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姚平仲劫寨失败,林燕云力挽狂澜
關燈
小
中
大
完顔宗翰見西軍進入潼關,隻能回兵圍攻太原。
太原軍民在兵馬總管王禀的帶領下,英勇抗戰,打退金兵的數次進攻。
完顔宗翰無奈,隻能将太原城圍得水洩不通,企圖餓死城中軍民。
他之所以選擇圍而不攻的策略是因為他收到消息,完顔宗望被拖在滑縣一帶,到現在還沒有圍住開封。
他認為這次攻宋到此為止了,不可能滅掉大宋,隻能敲詐點錢财,另作圖謀。
本來确實如此,趙桓貪生怕死,希望盡早議和。
可是完顔宗望太過分了,不僅要求宋國支付天價的戰争賠款,還要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
按照原本曆史上,開封被圍,趙桓自然慌了,點頭同意。
可是現在,金軍還沒有兵臨城下,而是被拖在滑縣。
而且種師道率領七萬大軍趕來。
他又自信起來。
為了穩住皇位,自然要打勝仗,要在軍中立威。
于是他便提拔了年輕勇猛的新人姚平仲。
而姚平仲雖然年輕,卻是一個沖鋒陷陣的猛将,在幾次對西夏的作戰中都立下戰功。
不過因為出身平民,又不會拍馬屁,一直被童貫打壓。
現在突然被皇帝賞識并且提拔為一軍統帥,他立刻飄了,上書:“金軍勞師遠征半年多,損兵折将,士氣必然低落,而我軍剛剛大勝完顔宗翰,此時我若是率軍劫營,必然大獲全勝。
” 趙桓一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于是喊來幾個宰相商議。
這下壞了。
這幾個家夥巴不得西軍早點滾蛋,朝廷趕快議和。
為啥呢? 七萬西軍來到開封府,吃的喝的穿的住的都要朝廷負擔。
而朝廷沒錢了! 那麼這七萬大軍勢必要向城中富商和地主‘征糧’。
城中的富商和地主大多是他們罩着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們自家的産業。
這西軍一旦‘征糧’,他們可不是會損失慘重? 因此他們堅決反對皇帝這個決定,說:金軍是野蠻人,不過是想多敲點竹杠罷了。
他們可以漫天要價,咱們就遍地還錢啊。
不要打了,還是趕緊議和吧。
要是再輸掉,說不定人家要價更高了! 趙桓不幹了。
他想的是金軍撤走以後的事。
金軍撤走,他這個皇帝該怎麼辦?老爹還不老,朝中大臣和大部分軍隊都掌握在他手中。
那自己還能坐穩皇帝的位置嗎?目前自己有哪些可以掌控的勢力呢?沒有!雖然梁山鎮是自己招安的,可是梁山軍自己指揮不動。
那麼可不可以嫁個妹子給林燕雲,說不定有這層姻親關系,梁山鎮會向着自己。
嗯,嫁誰好呢?… 看着皇帝在發愣,李邦彥咳嗽了一聲,問道:“官家,您意下如何?” 趙桓回到現實,不滿地看着李邦彥,說道:“要是真如愛卿所言,早談好了。
依朕看,隻有打赢金軍,咱們才好議和。
” 以打促和是北宋皇帝的拿手好戲,當年對遼國就是這樣的。
關鍵是你能打赢人家才行! 趙桓隻知道抄襲祖宗的辦法,但是他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關鍵。
不過那幫投降派的宰相就對嗎? 更扯淡! 對蠻夷,一味的跪地求饒叫爸爸,人家會更加鄙視你,更加得寸進尺。
那麼,姚平仲的計策如何?能打赢嗎? 若是吳韻知道,肯定會笑:現在穩赢的局面,你姚平仲為何要弄險呢?西軍七萬,開封府禁軍八萬,相州殘軍一萬多,梁山軍一萬,滑縣禁軍三萬多。
加起來二十萬,對付五萬金軍,在據城而守的情況下,請問金軍怎麼打赢? 本來宋朝的軍隊就擅長打防守戰,不擅長打進攻戰。
而你姚平仲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和金軍打野戰,這是犯了兵法的大忌。
實際上,姚平仲就是一個沖鋒陷陣的猛将,隻可做前鋒,不可做統帥。
他提出的計策就是在豪賭,拿國家的命運在賭。
赢了,自己升官發财。
輸了,大不了跑路。
所以他的這個計策,本來最應該反對的就是皇帝本人。
為什麼? 作為皇帝,是不能拿國家的命運賭的。
