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缺钱缺人才

關燈
    “我真傻,真的。

    ”腓特烈喃喃着,“我單知道做這些需要量尺寸,我不知道現在的尺子精度不行……” 他以前來木匠鋪的時候見過工匠們的工具,其中看到了卡尺,于是下意識地認為那是遊标卡尺。

     然而,卡尺和遊标卡尺之間的區别好比單車和電單車,卡尺上裝了一個遊标,就像是單車裝上了電池、電動機和控制系統。

     工業加工的精度是由測量工具的精度來決定的,現在的軸承,未來的蒸汽機,這些都需要比毫米更小的精度。

     奧美特的手下有技術高超的精良工匠,原本是做首飾的,後來雕刻細小的魔法陣,做一把卡尺不難,但是在遊标刻度上犯難了。

     讓他量出49㎜不是問題,但是把49㎜的長度分成50等分就超出他的工資範圍了。

     腓特烈講解完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就對奧美特說道:“我發現你們之中沒有研究數學的學者,也沒有物理和煉金術的學者。

    ” 俗話說,學好數理化,穿越也不怕。

     腓特烈明白自己的本事有多少。

     數學對于他來說是工具,懂得使用幾樣先進的工具是一回事,如何研究出工具又是另外一回事。

     數論是啥他一直沒能完全搞明白,微積分是可以碰一下,碰兩下就不行了,還給老師了。

     物理相對來說好一些,他可以把“牛頓三大定律”變成“韋森三大定律”,運動、光的折射等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也不是問題,結構力學可以當開山祖師爺,就是電這一塊目前沒有用。

     化學就算了,為什麼“民科”中罕有搞化學的,因為搞這個真的會死人。

     而且眼下的煉金術有魔法參與,天知道多了一個變量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腓特烈明白要搞出工業需要數理化知識的支持,更明白自己一個人沒辦法挑起這麼重的擔子,這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

     隻是,這些人才該去哪裡找,該怎麼找呢? 奧美特對這些學科也有所了解,想了一下後說道:“研究代數和幾何的學者們多在撒丁王國,高盧王國也有不少,他們現在為了代數和幾何究竟能不能統一而争論不休。

    ” “物理學和煉金術的學者集中在地中海沿岸,他們的實驗要花很多的錢,在那裡才能找到贊助。

    ” 一聽到“贊助”,腓特烈秒慫。

     說到底,不管在哪個世界,搞科研都是要砸錢的,而他缺的就是錢。

     腓特烈想了一會,對奧美特說道:“遊标卡尺和軸承的工作交給你負責沒問題吧?” “接下來我要想想該怎麼搞錢。

    ” 奧美特看着這個比自己兒子還小的校長,心中歎了一口氣,說道:“這裡交給我吧,你别累着了,有時間可以去四處玩玩。

    ” “錢的事情不用太急,鐵匠鋪那邊的那個阿弗瑞德能力不錯,擴建爐子和買生鐵煉鋼的生意可以讓他主持,我也會把關。

    ” “鐵匠鋪裡有個叫布萊恩特的小夥子打鐵是一把好手,可以主持打鐵那部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