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瓦罐(下)
關燈
小
中
大
有的地方瓦罐墳是呈倒下狀的,罐口朝前,方便砌磚,卻也方便老人逃出來。
有的地方瓦罐墳是呈伫立狀的,罐口朝天,不方便砌磚,老人卻也絕難逃出。
張朱給老娘挖的瓦罐墳,罐口是朝天的。
狹窄逼仄的空間内,極昏暗,老太太癡癡擡頭,透過罐口望着藍的通透的天空。
伏靈十七年,五月十九。
老太太等啊等,等啊等,直至烈陽高懸天心,才聽到一陣由遠而近的腳步聲。
“娘,吃飯了。
” 罐口突然長出一顆腦袋。
張朱将兩個窩窩頭遞了進來。
老太太早已饑腸辘辘,一手一個窩窩頭,用牙床艱難嚼食。
瓦罐墳外,張朱用鐵鍬鏟了一些土。
再拎起茶壺倒了一些水,加以攪拌後,塗抹在罐口。
最後拿起一塊青磚,壓在黃泥上。
“兒啊,我乖孫醒了嗎?” “沒呢。
” “太平那孩子是否還在祖宅住着?” “住着呢。
” “村裡可還安甯?” “昨兒趙武氏家的雞丢了,說是王齊氏偷的,兩人站在自家院門口,對罵了好些個時辰。
” 聽着兒子滔滔不絕,老太太臉龐上滿是笑意。
“娘,把夜壺給我。
” 倒掉食殘之物後,張朱輕聲道:“娘,時辰不早了,一會還得下地,我先走了。
” 老太太:“好,下山慢點,明兒早些來。
” 仿佛一隻鳥兒被關在籠子裡。
偏偏鳥籠還被黑布罩着。
周遭沒有一點聲音。
老太太回憶着過往,有時笑容滿面,有時忿忿不平,有時黯然神傷。
一天一頓飯,一塊磚。
轉眼之間,五天過去了。
張家小孫仍未有絲毫蘇醒迹象。
“那老不死的,到底什麼時候死?!” 朱虹撫摸着小兒子煞白如紙的小臉,咬牙切齒道:“都說了讓你把罐口弄小一點。
” “一天一塊磚,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把罐口封上?!” 五月二十七。
夜。
張朱也不知從哪兒尋來一根長槍,拎着破槍上了山。
月上中天時。
張朱來到瓦罐墳旁。
借着月光,男人看清,墳内熟睡老娘如嬰兒一樣蜷縮成一團。
張朱将長槍高高舉起。
被男人磨了許久的槍頭,在月光映照下閃爍霜雪一樣的寒芒。
看着老娘那張樹皮一樣的臉。
看着滿頭霜雪一樣的頭發。
男人握槍手臂劇烈顫抖。
一顆顆滾燙淚珠,狠狠摔落瓦罐罐身上。
男人連滾帶爬,落荒而逃。
瓦罐墳内。
聽着兒子迅速遠去的腳步聲。
老人輕輕閉着的眼睛眼角處,滲出渾濁濕潤。
淚水滑過褶皺肌膚。
似濁水流過開裂的黃土地。
—— 五月二十八日,韓香骨未看到張朱上山。
五月二十九亦如此。
五月三十,韓香骨拎着食盒上了山。
瓦罐山上,密密麻麻全是瓦罐墳。
韓香骨尋了許久,才找到張家那口。
“張奶奶。
” 韓香骨趴在罐口,見到罐内老太太躺在地上,極其虛弱。
還見到罐内四周土壁上,滿是觸目驚心的抓撓痕迹。
而老奶奶十指指甲縫内,全是黃土。
“太……太平。
” 老太太掙紮着坐起身來。
韓香骨趕忙打開食盒,将滿碗尚溫熱的粟米粥遞了進去。
喝了粟米粥,吃了兩個韓香骨剛蒸的窩窩頭,老太太精神頭總算好了一些。
沒有提及兒子張朱。
老太太隻是問了小孫有沒有醒來。
從朝陽初升聊到大日開始西斜,老太太才戀戀不舍催促韓香骨下山。