作為皇帝,首先要穩。
要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這不是指會裝腔作勢,而是指超強的心理素質和超穩定的心态。
趙桓隻學到了表面。
他表面上喜怒不形于色,實際上心理素質超爛,根本穩不下來。
于是,本應該最反對冒險的皇帝卻贊同了這個冒險的計劃。
趙桓不顧衆大臣的反對和種師道的勸谏,指派李綱和姚平仲負責劫營計劃。
一切都在向着未知的方向發展。
吳韻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滑縣快要守不住了。
因為糧草不夠。
本來要是捧日軍不去劫糧的話,他會領兵向西突圍,将宋徽宗帶到洛陽。
而現在隻能向東突圍回到梁山,問題是宋徽宗一定會反對,不過他的意見不重要。
十二月八日這天,軍中隻剩下最後一天糧食。
期間,他也讓宋徽宗組織過幾次突圍戰,但都被對面防守的金軍打退。
本來他可以調梁山的水軍來接應,可是他沒有料到:黃河結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真的是走投無路了,除非跨過黃河。
作為一個藍星的南方人,冬天在黃河的冰面上走,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
哪段冰面不能走,哪段冰面能走?一次能走多少人?這是非常要命的問題。
他暗自感歎,北方草原民族真彪悍,為了搶劫連命都可以不要。
這段時間,他一直關注西邊的戰況。
前幾天,布衣堂來消息,種師道擊敗完顔宗翰,已經趕往開封府。
不過等到西軍趕來,宋徽宗估計要餓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隻能孤注一擲。
首先,他讓宋徽宗叫來所有禁軍的高級将領。
等這些人到齊後,吳韻就告訴他們自己的身份。
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不是太上皇變得英明了,而是有人逼着他‘禦駕親征’。
“諸位,目前大敵當前,我們隻有一日軍糧了。
”吳韻看着衆人的臉說道。
“什麼?!”衆将領慌了。
“你們慌什麼?太上皇和我們在一起!”吳韻說道。
看着宋徽宗,大家鎮定下來。
“我們現在隻有一條路,跨過黃河,向相州突圍,和宗澤會師。
”吳韻接着說道。
“我們憑什麼聽你的?”一個禁軍統領問道。
他心想:打不過,咱可以投降,何必尋死呢。
吳韻看這家夥眼睛亂轉,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他大聲問宋徽宗:“太上皇,你是想死還是想活?” “大膽!”衆将領拔刀怒喝。
此時,黃邪的劍已經架到宋徽宗的脖子上了。
宋徽宗當然回答:“想活。
” “很好。
請将兵權交給臣。
”吳韻說道。
宋徽宗連忙點頭:“當然。
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聽林愛卿的。
他的話就是我的話。
” “還不拜見大帥!”吳韻喝道。
衆将不得不跪下,喊道:“末将拜見大帥!” “我不管你們心裡怎麼想,既然你們承認了我這個大帥,那麼從現在開始我暫時擔任你們的大帥。
我的話就是帥令,任何人不得違反,否則以違抗軍令罪斬!”吳韻說道。
“末将遵令。
”衆将回答。
“很好。
首先,我林燕雲指天發誓:我所說的每句話都是真的,如有一句假話,天誅地滅!”吳韻一臉嚴肅地說道。
衆将不明所以,等着他的下文。
“第一,根據除奸盟的消息,十日前,完顔宗望在金營将四千三百禁軍斬首示衆。
” 他的第一句話,讓每個人心頭一震,原來投降是死路一條。
“第二,我剛才已經說了,我們隻有一日軍糧。
” 大家的心頭再次一震,守城也是死路一條。
“第三,黃河結冰了,相州城宗澤從去年就開始屯糧練兵。
目前,相州城的糧食可供五萬大軍半年。
” 大家的心頭還是一震,原來相州城有這麼多糧食,這下有活路了。
