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六部奏事
關燈
小
中
大
“那孤就開個頭,以後内閣決策也是如此,内閣閣臣處理意見出現分歧,可投票決定,首輔有一票否定權,但其餘閣臣一樣有申訴權,對于首輔否定不服者,可以向上面呈申訴。
” “申訴勝利,就按照閣臣申訴的決策執行,申訴失敗,申訴閣臣官降一級,每次都是如此處罰,若品級掉落四品,當退出内閣,回翰林院掌院,三年内不得再次提報入閣候選。
” 朱慈烺說了一下自己對内閣的規矩的想法,讓大家先議一議。
果然,下面議論紛紛,衆大臣都是欣喜調侃讨論的多,畢竟内閣非翰林不得入,不少人覺得跟自己沒啥關系。
現在這個提議,其實就是在規範化内閣内部的鬥争流程,把以前不合規的,上不得台面的,暴力的,陰謀的各種鬥法,直接出規定。
以後要鬥法,就這麼鬥,次輔要是厲害想上位,簡單,你多拉人搞幾次和首輔對立的投票,首輔不動用否決權,那就是他投票投不赢,不是能力有問題就是影響力有問題了。
如果要是動用否決權,那就申訴,赢了首輔雖然沒啥懲罰,但文人的威武比啥都重要,你要是被手下駁幾回,上意的信任就會出現危機,自身的威武也會出現大危機,那就離自己請辭不遠了。
而次輔完全不怕,敗了無非就是掉級,能做到次輔的最次的都是正二品,夠掉好幾次的了,反正地位不會變化太大。
内閣閣臣品級差距也是巨大的,不是都一樣的大佬,有一品的大佬,有二品的正常級别的尚書,有三品的侍郎,有四品的祭酒,還有他娘的五品的翰林掌院。
其實内閣一直都不是什麼職位的高峰,閣臣的加銜才是。
什麼少傅,少師,少保之類的一品,什麼兼某某尚書,某某侍郎,這些才是銜。
二進宮的吳牲大點其頭,陳演沉吟不語,目前就三名輔臣,其實還算和諧,而且現在不是和平時期,沒那麼多時間搞内鬥,這個對他來說,影響不大, 而且,從通篇來說,這規則對首輔還是非常有力的,首先你想拉攏多少閣臣投對立票就很不容易,沒道理我首輔的權勢影響沒你次輔或者其他閣臣大啊。
人憑什麼聽你次輔的?所以,除非自己确實失了人心,否則還真不好将自己拱下去。
李邦華就不想發表啥意見了,跟自己目前關系也不大。
“衆卿以為如何?凡事都要有個章程,縱觀我朝内閣興替,簡直就是一部首輔、次輔内鬥史,想上位,想把首輔拉下馬,你要有能力,比首輔更強的能力。
” “那麼,規則自會給你提供堂堂正正的途徑,要是沒有碾壓首輔的能力,就老老實實的和首輔配合好,等首輔緻仕,自有你上位的時候。
” “其實,孤更希望,首輔無大錯的情況下,諸位能和諧相處,共同為國效命。
”朱慈烺喝口茶接着道:“當然,有些愛卿心裡可能就在想,屁,我都已經六十幾了,我前面排的才五十幾,熬時間?我熬得住嗎我。
” “哈哈,這就怨不得别人了,你入仕晚,升的慢,這些都是證明你不如比你年輕的人的直接證據,當然,崇祯朝前些年的一些不正常的弊端,以後也是堅決不許。
” “如之前的魏藻德魏狀元,三年多從修撰升到閣臣,是不可取的,不是說資曆,而是說實政磨砺并不足,讓連糧價都不知道幾何的人來入閣決策國家大事,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合适嗎?” “當然,在此,孤隻是拿魏狀元舉個例子,能狀元及第,自然也是遠非常人,自有其能力和價值所在,孤也隻是想讓他再磨砺一番,日後朝廷還是要用這種年輕且能力強大的實幹大臣的。
” “好了,扯遠了,内閣的制度,要是沒人反對,就這樣定制吧,元輔,主持下一件吧,要是還沒人說,孤可是要接着來了。
”朱慈烺打趣一聲。
“是殿下,諸位,有事的速速禀奏吧。
”陳演轉頭向群臣說道。
“臣啟奏,不知今年各省院試是否如期開展?”禮部尚書黃錦出列奏報。
“不知禮部如何看待?”朱慈烺先問禮部的意見。
“臣等商議,南方諸省尚且平定,可如期舉行。
” “嗯,元輔,你如何看?”朱慈烺再問陳演。
“啟禀殿下,老臣以為,不但如期舉行,北方各地學子,亦可在南方科考,現下流落南方的學子着實不在少數,若不許異地參考,北地學子或有不滿。
” “嗯,元輔和禮部的意見諸位愛卿有沒有什麼異議?”朱慈烺再問群臣。
“臣等無異于。
”他們基本都是科考出身,知道科考的重要性,這要是誰把這停了,還不得被全國學子罵死啊。
“好,既然無異議,就按照元輔提議執行吧。
下一項。
”朱慈烺也無什麼其他意見。
“臣請修繕南京皇宮。
”工部尚書程注出列奏請。
“呈上來。
”朱慈烺吩咐一聲,王承恩下去把奏章拿給朱慈烺過目,大緻看了一下,轉手交給陳演,看完後又交給了戶部尚書張有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戶部說說,工部所列耗材,價格有無問題。
”朱慈烺讓戶部先發言。
“臣瑾奏,工部所列與市略有上浮,總體上浮在三到五萬兩。
”戶部毫不留情,這是戶部尚書沒想到的,工部的奏章,會第一個問戶部。
但為了小心謹慎起見,還是如實回答,因為他知道,今天他既然發言了,以後要是出事,他肯定是要負責的,所以,為了以後不牽扯自己,今天就把話說實在了。
