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新军入京

關燈
    這日早朝,朝堂之上還是各種扯皮,相互推诿責任,吏部指責兵部作戰不利,兵部指責戶部錢糧供應不足,緻使戰事糜爛,戶部則指責吏部用人不當,各地治理混亂,稅賦根本不能如期收上來,各部門真是吵得熱火朝天。

     直到首輔周廷儒看崇祯的臉黑的要吃人了,急忙出來制止衆人的争論,崇祯這才問道:“各位愛卿争論這麼許久,内閣出個應對之法吧,當下建奴入關,直隸地區已全部遭劫,建奴兵鋒所向,已至德州,馬上就要打到南京去了,各位難道無動于衷嗎?” “啟禀陛下,南直隸已調集各路衛所,在淮河一線駐守十萬大軍,憑淮河天險,定然能守住淮河。

    ” “那山東和北直隸呢?就任由建奴肆虐?” “陛下,現在我方剛經曆松錦新敗,加之國内流寇複起,朝廷在直隸地區實在無兵可調,現在隻能等建奴退去之後,再重整旗鼓,徐徐圖之,隻要挺過現在,之後可以再征兵讨伐建奴,消滅建奴也未嘗不可能,還請陛下現在沉住氣啊。

    ” 這一番話說得,崇祯也沒法了,情況他自己又何嘗不知啊,但是就這樣放任,他也需要一個理由,鍋不能他來背,既然内閣現在出來說話了,他也就借坡下驢,讓内閣來背鍋吧,不是朕不想管,是内閣決定暫時放任,以圖後起的。

     “愛卿言之有理,但是京師的防衛不得不重視,以防建奴攻擊京師,英國公,你總領京師防務,可不能掉以輕心啊。

    ” “臣必定竭盡所能,保京師周全。

    ”英國公張之極接任英國公爵位不久,這次也讓他倍感壓力。

     其實現在的京師,總共也沒5萬軍隊,京營不足三萬,而且都是混吃等死的,還有大量的靠關系進來的混錢的,吃空饷的。

     總之,戰力可能比流寇都不如,這就是京營,還好上直二十六衛還有些人,再加錦衣衛,東廠,倒也勉強湊出了不到5萬人的京師防務部隊,完全就是烏合之衆,還好建奴也沒想着拿下北京。

     文華殿,朱慈烺陪着崇祯開始批閱奏折,他上朝、批政已經兩年了,每天看着這些報喪的奏折,扯皮的大臣,早已對現在的朝堂失望透頂,但是這次建奴入寇,朱慈烺突然想到了是否可以調一些新軍入京,不管以後發生什麼,自己有人可用不是?必要時還可以直接控制京師。

     “父皇,兒臣以為京師防務還是太過單薄,據兒臣所知,京師現在才不到5萬守衛,建奴一旦攻城,難保不失,兒臣建議調三萬新軍入京協防,以保京師萬全。

    ”朱慈烺趁着這個當口,提出了調新軍入京的建議。

     而且為了保證崇祯不起疑心,他也隻準備調三萬人,對于崇祯這種不知兵的人,想來三萬人沒有五萬人多,不會引起他的胡亂猜測,但要是三萬新軍入京,朱慈烺保證,分分鐘能拿下五萬的京師防衛。

     “哦?對啊,皇兒還有十萬新軍,何不命十萬新軍驅逐建奴呢?”崇祯也是愁糊塗了,現在才想起新軍。

     “父皇,新軍守成還行,要與建奴野戰,恐有覆沒之危,而且天津、上海兩地還需留守人員,可用之兵并無多少,所以兒臣建議還是調取能調的入京協防為好。

    ”朱慈烺現在并不願耗費新軍,他還得靠新軍在李自成席卷全國後,建奴入關後威懾各路軍閥,抗擊清軍南下。

     現在耗費新軍,打擊入寇的建奴,也對建奴無傷大雅,而且,說真的,朱慈烺現在也拿不出再多的家底了,兩年間,鳥铳産量也就兩萬多一點,野戰炮也就不到150門,全部家底,也就裝備一個師還不夠,剩下留守天津衛,拱衛師部的三團都沒完全裝備火器。

     “嗯。

    。

    。

    皇兒所言也有道理,那好吧,立即調三萬新軍入京吧。

    ” 處理完政務,回到鐘粹宮,用完午膳之後,朱慈烺就叫來楊宇,命人給兩地傳命,命上海駐紮的陸軍第二師(約五萬)抽調兩個團走海路,進入天津衛防守,命天津駐紮的陸軍第一師調兩個團即刻入京協防。

     另建奴肆虐,流民繁多,命盧軍長招募流民,訓練預備新兵以便出現傷亡後補充人員。

    注意建奴很可能會回過頭來進攻天津,讓曹師長和上次一樣,做好防守,不得出擊。

     崇祯十六年,1643年。

     一月中旬,新軍兩個團進入京師,引起了全城轟動,整齊的制服,整齊的行軍隊列,令行禁止,特立獨行的肩章标志,三萬人統一的鳥铳和野戰炮,看的滿朝大臣和崇祯眼睛都直了,他們從來不知道,新軍竟然不是傳統的軍隊,而是一隻全火器化的神機營? 全軍士卒将官,全部都沒有戴甲,都是帆布式綠色作訓服樣式,寬松且自由度極高,毫無臃腫與束縛,而且清一色短發,頭戴綠色作訓帽,帽徽是黃底紅秀的龍吞日月圖案。

     這讓滿城人都安心了不少,包括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