而宋徽宗眼底閃過一抹陰沉:宗澤囤積這麼多糧食做什麼? 吳韻将大家的表情看在眼裡,繼續說道:“第四,請太上皇給宗澤将軍寫信,讓他守好相州,接應我們入城。
” 在他的要求下,宋徽宗寫了一封求援信給宗澤。
然後吳韻當着大家的面用鴿子送走。
接着他問道:“告訴我,我們的活路在哪裡?” “相州!”衆将回答。
“那麼,我們應該将河對岸阻攔我們的敵人打敗,斬殺,順利渡過黃河到達相州。
現在,讓我們吃完最後一頓飯就上路。
記住,我們隻有三天時間!” 吳韻的話讓大家充滿了絕望,可是絕望中又有不小的希望。
正所謂哀兵必勝就是這個道理。
在衆将要離開的時候,他又讓衆人找出禁軍中所有家裡有兒子的士兵,讓他們到廣場集合。
然後,吳韻帶着宋徽宗來到廣場。
命人寫好紙條,告訴這些士兵,讓他們抓阄。
抓到有字的一面就留下來守城。
而總共兩千個紙條有字。
當聽到這個消息後,衆人惶恐不安。
誰都知道,留下來守城的必死無疑。
衆人懷着忐忑的心情抓阄。
然後吳韻讓有字的兩千人站出來。
接着宋徽宗當着大家的面許諾:給他們的兒子一個七品武官的職位,并且不管他們有沒有戰死,回去朝廷就按戰死發放撫恤金。
這兩千個士兵聽完,心裡五味雜陳。
既有對生命的渴望,又有拼死一戰的勇氣。
本來沒有抓到字的還暗自慶幸,可是現在有點羨慕:因為在逃亡的路上也會戰死,還不如留下來守城。
戰死以後,家裡人的生活還有着落。
最後,吳韻讓人登記這兩千士兵的名字,當着大家的面交到宋徽宗的手裡。
這下他們的上級再也無法貪墨軍功了。
做完這些,又讓大家飽餐一頓。
他就讓這兩千人換防。
又找了幾個當地熟悉冰面的居民,在夜間出發,悄悄地渡過黃河。
走了一晚上,三萬大軍才過了一半。
就在這時,他們被對面金營巡邏的士兵發現了。
“不要慌。
排成陣型,刀盾手在前,弓箭手在後。
他們不敢騎馬沖鋒,因為背後是黃河。
沒有戰馬的金兵,咱們怕個球。
”吳韻大聲喊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傳令兵将他的話一字不漏的說給各位将領聽。
大家居然哈哈大笑起來。
“大帥說的對,沒有戰馬的金兵,啥也不是。
”衆人紛紛高喊。
金人的效率很高。
半個時辰以後,他們已經全副武裝,結成陣型,向宋軍沖來。
一場大戰開始。
背水一戰的禁軍将士沒有退路,隻能前進。
而吳韻和他的四個手下,個個武藝高強,勇猛殺敵。
在他們的帶動下,人人争先,個個敢死。
一萬五千禁軍将士對戰一萬金兵,雙方打成了平手。
而随後陸陸續續趕過來的禁軍将士也迅速加入戰場,局勢慢慢有利于宋軍。
看着不怕死的宋軍,對面金軍萬夫長納悶了:這幫家夥是吃錯藥了? 不過大金國的勇士更不怕死。
雙方打了一個多時辰。
随着所有禁軍全部渡河,加入戰場,金軍撐不住了。
他們邊打邊退,向自己的營地撤退。
吳韻知道這時候不能緩口氣,因為不拿下這座營地,被金軍騎馬包圍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他高喊:“金人敗了,金人敗了,他們的營地有糧食,趕緊殺向他們的營地,不能讓他們跑了。
” 餓得兩眼發昏的禁軍将士聽到有糧食吃,鼓起勇氣,殺向金軍營地。
此時,雙方混戰在一起,金軍萬夫長果斷關閉寨門,留下數百名金軍在外面。
“放箭,給我射死他們。
”金軍萬夫長喊道。
“可是将軍,我們自己人還在外面。
”副将質疑道。
“不要管他們,射殺宋軍。
”萬夫長氣急敗壞地說道。
副将隻得遵命。
金人的箭雨帶走了他們自己數百勇士的性命,也帶走了宋軍一千多人的命。
但是此時已經沒有退路。
吳韻帶頭沖鋒,向寨門發起攻擊。
他一邊跑,一邊張弓搭箭,左右開弓之下,寨牆上的弓箭手一個個的被他射倒。
禁軍士氣大受鼓舞,跟着他一起進攻。
這場攻防戰打得異常慘烈。
一方是軍令如山,殘忍嗜殺的金軍;一方是為了活命,不得不拼命的宋軍。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為了活命所爆發出的力量絲毫不弱于一個不怕死的人爆發的力量。
當付出了接近五千人的代價攻下這座營寨時,金軍也隻剩下不到五千人,逃往相州營寨。