“嗯,元輔意見呢?” “戶部所言
” “申訴勝利,就按照閣臣申訴的決策執行,申訴失敗,申訴閣臣官降一級,每次都是如此處罰,若品級掉落四品,當退出内閣,回翰林院掌院,三年内不得再次提報入閣候選。
” 朱慈烺說了一下自己對内閣的規矩的想法,讓大家先議一議。
果然,下面議論紛紛,衆大臣都是欣喜調侃讨論的多,畢竟内閣非翰林不得入,不少人覺得跟自己沒啥關系。
現在這個提議,其實就是在規範化内閣内部的鬥争流程,把以前不合規的,上不得台面的,暴力的,陰謀的各種鬥法,直接出規定。
以後要鬥法,就這麼鬥,次輔要是厲害想上位,簡單,你多拉人搞幾次和首輔對立的投票,首輔不動用否決權,那就是他投票投不赢,不是能力有問題就是影響力有問題了。
如果要是動用否決權,那就申訴,赢了首輔雖然沒啥懲罰,但文人的威武比啥都重要,你要是被手下駁幾回,上意的信任就會出現危機,自身的威武也會出現大危機,那就離自己請辭不遠了。
而次輔完全不怕,敗了無非就是掉級,能做到次輔的最次的都是正二品,夠掉好幾次的了,反正地位不會變化太大。
内閣閣臣品級差距也是巨大的,不是都一樣的大佬,有一品的大佬,有二品的正常級别的尚書,有三品的侍郎,有四品的祭酒,還有他娘的五品的翰林掌院。
其實内閣一直都不是什麼職位的高峰,閣臣的加銜才是。
什麼少傅,少師,少保之類的一品,什麼兼某某尚書,某某侍郎,這些才是銜。
二進宮的吳牲大點其頭,陳演沉吟不語,目前就三名輔臣,其實還算和諧,而且現在不是和平時期,沒那麼多時間搞内鬥,這個對他來說,影響不大, 而且,從通篇來說,這規則對首輔還是非常有力的,首先你想拉攏多少閣臣投對立票就很不容易,沒道理我首輔的權勢影響沒你次輔或者其他閣臣大啊。
人憑什麼聽你次輔的?所以,除非自己确實失了人心,否則還真不好将自己拱下去。
李邦華就不想發表啥意見了,跟自己目前關系也不大。
“衆卿以為如何?凡事都要有個章程,縱觀我朝内閣興替,簡直就是一部首輔、次輔内鬥史,想上位,想把首輔拉下馬,你要有能力,比首輔更強的能力。
” “那麼,規則自會給你提供堂堂正正的途徑,要是沒有碾壓首輔的能力,就老老實實的和首輔配合好,等首輔緻仕,自有你上位的時候。
” “其實,孤更希望,首輔無大錯的情況下,諸位能和諧相處,共同為國效命。
”朱慈烺喝口茶接着道:“當然,有些愛卿心裡可能就在想,屁,我都已經六十幾了,我前面排的才五十幾,熬時間?我熬得住嗎我。
” “哈哈,這就怨不得别人了,你入仕晚,升的慢,這些都是證明你不如比你年輕的人的直接證據,當然,崇祯朝前些年的一些不正常的弊端,以後也是堅決不許。
” “如之前的魏藻德魏狀元,三年多從修撰升到閣臣,是不可取的,不是說資曆,而是說實政磨砺并不足,讓連糧價都不知道幾何的人來入閣決策國家大事,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合适嗎?” “當然,在此,孤隻是拿魏狀元舉個例子,能狀元及第,自然也是遠非常人,自有其能力和價值所在,孤也隻是想讓他再磨砺一番,日後朝廷還是要用這種年輕且能力強大的實幹大臣的。
” “好了,扯遠了,内閣的制度,要是沒人反對,就這樣定制吧,元輔,主持下一件吧,要是還沒人說,孤可是要接着來了。
”朱慈烺打趣一聲。
“是殿下,諸位,有事的速速禀奏吧。
”陳演轉頭向群臣說道。
“臣啟奏,不知今年各省院試是否如期開展?”禮部尚書黃錦出列奏報。
“不知禮部如何看待?”朱慈烺先問禮部的意見。
“臣等商議,南方諸省尚且平定,可如期舉行。
” “嗯,元輔,你如何看?”朱慈烺再問陳演。
“啟禀殿下,老臣以為,不但如期舉行,北方各地學子,亦可在南方科考,現下流落南方的學子着實不在少數,若不許異地參考,北地學子或有不滿。
” “嗯,元輔和禮部的意見諸位愛卿有沒有什麼異議?”朱慈烺再問群臣。
“臣等無異于。
”他們基本都是科考出身,知道科考的重要性,這要是誰把這停了,還不得被全國學子罵死啊。
“好,既然無異議,就按照元輔提議執行吧。
下一項。
”朱慈烺也無什麼其他意見。
“臣請修繕南京皇宮。
”工部尚書程注出列奏請。
“呈上來。
”朱慈烺吩咐一聲,王承恩下去把奏章拿給朱慈烺過目,大緻看了一下,轉手交給陳演,看完後又交給了戶部尚書張有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戶部說說,工部所列耗材,價格有無問題。
”朱慈烺讓戶部先發言。
“臣瑾奏,工部所列與市略有上浮,總體上浮在三到五萬兩。
”戶部毫不留情,這是戶部尚書沒想到的,工部的奏章,會第一個問戶部。
但為了小心謹慎起見,還是如實回答,因為他知道,今天他既然發言了,以後要是出事,他肯定是要負責的,所以,為了以後不牽扯自己,今天就把話說實在了。
“嗯,元輔意見呢?” “戶部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