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活着的时间

關燈
    楚王廢妃姓宋名權,十七歲大婚入府,次年十月,即生楚王長女,暫未起名,宮中府内親長仆從皆稱“大姐兒”。

     大姐兒生于景和二十二年,比張孺人所出的大郎略小兩個月,尚不滿三周歲。

    以昭陽宮的權勢榮寵,多養一個孫女不過多開一間偏殿、多用幾個仆從,一應衣食供應更是不缺,别說隻養一個,便是養上十個、全養到及笄成婚也養得起,雲貴妃卻一定要在長子才有一二分精神的時候提起這件事。

     “她雖還小,身世曲折,在宮中一日,受到的關注,比尋常公主都大。

    ”她不疾不徐和長子講明利弊,溫和的語氣中帶着些許不容置疑,“你父皇又常來,見你弟弟妹妹們,不可能不見她。

    多見一面,就多一分情,那又是親孫女,還有太後的血脈,留她在宮中長了,于你不利。

    尤其人看你已與康國公府修好,不趁早給她找個合适的母親撫養,難免叫你父皇看你為父有瑕,更會叫人有機可乘,借她謀算你。

    ” 這番話入情入理,楚王無可反駁,便應了聲“是”。

     “那就看看你府裡誰合适養她吧。

    ”雲貴妃自己坐下,令他也坐,思量着他幾個妃妾,“李氏位分最高,又是正經選秀賜下的人——” “不妥。

    ”楚王道,“她父親去歲升任山東提刑,父女書信往來頻繁,聽聞她常有驕矜之态。

    ” “心性既浮躁,便難保将來不會被宋家籠絡,沆瀣一氣。

    ”雲貴妃便道,“她又有子,是不妥。

    将來新妃入府,也不好待她。

    ” “阿娘,且别提新妃的事。

    ”楚王道。

     “你呀。

    ”雲貴妃無奈,“難道你真一輩子不再娶了?” 但今日首要的是給大姐兒找好去處,選新妃的事可以延後再提。

     側妃既不妥,下數便是三個孺人。

     雲貴妃首先排除袁孺人:“袁氏不過你和宋氏賭氣請封的,才十七?恐怕年輕不知事。

    ” “阿娘隻當沒這個人。

    ”楚王道。

     “那張氏也不妥了。

    ”雲貴妃歎道,“她幾人是宮人出身,讀書知禮,為人品行也未見大錯,偏和宋氏有過龃龉。

    張氏又有子,薛氏、喬氏與她情分深厚,交給張氏一人便是交給她三人,罷了。

    ” 新入府的江氏被他們不約而同忽略,楚王府裡餘下的妃妾便隻剩一人: “柳氏。

    ” “她一向沒有消息,雖是我選的人,我也不過選秀那一個月見過她幾回。

    ”雲貴妃道,“那都是三四年前的事了。

    你看她怎麼樣?” 片刻,楚王道:“就她吧。

    ” “也罷。

    不是她,也沒有别的人選了。

    ”事情解決,雲貴妃露出笑顔,“她父親正任禮部主事,她又有名位,知書達禮、安靜無争,隻要你父皇滿意,便是康國公府的人也挑不出什麼不是。

    ” “這事,我來回禀你父皇。

    ”飲下一口茶,潤了潤喉嚨,她問,“你今日來,是有什麼話?” 楚王在清晨入宮,正是有要事與母親商議:“去歲我辭了兵部尚書。

    近日恐父皇重提令我入朝之事,還請阿娘替我勸阻:隻說我年輕淺薄、有才無德,暫不宜為官任職了。

    ” 雲貴妃沒有立時答應。

     沉吟着吃完了半盞茶,她方道:“也好。

    ” “去年的事鬧得那麼大,舉國皆知,未嘗沒有你近年來鋒芒過勝的緣故。

    康國公府受人唾罵,你的名聲也不如以往。

    這倒說不準是好是壞。

    ”她原本舒展的眉頭略微颦起,說話也更慢、更輕: “這一年,陛下和太子似乎不如從前和睦了。

    陛下年将半百,太子正當而立,你我更當比從前謹慎——陛下對你的寵愛、将士對你的崇敬,太子也都看在眼裡。

    ” “是。

    ” “還有!”雲貴妃神色轉為嚴肅,聲音壓得更低,“去年我說你行事太急,殺宋氏還不算太出格,何至于連孩子也一并不留?便是恨極了,不能做得隐蔽些?你回我,‘我豈少這一兩個孩子’!可說完,你自己就怔住了。

    那時我看你傷心頹喪得太過,沒再問你,今日我卻要問一問。

    ” 楚王默然盯了一會杯中茶湯。

     “阿娘請問。

    ” “你是皇帝親子,天潢貴胄,年輕體健,是少不了妻妾、更少不了孩子。

    不論兒女,于你來說,都不算什麼稀罕物。

    ”雲貴妃輕聲說,“可你都如此,陛下富有四海,難道又少子女承歡嗎?” “是。

    ” “陛下登極二十六載,後宮嫔妃總不過二三十人,你活下來的兄弟便有十個、姊妹便有六個。

    即便你是當今天下少有的良将,你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難道便比旁人重上幾倍?難道,能重過儲位……皇位?”她的聲音越發如輕風缥缈,“你當好自為之。

    ” 楚王起身,謹領母訓。

     “去吧。

    ”雲貴妃揮了揮手,“我這也沒有早飯給你吃,你自便吧。

    ” “是。

    ”楚王屈膝下拜。

     “這一年,辛苦母親了。

    ” 兒子的身影已經消失在臨華殿外,雲貴妃仍然捧着那杯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