進入這座營寨後,吳韻發現宋徽宗不見了。
一番詢問後,才知道,宋徽宗被一個禁軍将領保護起來了。
他大聲喊道:“若是太上皇不信任微臣,在下告辭了。
這裡離相州還有不到百裡路程了,大家吃完飯,趕緊上路。
在下估計完顔宗望要趕過來了。
” 宋徽宗此時恨不得立刻殺了這個逆賊,但是知道現在還需要他帶領大家趕到相州。
于是現身說道:“林愛卿誤會了,朕和王将軍有些家事商量。
你依然是大軍的統帥,朕說話算話。
” 吳韻呵呵一笑,我雖然是大軍的統帥,可是你沒有說殺不殺我。
他說道:“請太上皇保證,到了相州會放了臣和臣的屬下。
” 宋徽宗的臉色陰沉下來。
他确實是想在相州将吳韻等人抓起來。
隻見他說道:“請林愛卿放心,到了相州,我會論功行賞。
” 吳韻問道:“你答不答應,不答應,我可要走了。
你們自求多福。
” 面對他的無禮的語氣,宋徽宗氣得渾身發抖。
這個無君無父的逆賊,如此不把朕放在眼裡。
他攥緊了拳頭,想讓人殺掉林燕雲以絕後患。
但是沒有他的話,自己無法指揮這支軍隊,被完顔宗望趕上就完了。
于是又松開拳頭。
緊了松,松了緊。
如此數次以後,他覺得自己的小命還是比自己的面子重要。
于是說道:“好!朕答應你,等進了相州,就放你們離開。
” 得到宋徽宗當衆承諾,吳韻稍微放心下來。
吃完飯,衆人休息了一夜,養好精神,接着趕路。
此時,完顔宗望已經攻下滑縣。
他為什麼攻打滑縣呢?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雖然吳韻等人趁着夜色悄悄地離開,還是被當地的一個地主發現了。
由于大軍駐紮在滑縣,他家的糧食全部被充軍了。
他的小兒子被餓死了。
心懷怨恨的他發現宋軍要跑,就跑到金營告訴完顔宗望了。
完顔宗望一聽這個消息,大笑,連老天爺都要幫我。
他立刻下令攻占滑縣,卻沒想到遭到了比前幾次更加猛烈的反擊。
在死了一千多個大金勇士之後,他一刀将那個告密的地主給砍了。
特麼的,這一定是宋軍的誘敵之計。
想要賺我來攻城。
杜社聽到這個消息後,又給他獻計。
讓他勸降滑縣的守軍,若是能勸降,則消息為真;若是不能勸降,則消息為假。
第二天,他将勸降書射向城頭,并派人在城下大聲喊話:“你們的皇帝都跑了,你們還要為他賣命嗎?歸順我大金,我們保證不殺俘虜,每日一稀一幹。
給你們兩個時辰考慮,不答應的話,等我們入城以後,屠盡城裡所有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軍的威逼利誘雖然沒有打動守城将士的心,卻打動了城内地主的心。
他們害怕金軍入城以後搞大屠殺,再加上皇帝确實跑了。
幾個城内的大地主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帶人偷襲東門。
最終,由于東門的守衛力量薄弱,被他們偷襲得手,然後引金兵入城。
剩下的禁軍将士拒不投降,和金軍巷戰,直到全部戰死。
望着将近一千個大金勇士的屍體,完顔宗望憤怒極了,下令部隊三日不封刀。
而自己則帶着一萬主力部隊追趕宋徽宗。
再說吳韻這邊,經過大半天的趕路,終于在天黑之前趕到相州城下。
和宗澤隻隔了一個金軍營寨。
面對兩萬的金軍,他絲毫不懼怕。
堂而皇之地在金軍營寨對面紮營。
為何? 因為金軍不僅要面對他們的兩萬五千大軍,還要面對城裡的宗澤一萬多人。
金軍處于不利環境,面臨宋軍的兩面夾擊。
而且這兩萬金軍裡面還有韓民毅的四千殘兵,士氣比較低落。
所以,吳韻認為這一戰能夠打,而且要盡快打。
十二月十一日,吳韻指揮兩萬禁軍在金營對面列陣。
号角吹響,戰鼓擂響。
相州城的宗澤看見遠處宋軍的龍旗,知道太上皇來了。
他立刻打開城門,在金營對面列陣。
面對兩面夾擊的宋軍,金軍宿将銀術可分兵對抗。
他認為應當集結大部分力量攻擊南面的宋軍,隻要打敗他們,抓住他們的皇帝,這一戰就結束了。
于是他将金軍本部一萬騎兵對戰南面的宋軍。
剩下六千步兵和四千韓民毅所部對戰北面宋軍。
本來他的戰術沒有任何問題。
