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步、骑对决

關燈
    兩翼沖過炮擊的漢軍旗騎兵打頭,後面是清軍的數千重裝騎兵和大部的輕騎兵,兩方的騎兵對撞,那真是比正面的步兵慘烈多了,死活全靠運氣。

     待兩方騎兵相互交錯沖殺過後,位置互換,中間留下成群的沒有主人的戰馬,打着響鼻,蹄子不安的刨着土,更有不少連人帶馬都躺在地上的。

     面向明軍側翼正面的清軍騎兵,馬速因為剛剛交錯拼殺,早已慢了下來,漸漸停下。

     這時看到明軍側翼的黑洞洞的炮口露在外面,縫隙全是依靠炮車架設的重盾,都火急火燎的調轉馬頭,準備再次沖殺。

     現在去沖重盾加火炮防守的側翼當然不明智,而且,他們的目的是殺傷和牽制明軍騎兵,現在要馬速沒馬速,要支援沒支援。

     就光騎兵沖陣,一旦被盾牌或拒馬逼停,那盾牌後面那密密麻麻的長矛可就不管是人是馬,一頓招呼,誰受得了啊。

     好在清軍擔心的明軍大炮并未開火,一是因為除了妙宇炮,其他紅夷大炮調整角度,修正距離非常麻煩,很費時間,這短暫的空檔根本來不及。

     二是這邊開炮,打死多少人先不說,清軍的馬群受驚提速沖鋒,那對現在處于對面的明軍騎兵沒有一點兒好處,還可能波及明軍。

     所以,雙方的騎兵皆是調轉馬頭,随着雙方将領的兩聲呼喝,兩支騎兵再次相對沖鋒。

     等再次沖鋒抵近,一陣厮殺後,雙方脫離調轉方向相隔幾百米對峙着,這次,誰也沒有先開口下令繼續沖鋒。

     傷亡率實在太高了,本就人少的清軍一方已經隐隐有些撐不住了,不是戰陣人少的原因,而是因為騎兵基本都是正經滿洲八旗子弟了,八旗人少,經不起這麼死傷。

     至于本陣人少?那不存在,一萬多點兒的滿洲八旗和漢軍旗,對戰兩萬的明軍騎兵,明軍還真就沒占到啥便宜。

     說時遲,那時快,四部騎兵對沖厮殺,兩個來回也沒用多久,但戰損卻極高,一直關注着的朱慈烺見狀,當即轉頭下令:“傳令騰骧衛,各率一衛,夾擊兩翼敵軍騎兵。

    ” 本來清軍兩翼騎兵在對峙時,不願再沖鋒犧牲了,兩部清軍就要下令取弓箭攻擊了,騎射可是他們的拿手好戲,第一波被大炮炸的沒時間射箭,隻急着近戰讓明軍大炮啞火。

     第二波背面在明軍側翼的正面,雖然距離一箭之地以外,不怕明軍弓箭攻擊,但他們怕大炮啊,所以也沒時間射箭。

     現在他們終于有條件騎射了,此時不射,更待何時。

     但還沒等下令取弓箭,隻見明軍中軍又分出數千騎兵,直奔他們側翼而來,似是又要夾擊沖鋒近戰了。

     兩部清軍當即下令緩緩後撤,果然,明軍側翼和中軍的騎兵直奔近身而來,清軍不急不慢的邊撤邊回頭騎射,給與追擊的明軍迎頭痛擊。

     後方觀戰的徐允桢和張世澤先後急急鳴金,召回騎兵,不再追擊。

     明軍剛撤回本陣,側翼的大炮對着緩緩撤軍的清軍騎兵又開始遠程轟炸,還沒得意完的清軍騎兵,立即人仰馬翻,想起了剛才沖擊時被大炮支配的恐懼,這才急急打馬提速,狼狽的沖出大炮射程。

     近戰不願打,想風筝消耗,結果明軍根本不給機會,你要麼就近戰厮殺,要麼,你就在遠處等着挨炮轟,可由不得你。

     這邊正面戰場,洪承疇的中軍,前兩撥的步兵戰力,第一撥不咋地,第二波倒是和明軍先鋒打的有來有回,旗鼓相當。

     第一批推盾車的幾萬包衣,被連炸帶殺,在第二波漢軍旗接替上來時,死傷殆盡了。

     第二批的和明軍陷入焦灼之時,後面清軍中軍緩緩進軍的第三波步騎,在見到朱慈烺派出中軍最後的騎兵後,大約五六萬多的第三波步兵開始加速。

     從五裡左右的位置向前緩慢進軍,變成現在的加速進軍了,看來是想通過吸引明軍中軍的防禦分散,然後靠着騎兵一舉擊穿明軍中軍。

     這波敵人很好認,前面多半是和第二波一樣的深藍色棉甲的裝扮,後面的三萬左右的步兵,不出意外的話,從甲胄顔色樣式能看出,确實是清軍的中堅力量,漢軍旗無疑了。

     “殿下,現在怎麼辦?敵人中軍兵力太多了,是否讓四萬預備營頂上去?然後傳命從左右後三軍再調三萬大軍?”沈煉神情凝重的問道。

     因為他看到不光步兵,地方步兵後面還有三萬騎兵也在逐漸逼近了,等會兒雙方中路步兵膠灼在一起,側翼騎兵被牽制的話,這中路三萬騎兵就要把明軍正面的中軍捅穿了。

     “你慌什麼,本宮要不露出中軍空虛的破綻,清軍的中軍步騎會撲上來嗎?去,派人親自去給王國興和李弘濟傳命。

    ” “待會兒注意聽帥台号角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