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仙家圣地,天佑我大秦!
關燈
小
中
大
公元前219年
鹹陽
城門大開,整個城内彌漫着莊重威嚴的氣氛,令人膽顫。
一隊隊盔甲齊整的士兵列隊出城,接着出城的是那些人們都耳熟能詳的将軍們,他們一律騎着高頭大馬,亦個個裝束嚴整,神情肅穆,俨然是要去參加一場嚴酷的戰役。
随後,那些平時出入于朝堂的文官們,也在丞相李斯的率領下坐着馬車出城了。
他們身着朝服,也個個不苟言笑,俨然是在朝堂之上,參加決定軍國大事的正式朝會。
當将軍和文官們在城門外列隊完畢,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這位吞并了六國之後,自号為始皇帝,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嬴政,坐着那輛被巨大的黃傘覆蓋着,顯示着帝王威嚴的巨型馬車,出城了。
整個鹹陽萬人空巷,他們知道,偉大的嬴政這一次出城,不是像以往一樣去指揮戰鬥,而是要去東方的泰山,向上天禀告他統一天下的偉大功績,展示他開國皇帝的浩蕩榮威,彰顯他萬世不竭的雄偉氣魄。
而我們的主角嬴政卻坐在馬車上,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一年是嬴政登上皇帝座的第三年。
他積多年之力消滅了六國,把奄奄一息的周天子抛棄,自己當上了始皇帝。
他除了堅信是自己的文治武功之外,也相信是上天的意思,他是上承天命的真天子。
可他也是很清楚的,這一次隻是安撫天下人,但嬴政内心又渴望得到上天的指引或者啟示。
從古至今,隻有“名正言順”才能被世人認可,才能擁有通往最高的通行證。
“李斯,這次不可出現任何差錯,朕有種預感,泰山封禅定将有奇遇!” 嬴政拉開車簾,呼來馬車旁邊馬背上的大秦丞相李斯,詢問安排情況。
“陛下,此為我大秦聖事,豈敢有差錯。
” 李斯毫不猶豫地開口回應道,他可不敢在這種事上有差錯。
泰山封禅辦好了,就是宣揚大秦的威名,讓大秦聲望更上一層樓,辦差了,就是他李斯遺留曆史的臭名聲。
始皇馬車前面,駕車的趙高也是回話道:“陛下,古人都說上天鐘愛天命之子,他們可以預'知福禍,如今陛下去泰山封禅,上天必會降下福澤,佑我大秦!” “陛下,趙府令說的不錯,陛下從繼位到統一六國,短短幾年,做出旁人不可及的宏圖大業,這無一不在說明陛下正是天命所歸!”李斯眼見趙高率先拍起馬屁,也是暗歎這趙高拍馬屁的才能,自己也趕緊開口跟上,他不能落後。
“彩!”嬴政也是大喜,聽完他們的解釋,更是對此次泰山封禅充滿期待。
龐大的隊伍出發了。
隊伍綿延一百多裡。
天空中飄起細細的小雨,空氣清新,道路上沒有絲毫塵土,似乎上天也在為這支隊伍助興。
秦始皇率領文武百官先到鄒峄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
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禅禮儀,衆儒生諸說不一,始皇帝決定自定禮制。
派人整修山道,始皇帝率文武百官自泰山之陽登山。
泰山山頂 秦始皇在站在高台上,望着天,回想起自己這一路的艱辛和最後自己一統六國豐功偉績,他現在不在乎上天了,他隻相信他自己。
“朕,大秦皇帝嬴政,在此禱告上天,願我大秦萬年!” “大秦萬年!” “大秦萬年!” …… 高台下的文武百官齊齊響應,山下的士兵也高聲呼喊回應自己偉大的始皇陛下,聲音響徹雲霄,直達九天。
轟! 上天似乎在回應他們的話,憑空産生一道驚雷,震耳欲聾。
高台上的嬴政眯眼看着天上的驚雷,内心不由一怔,他發現那道驚雷紋路擴散形成了大秦疆域,但轉瞬即逝。
下一刻,一道光門顯現在高台上。
嬴政拔出長劍,看着眼前的光門,舉棋不定,拿不出個主意來。
台下的文武百官也是被突然出現的光門所震驚,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幾十年的經曆和學識都無法解釋。
但老将王翦率先發令,讓蒙恬率領山下士兵圍住泰山不能放走任何一個人,接着帶着侍衛護衛秦始皇。
“陛下,您沒事吧?” 王翦着急走了過去,現在的大秦才統一不久,并未穩定,始皇陛下可不能出事,否則天下大亂。
秦始皇緩過神,指着跟在王翦上來的趙高說到:“你不是說上天會降下福澤嗎,如今此物已降下,你去給朕看看。
” 原本見到秦始皇沒事的趙高一下就萎了,委屈地看向秦始皇“陛下……奴婢……” “嗯?” 秦始皇眼神一瞪,吓得趙高急忙收回自己的表情,走到光門前。
“陛下,這好像是一道門!” 趙高仔細觀摩後,轉頭回應,卻看到秦始皇和王翦等人躲得遠遠的,深怕出現什麼問題,趙高的表情更加委屈了。
陛下龍軀不可冒犯,但王老将軍身經百戰,也是一位猛将了,你有必要躲這麼遠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上天賜我大秦的寶物,朕有何可懼,讓開!” 秦始皇見趙高無恙後,也是決定親自看看,彰顯自己的威名。
“朕一統六國,有何可懼!” “朕有雄兵百萬,有何可懼!” “朕有先烈福澤,有何可懼!” 山下的士兵聽到秦始皇的言語更加激烈,拼命呼喊着,文武百官也是跟着高呼,他們對大秦的感情更深了。