隻是南面的宋軍的統帥不是皇帝本人,而是吳韻! 銀術可親自帶領金軍的騎兵部隊,将他們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三千人,引誘對方弓箭手放空箭。
第二梯隊四千人,為沖鋒主力。
第三梯隊分左右兩翼,與第一梯隊的人彙合後從側面攻擊宋軍陣型。
吳韻站在帥車上,看着敵軍的陣型,知道如果不‘棄車保帥’的話,大家都要完蛋。
他将從金營搶來的兩千匹馬給捧日軍,讓他們帶着皇帝從左翼突圍,然後和宗澤前後夾擊韓民毅所部。
然後将剩下的禁軍分為三個部分。
左翼全部由禁軍各級将領組成(除了弓箭手将領),他們穿着士兵的衣服,目的就是護送太上皇突圍。
可以說吳韻将整個禁軍最精銳的力量都交給了左翼,一共兩千步兵和兩千騎兵。
而他自己則率領一萬五千中軍對抗金軍主力。
剩下的六千步兵裡全部都是盾牌手和長槍手,被他放在右翼防禦金兵側翼的攻擊。
這是一個大膽的戰術,因為他的中軍沒有防禦力量,隻有長刀兵和弓箭手。
他們的方向隻能是前進或者死。
這對于任何一個懂軍事的人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一般來說,中軍的防禦力量應該最強,因為主帥都坐鎮中軍。
一旦中軍被打敗,全軍就會崩潰。
基本上是個将領都會這樣想,銀術可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吳韻不這樣想。
因為他這個主帥是臨時的,真正最重要的人物在左翼。
而他要做的就是給左翼的宋徽宗他們突圍争取時間。
此時,他穿上龍袍,坐在帥車上,車後插着龍旗。
銀術可以為宋徽宗在中軍,所以親自率領最精銳的四千騎兵沖陣。
鼓響三通,戰争一觸即發。
吳韻拔出手中寶劍,指着相州城的方向說道:“全軍按照本帥的命令行事!我将帶領你們突圍,隻要到了相州城就可以活命!” 衆人望着相州城的方向,眼中迸發出求生的渴望和對金軍的仇恨。
金軍這邊,銀術可一看士氣鼓舞地差不多了,舉起手中的長槍,說道:“第一隊,沖鋒!” 隻見三千金軍騎兵揮舞着手中的兵器,保持陣型向宋軍沖來。
其聲勢之大,地面都被震動,老虎見了都掉頭就跑。
中軍的士兵不自覺地雙腿微顫,瞳孔縮小。
面對這種場面,是個人就會恐懼。
吳韻也感到恐懼,這是他第一次面對大規模騎兵的沖鋒。
這種氣勢就像海嘯來臨,雪山崩塌一般。
他隻感覺腎上腺素飙升。
但是他明白自己不能慌,如果主帥都慌了,那麼所有人都會失去戰鬥意志,都會死。
隻見他高喊:“不要慌,等他們靠近了再射。
一切聽我口令!”
太原軍民在兵馬總管王禀的帶領下,英勇抗戰,打退金兵的數次進攻。
完顔宗翰無奈,隻能将太原城圍得水洩不通,企圖餓死城中軍民。
他之所以選擇圍而不攻的策略是因為他收到消息,完顔宗望被拖在滑縣一帶,到現在還沒有圍住開封。
他認為這次攻宋到此為止了,不可能滅掉大宋,隻能敲詐點錢财,另作圖謀。
本來确實如此,趙桓貪生怕死,希望盡早議和。
可是完顔宗望太過分了,不僅要求宋國支付天價的戰争賠款,還要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
按照原本曆史上,開封被圍,趙桓自然慌了,點頭同意。
可是現在,金軍還沒有兵臨城下,而是被拖在滑縣。
而且種師道率領七萬大軍趕來。
他又自信起來。
為了穩住皇位,自然要打勝仗,要在軍中立威。
于是他便提拔了年輕勇猛的新人姚平仲。
而姚平仲雖然年輕,卻是一個沖鋒陷陣的猛将,在幾次對西夏的作戰中都立下戰功。
不過因為出身平民,又不會拍馬屁,一直被童貫打壓。
現在突然被皇帝賞識并且提拔為一軍統帥,他立刻飄了,上書:“金軍勞師遠征半年多,損兵折将,士氣必然低落,而我軍剛剛大勝完顔宗翰,此時我若是率軍劫營,必然大獲全勝。
” 趙桓一看,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于是喊來幾個宰相商議。
這下壞了。
這幾個家夥巴不得西軍早點滾蛋,朝廷趕快議和。
為啥呢? 七萬西軍來到開封府,吃的喝的穿的住的都要朝廷負擔。
