛鴦,不過“主人”與“妾”。
這一席話,反倒讓李嬷嬷沒了言語,一時笑道:“娘子要真這樣想啊,也不辜負殿下的用心了。
滿府裡隻數張孺人服侍殿下最久,又有大郎,連李側妃都要客氣兩分。
她又是宮人出身,和娘子相仿,我看,殿下是真想娘子在府裡過得舒心自在些,又怕娘子寂寞,無人說話,昨日才叫她來的。
娘子自己想得開,日後就更開懷了。
” 品着這話裡的意思,青雀笑道:“可惜今日晚了,不合适,明日後日,定去謝過張孺人。
” “也快到正午了,娘子歇着吧。
”李嬷嬷請她先入院門。
才一個時辰過去,雲起堂忽地熱鬧了起來。
堂屋的門大開着,院裡多了許多侍女搬運箱籠,嚴嬷嬷正領着芳蕊登記賬冊。
見人回來了,她忙放下紙筆迎上來,笑道:“娘子的新衣做好了幾件,隻怕還有不合身的。
正是離午飯還有一會兒,娘子若不累,就先試試,不合适的,就現讓她們改?” “那就試了吧。
”青雀正沒什麼事。
她一句話,院子裡的人就流動起來,很快流向自己該在的位置。
嚴嬷嬷親自拿着衣裙替她上身,先把紅羅裹胸在她胸口比了比,待穿上,又看胸前腰身合不合适,用手去比是該寬些,還是再收窄些。
小腹被觸碰,青雀沒能忍住,緩緩地打了個寒顫。
“娘子冷了?”嚴嬷嬷連忙給她披上一件外衣,“這裹胸還是再收緊二分看看,怎麼樣?” “嬷嬷看好,就是好。
”攏好衣襟,青雀抿出微笑。
“女人呐,是不能凍着着涼。
”嚴嬷嬷歎道,“一時半刻的不注意,将來卻要吃苦受罪。
是我疏忽了。
娘子一會喝碗姜湯。
” “嗯。
”青雀輕聲應着,想把變快的心跳趕緊壓下去,“這哪裡怪得嬷嬷。
” “别說殿下把娘子交給了我們,我們就得服侍好,一星半點的閃失都不能有,就說娘子的為人,若在我手裡出了事,我心裡也過不去呀。
”嚴嬷嬷說着,忽地想起了清晨她和李嬷嬷商議的話。
“哎呦,我真是糊塗了!” 她轉了笑,忙給青雀重新束好衣裙,用帶着親熱的語氣,直白問出話:“還不知娘子的月事是哪天來?好叫人先預備着。
若有不調、不妥,也好盡早請太醫來看呐。
” 她身後,驕陽輕閃,好像刀光劃破空氣,看不見的殺機輕飄飄降臨在這間繡房。
青雀雙手交握,指尖在掌心涼得發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