“大秦萬年!始皇萬年!” “大
一隊隊盔甲齊整的士兵列隊出城,接着出城的是那些人們都耳熟能詳的将軍們,他們一律騎着高頭大馬,亦個個裝束嚴整,神情肅穆,俨然是要去參加一場嚴酷的戰役。
随後,那些平時出入于朝堂的文官們,也在丞相李斯的率領下坐着馬車出城了。
他們身着朝服,也個個不苟言笑,俨然是在朝堂之上,參加決定軍國大事的正式朝會。
當将軍和文官們在城門外列隊完畢,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這位吞并了六國之後,自号為始皇帝,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嬴政,坐着那輛被巨大的黃傘覆蓋着,顯示着帝王威嚴的巨型馬車,出城了。
整個鹹陽萬人空巷,他們知道,偉大的嬴政這一次出城,不是像以往一樣去指揮戰鬥,而是要去東方的泰山,向上天禀告他統一天下的偉大功績,展示他開國皇帝的浩蕩榮威,彰顯他萬世不竭的雄偉氣魄。
而我們的主角嬴政卻坐在馬車上,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一年是嬴政登上皇帝座的第三年。
他積多年之力消滅了六國,把奄奄一息的周天子抛棄,自己當上了始皇帝。
他除了堅信是自己的文治武功之外,也相信是上天的意思,他是上承天命的真天子。
可他也是很清楚的,這一次隻是安撫天下人,但嬴政内心又渴望得到上天的指引或者啟示。
從古至今,隻有“名正言順”才能被世人認可,才能擁有通往最高的通行證。
“李斯,這次不可出現任何差錯,朕有種預感,泰山封禅定将有奇遇!” 嬴政拉開車簾,呼來馬車旁邊馬背上的大秦丞相李斯,詢問安排情況。
“陛下,此為我大秦聖事,豈敢有差錯。
” 李斯毫不猶豫地開口回應道,他可不敢在這種事上有差錯。
泰山封禅辦好了,就是宣揚大秦的威名,讓大秦聲望更上一層樓,辦差了,就是他李斯遺留曆史的臭名聲。
始皇馬車前面,駕車的趙高也是回話道:“陛下,古人都說上天鐘愛天命之子,他們可以預'知福禍,如今陛下去泰山封禅,上天必會降下福澤,佑我大秦!” “陛下,趙府令說的不錯,陛下從繼位到統一六國,短短幾年,做出旁人不可及的宏圖大業,這無一不在說明陛下正是天命所歸!”李斯眼見趙高率先拍起馬屁,也是暗歎這趙高拍馬屁的才能,自己也趕緊開口跟上,他不能落後。
“彩!”嬴政也是大喜,聽完他們的解釋,更是對此次泰山封禅充滿期待。
龐大的隊伍出發了。
隊伍綿延一百多裡。
天空中飄起細細的小雨,空氣清新,道路上沒有絲毫塵土,似乎上天也在為這支隊伍助興。
秦始皇率領文武百官先到鄒峄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
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禅禮儀,衆儒生諸說不一,始皇帝決定自定禮制。
派人整修山道,始皇帝率文武百官自泰山之陽登山。
泰山山頂 秦始皇在站在高台上,望着天,回想起自己這一路的艱辛和最後自己一統六國豐功偉績,他現在不在乎上天了,他隻相信他自己。
“朕,大秦皇帝嬴政,在此禱告上天,願我大秦萬年!” “大秦萬年!” “大秦萬年!” …… 高台下的文武百官齊齊響應,山下的士兵也高聲呼喊回應自己偉大的始皇陛下,聲音響徹雲霄,直達九天。
轟! 上天似乎在回應他們的話,憑空産生一道驚雷,震耳欲聾。
高台上的嬴政眯眼看着天上的驚雷,内心不由一怔,他發現那道驚雷紋路擴散形成了大秦疆域,但轉瞬即逝。
下一刻,一道光門顯現在高台上。
嬴政拔出長劍,看着眼前的光門,舉棋不定,拿不出個主意來。
台下的文武百官也是被突然出現的光門所震驚,眼前的一幕讓他們幾十年的經曆和學識都無法解釋。
但老将王翦率先發令,讓蒙恬率領山下士兵圍住泰山不能放走任何一個人,接着帶着侍衛護衛秦始皇。
“陛下,您沒事吧?” 王翦着急走了過去,現在的大秦才統一不久,并未穩定,始皇陛下可不能出事,否則天下大亂。
秦始皇緩過神,指着跟在王翦上來的趙高說到:“你不是說上天會降下福澤嗎,如今此物已降下,你去給朕看看。
” 原本見到秦始皇沒事的趙高一下就萎了,委屈地看向秦始皇“陛下……奴婢……” “嗯?” 秦始皇眼神一瞪,吓得趙高急忙收回自己的表情,走到光門前。
“陛下,這好像是一道門!” 趙高仔細觀摩後,轉頭回應,卻看到秦始皇和王翦等人躲得遠遠的,深怕出現什麼問題,趙高的表情更加委屈了。
陛下龍軀不可冒犯,但王老将軍身經百戰,也是一位猛将了,你有必要躲這麼遠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上天賜我大秦的寶物,朕有何可懼,讓開!” 秦始皇見趙高無恙後,也是決定親自看看,彰顯自己的威名。
“朕一統六國,有何可懼!” “朕有雄兵百萬,有何可懼!” “朕有先烈福澤,有何可懼!” 山下的士兵聽到秦始皇的言語更加激烈,拼命呼喊着,文武百官也是跟着高呼,他們對大秦的感情更深了。
“大秦萬年!始皇萬年!”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