而朝廷沒錢了! 那麼這七萬大軍勢必要向城中富商和地主‘征糧’。
城中的富商和地主大多是他們罩着的,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們自家的産業。
這西軍一旦‘征糧’,他們可不是會損失慘重? 因此他們堅決反對皇帝這個決定,說:金軍是野蠻人,不過是想多敲點竹杠罷了。
他們可以漫天要價,咱們就遍地還錢啊。
不要打了,還是趕緊議和吧。
要是再輸掉,說不定人家要價更高了! 趙桓不幹了。
他想的是金軍撤走以後的事。
金軍撤走,他這個皇帝該怎麼辦?老爹還不老,朝中大臣和大部分軍隊都掌握在他手中。
那自己還能坐穩皇帝的位置嗎?目前自己有哪些可以掌控的勢力呢?沒有!雖然梁山鎮是自己招安的,可是梁山軍自己指揮不動。
那麼可不可以嫁個妹子給林燕雲,說不定有這層姻親關系,梁山鎮會向着自己。
嗯,嫁誰好呢?… 看着皇帝在發愣,李邦彥咳嗽了一聲,問道:“官家,您意下如何?” 趙桓回到現實,不滿地看着李邦彥,說道:“要是真如愛卿所言,早談好了。
依朕看,隻有打赢金軍,咱們才好議和。
” 以打促和是北宋皇帝的拿手好戲,當年對遼國就是這樣的。
關鍵是你能打赢人家才行! 趙桓隻知道抄襲祖宗的辦法,但是他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關鍵。
不過那幫投降派的宰相就對嗎? 更扯淡! 對蠻夷,一味的跪地求饒叫爸爸,人家會更加鄙視你,更加得寸進尺。
那麼,姚平仲的計策如何?能打赢嗎? 若是吳韻知道,肯定會笑:現在穩赢的局面,你姚平仲為何要弄險呢?西軍七萬,開封府禁軍八萬,相州殘軍一萬多,梁山軍一萬,滑縣禁軍三萬多。
加起來二十萬,對付五萬金軍,在據城而守的情況下,請問金軍怎麼打赢? 本來宋朝的軍隊就擅長打防守戰,不擅長打進攻戰。
而你姚平仲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和金軍打野戰,這是犯了兵法的大忌。
實際上,姚平仲就是一個沖鋒陷陣的猛将,隻可做前鋒,不可做統帥。
他提出的計策就是在豪賭,拿國家的命運在賭。
赢了,自己升官發财。
輸了,大不了跑路。
所以他的這個計策,本來最應該反對的就是皇帝本人。
為什麼? 作為皇帝,是不能拿國家的命運賭的。
作為皇帝,首先要穩。
要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這不是指會裝腔作勢,而是指超強的心理素質和超穩定的心态。
趙桓隻學到了表面。
他表面上喜怒不形于色,實際上心理素質超爛,根本穩不下來。
于是,本應該最反對冒險的皇帝卻贊同了這個冒險的計劃。
趙桓不顧衆大臣的反對和種師道的勸谏,指派李綱和姚平仲負責劫營計劃。
一切都在向着未知的方向發展。
吳韻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滑縣快要守不住了。
因為糧草不夠。
本來要是捧日軍不去劫糧的話,他會領兵向西突圍,将宋徽宗帶到洛陽。
而現在隻能向東突圍回到梁山,問題是宋徽宗一定會反對,不過他的意見不重要。
十二月八日這天,軍中隻剩下最後一天糧食。
期間,他也讓宋徽宗組織過幾次突圍戰,但都被對面防守的金軍打退。
本來他可以調梁山的水軍來接應,可是他沒有料到:黃河結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現在真的是走投無路了,除非跨過黃河。
作為一個藍星的南方人,冬天在黃河的冰面上走,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
哪段冰面不能走,哪段冰面能走?一次能走多少人?這是非常要命的問題。
他暗自感歎,北方草原民族真彪悍,為了搶劫連命都可以不要。
這段時間,他一直關注西邊的戰況。
前幾天,布衣堂來消息,種師道擊敗完顔宗翰,已經趕往開封府。
