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医馆

關燈
    小羊咀嚼的速度挺快的,一個大燒餅,走一會兒路就被小羊吃完了。

     姜南鶴将包燒餅的油紙折疊一下,準備一會找個地方丢了。

     他帶着小羊還有狗狗在這街道上走來走去,一路上碰見很多新奇的物件。

     比如說賣各種手工藝品的,還有其他的零食什麼的。

     有姜南鶴印象很深的糖葫蘆、糖人、糖畫,還有一些甜品,芝麻糕、麥芽糖什麼的。

     這些東西都挺貴的,畢竟在古時候,糖可是個重要物資。

     那些賣饴糖的,也就是麥芽糖,在這時候性質和走私差不多,他們賣東西都偷偷摸摸的賣,倒是其他的賣糖葫蘆的和糖人的,是光明正大的。

     饴糖在古代能當做藥品,大部分都被官家掌握。

     姜南鶴看着兩人走進陰暗的小巷裡,将手伸進袖子裡,來回比劃幾下,也不知在幹什麼? 出來的時候,兩人手裡的包裹已經交換了。

     他聞到了包裹中香甜的氣息,他也想買一些饴糖,但很可惜,他剛一走近,那人就飛快的逃離了他的視線。

     姜南鶴撇了撇嘴,他自己也會做糖好不好?麥芽糖他就會做,就是不怎麼好吃。

     小羊朝着那逃跑的人的方向走了幾步,看樣子很想吃他口袋裡的糖。

     姜南鶴攔住了他,他們今天還得去拜師學藝呢,萬一這兩個醫館都不收學生,他還得去其他的地方落腳。

     在縣城裡,大晚上的,要是出門亂逛,也是得罰款的,嚴重的得關進監牢。

     所有人得按規定的時間,進房子休息。

     這也是為了減少有人在夜晚犯罪的緣故,畢竟古時候吧,因為營養物質匮乏,有的人的視力普遍不怎麼好,他們不适應夜晚的環境,都有一些夜盲症什麼的。

     所以有些小偷都很喜歡的夜晚入室搶劫盜竊啥的,官府為了打殺這種風氣,出台了這種政策,也是為了保護群衆的一種手段吧,但有時候真的很麻煩。

     姜南鶴去的第一家醫館,是位于城西居民區的一個叫仁義堂的醫館。

     這醫館面向的是普通的群衆,平常看病收的價錢合理,在周圍很有些名聲,不過隻看些頭疼腦熱的小病。

     姜南鶴将牽着小羊的繩子在醫館外面的柱子上随意的一挂,也不怕小羊丢了,狗狗則蹲在小羊身邊,給小羊牽繩子這事兒必須得幹,要不然小羊很容易被其他人冒認。

     之前第一回進這縣城裡,姜南鶴不知道牽繩子,然後就來好多人說小羊是他們的。

     那回可讓姜南鶴氣着了,将那些人揍了一通,後來他就知道了一些規矩,比如給自己的牲畜牽上繩子,做好标記啥的。

     姜南鶴将小羊安置好,便向着仁義堂走了進去,仁義堂生意一般,雖然在周圍名聲挺好的,但來看病的沒幾個。

     大夫的話就兩位,一位上了年紀,姓張,周圍的人都叫他張大夫,另一位則是他兒子,這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學徒有三位,都是向外招收的,五個人經營一家醫館,已經算人員飽和了。

     姜南鶴一進去,就發現有兩個學徒在凳子上坐着沒事兒幹,一位學徒則在處理藥材。

     至于兩個大夫,則是在看着書籍。

     見有人進來,醫館裡的人都擡頭朝着姜南鶴望去,他們見姜南鶴衣着特殊,但看上去格外舒服和柔軟,便知道來人是貴客。

     說起來,這個朝代,或者說這的人,風格還是挺開放的。

     不管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沒人問,也沒人說,而且男女大防什麼的也有些模糊。

     反正姜南鶴是見不少結婚的,或者沒結婚的女子在外面逛街,臉上講究的,一般隻蒙個面紗,不在意的,就直接素面朝天出來了。

     所以,對于姜南鶴衣服款式和普通人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