往後數日,韓香骨代替張朱,每日都來給老太太送飯。
一天兩頓,風雨無
有的地方瓦罐墳是呈伫立狀的,罐口朝天,不方便砌磚,老人卻也絕難逃出。
張朱給老娘挖的瓦罐墳,罐口是朝天的。
狹窄逼仄的空間内,極昏暗,老太太癡癡擡頭,透過罐口望着藍的通透的天空。
伏靈十七年,五月十九。
老太太等啊等,等啊等,直至烈陽高懸天心,才聽到一陣由遠而近的腳步聲。
“娘,吃飯了。
” 罐口突然長出一顆腦袋。
張朱将兩個窩窩頭遞了進來。
老太太早已饑腸辘辘,一手一個窩窩頭,用牙床艱難嚼食。
瓦罐墳外,張朱用鐵鍬鏟了一些土。
再拎起茶壺倒了一些水,加以攪拌後,塗抹在罐口。
最後拿起一塊青磚,壓在黃泥上。
“兒啊,我乖孫醒了嗎?” “沒呢。
” “太平那孩子是否還在祖宅住着?” “住着呢。
” “村裡可還安甯?” “昨兒趙武氏家的雞丢了,說是王齊氏偷的,兩人站在自家院門口,對罵了好些個時辰。
” 聽着兒子滔滔不絕,老太太臉龐上滿是笑意。
“娘,把夜壺給我。
” 倒掉食殘之物後,張朱輕聲道:“娘,時辰不早了,一會還得下地,我先走了。
” 老太太:“好,下山慢點,明兒早些來。
” 仿佛一隻鳥兒被關在籠子裡。
偏偏鳥籠還被黑布罩着。
周遭沒有一點聲音。
老太太回憶着過往,有時笑容滿面,有時忿忿不平,有時黯然神傷。
一天一頓飯,一塊磚。
轉眼之間,五天過去了。
張家小孫仍未有絲毫蘇醒迹象。
“那老不死的,到底什麼時候死?!” 朱虹撫摸着小兒子煞白如紙的小臉,咬牙切齒道:“都說了讓你把罐口弄小一點。
” “一天一塊磚,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把罐口封上?!” 五月二十七。
夜。
張朱也不知從哪兒尋來一根長槍,拎着破槍上了山。
月上中天時。
張朱來到瓦罐墳旁。
借着月光,男人看清,墳内熟睡老娘如嬰兒一樣蜷縮成一團。
張朱将長槍高高舉起。
被男人磨了許久的槍頭,在月光映照下閃爍霜雪一樣的寒芒。
看着老娘那張樹皮一樣的臉。
看着滿頭霜雪一樣的頭發。
男人握槍手臂劇烈顫抖。
一顆顆滾燙淚珠,狠狠摔落瓦罐罐身上。
男人連滾帶爬,落荒而逃。
瓦罐墳内。
聽着兒子迅速遠去的腳步聲。
老人輕輕閉着的眼睛眼角處,滲出渾濁濕潤。
淚水滑過褶皺肌膚。
似濁水流過開裂的黃土地。
—— 五月二十八日,韓香骨未看到張朱上山。
五月二十九亦如此。
五月三十,韓香骨拎着食盒上了山。
瓦罐山上,密密麻麻全是瓦罐墳。
韓香骨尋了許久,才找到張家那口。
“張奶奶。
” 韓香骨趴在罐口,見到罐内老太太躺在地上,極其虛弱。
還見到罐内四周土壁上,滿是觸目驚心的抓撓痕迹。
而老奶奶十指指甲縫内,全是黃土。
“太……太平。
” 老太太掙紮着坐起身來。
韓香骨趕忙打開食盒,将滿碗尚溫熱的粟米粥遞了進去。
喝了粟米粥,吃了兩個韓香骨剛蒸的窩窩頭,老太太精神頭總算好了一些。
沒有提及兒子張朱。
老太太隻是問了小孫有沒有醒來。
從朝陽初升聊到大日開始西斜,老太太才戀戀不舍催促韓香骨下山。
往後數日,韓香骨代替張朱,每日都來給老太太送飯。
一天兩頓,風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