不過等到西軍趕來,宋徽宗估計要餓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隻能孤注一擲。
首先,他讓宋徽宗叫來所有禁軍的高級将領。
等這些人到齊後,吳韻就告訴他們自己的身份。
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不是太上皇變得英明了,而是有人逼着他‘禦駕親征’。
“諸位,目前大敵當前,我們隻有一日軍糧了。
”吳韻看着衆人的臉說道。
“什麼?!”衆将領慌了。
“你們慌什麼?太上皇和我們在一起!”吳韻說道。
看着宋徽宗,大家鎮定下來。
“我們現在隻有一條路,跨過黃河,向相州突圍,和宗澤會師。
”吳韻接着說道。
“我們憑什麼聽你的?”一個禁軍統領問道。
他心想:打不過,咱可以投降,何必尋死呢。
吳韻看這家夥眼睛亂轉,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他大聲問宋徽宗:“太上皇,你是想死還是想活?” “大膽!”衆将領拔刀怒喝。
此時,黃邪的劍已經架到宋徽宗的脖子上了。
宋徽宗當然回答:“想活。
” “很好。
請将兵權交給臣。
”吳韻說道。
宋徽宗連忙點頭:“當然。
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聽林愛卿的。
他的話就是我的話。
” “還不拜見大帥!”吳韻喝道。
衆将不得不跪下,喊道:“末将拜見大帥!” “我不管你們心裡怎麼想,既然你們承認了我這個大帥,那麼從現在開始我暫時擔任你們的大帥。
我的話就是帥令,任何人不得違反,否則以違抗軍令罪斬!”吳韻說道。
“末将遵令。
”衆将回答。
“很好。
首先,我林燕雲指天發誓:我所說的每句話都是真的,如有一句假話,天誅地滅!”吳韻一臉嚴肅地說道。
衆将不明所以,等着他的下文。
“第一,根據除奸盟的消息,十日前,完顔宗望在金營将四千三百禁軍斬首示衆。
” 他的第一句話,讓每個人心頭一震,原來投降是死路一條。
“第二,我剛才已經說了,我們隻有一日軍糧。
” 大家的心頭再次一震,守城也是死路一條。
“第三,黃河結冰了,相州城宗澤從去年就開始屯糧練兵。
目前,相州城的糧食可供五萬大軍半年。
” 大家的心頭還是一震,原來相州城有這麼多糧食,這下有活路了。
而宋徽宗眼底閃過一抹陰沉:宗澤囤積這麼多糧食做什麼? 吳韻将大家的表情看在眼裡,繼續說道:“第四,請太上皇給宗澤将軍寫信,讓他守好相州,接應我們入城。
” 在他的要求下,宋徽宗寫了一封求援信給宗澤。
然後吳韻當着大家的面用鴿子送走。
接着他問道:“告訴我,我們的活路在哪裡?” “相州!”衆将回答。
“那麼,我們應該将河對岸阻攔我們的敵人打敗,斬殺,順利渡過黃河到達相州。
現在,讓我們吃完最後一頓飯就上路。
記住,我們隻有三天時間!” 吳韻的話讓大家充滿了絕望,可是絕望中又有不小的希望。
正所謂哀兵必勝就是這個道理。
在衆将要離開的時候,他又讓衆人找出禁軍中所有家裡有兒子的士兵,讓他們到廣場集合。
然後,吳韻帶着宋徽宗來到廣場。
命人寫好紙條,告訴這些士兵,讓他們抓阄。
抓到有字的一面就留下來守城。
而總共兩千個紙條有字。
當聽到這個消息後,衆人惶恐不安。
誰都知道,留下來守城的必死無疑。
衆人懷着忐忑的心情抓阄。
然後吳韻讓有字的兩千人站出來。
接着宋徽宗當着大家的面許諾:給他們的兒子一個七品武官的職位,并且不管他們有沒有戰死,回去朝廷就按戰死發放撫恤金。
這兩千個士兵聽完,心裡五味雜陳。
既有對生命的渴望,又有拼死一戰的勇氣。
本來沒有抓到字的還暗自慶幸,可是現在有點羨慕:因為在逃亡的路上也會戰死,還不如留下來守城。
戰死以後,家裡人的生活還有着落。
最後,吳韻讓人登記這兩千士兵的名字,當着大家的面交到宋徽宗的手裡。
這下他們的上級再也無法貪墨軍功了。
做完這些,又讓大家飽餐一頓。
他就讓這兩千人換防。
又找了幾個當地熟悉冰面的居民,在夜間出發,悄悄地渡過黃河。
走了一晚上,三萬大軍才過了一半。
就在這時,他們被對面金營巡邏的士兵發現了。
“不要慌。
排成陣型,刀盾手在前,弓箭手在後。
他們不敢騎馬沖鋒,因為背後是黃河。
沒有戰馬的金兵,咱們怕個球。
”吳韻大聲喊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傳令兵将他的話一字不漏的說給各位将領聽。
大家居然哈哈大笑起來。
“大帥說的對,沒有戰馬的金兵,啥也不是。
”衆人紛紛高喊。
金人的效率很高。
半個時辰以後,他們已經全副武裝,結成陣型,向宋軍沖來。
一場大戰開始。
背水一戰的禁軍将士沒有退路,隻能前進。
而吳韻和他的四個手下,個個武藝高強,勇猛殺敵。
在他們的帶動下,人人争先,個個敢死。
一萬五千禁軍将士對戰一萬金兵,雙方打成了平手。
而随後陸陸續續趕過來的禁軍将士也迅速加入戰場,局勢慢慢有利于宋軍。
看着不怕死的宋軍,對面金軍萬夫長納悶了:這幫家夥是吃錯藥了? 不過大金國的勇士更不怕死。
雙方打了一個多時辰。
随着所有禁軍全部渡河,加入戰場,金軍撐不住了。
他們邊打邊退,向自己的營地撤退。
吳韻知道這時候不能緩口氣,因為不拿下這座營地,被金軍騎馬包圍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他高喊:“金人敗了,金人敗了,他們的營地有糧食,趕緊殺向他們的營地,不能讓他們跑了。
” 餓得兩眼發昏的禁軍将士聽到有糧食吃,鼓起勇氣,殺向金軍營地。
此時,雙方混戰在一起,金軍萬夫長果斷關閉寨門,留下數百名金軍在外面。
“放箭,給我射死他們。
”金軍萬夫長喊道。
“可是将軍,我們自己人還在外面。
”副将質疑道。
“不要管他們,射殺宋軍。
”萬夫長氣急敗壞地說道。
副将隻得遵命。
金人的箭雨帶走了他們自己數百勇士的性命,也帶走了宋軍一千多人的命。
但是此時已經沒有退路。
吳韻帶頭沖鋒,向寨門發起攻擊。
他一邊跑,一邊張弓搭箭,左右開弓之下,寨牆上的弓箭手一個個的被他射倒。
禁軍士氣大受鼓舞,跟着他一起進攻。
這場攻防戰打得異常慘烈。
一方是軍令如山,殘忍嗜殺的金軍;一方是為了活命,不得不拼命的宋軍。
事實證明,當一個人為了活命所爆發出的力量絲毫不弱于一個不怕死的人爆發的力量。
當付出了接近五千人的代價攻下這座營寨時,金軍也隻剩下不到五千人,逃往相州營寨。
進入這座營寨後,吳韻發現宋徽宗不見了。
一番詢問後,才知道,宋徽宗被一個禁軍将領保護起來了。
他大聲喊道:“若是太上皇不信任微臣,在下告辭了。
這裡離相州還有不到百裡路程了,大家吃完飯,趕緊上路。
在下估計完顔宗望要趕過來了。
” 宋徽宗此時恨不得立刻殺了這個逆賊,但是知道現在還需要他帶領大家趕到相州。
于是現身說道:“林愛卿誤會了,朕和王将軍有些家事商量。
你依然是大軍的統帥,朕說話算話。
” 吳韻呵呵一笑,我雖然是大軍的統帥,可是你沒有說殺不殺我。
他說道:“請太上皇保證,到了相州會放了臣和臣的屬下。
” 宋徽宗的臉色陰沉下來。
他确實是想在相州将吳韻等人抓起來。
隻見他說道:“請林愛卿放心,到了相州,我會論功行賞。
” 吳韻問道:“你答不答應,不答應,我可要走了。
你們自求多福。
” 面對他的無禮的語氣,宋徽宗氣得渾身發抖。
這個無君無父的逆賊,如此不把朕放在眼裡。
他攥緊了拳頭,想讓人殺掉林燕雲以絕後患。
但是沒有他的話,自己無法指揮這支軍隊,被完顔宗望趕上就完了。
于是又松開拳頭。
緊了松,松了緊。
如此數次以後,他覺得自己的小命還是比自己的面子重要。
于是說道:“好!朕答應你,等進了相州,就放你們離開。
” 得到宋徽宗當衆承諾,吳韻稍微放心下來。
吃完飯,衆人休息了一夜,養好精神,接着趕路。
此時,完顔宗望已經攻下滑縣。
他為什麼攻打滑縣呢?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雖然吳韻等人趁着夜色悄悄地離開,還是被當地的一個地主發現了。
由于大軍駐紮在滑縣,他家的糧食全部被充軍了。
他的小兒子被餓死了。
心懷怨恨的他發現宋軍要跑,就跑到金營告訴完顔宗望了。
完顔宗望一聽這個消息,大笑,連老天爺都要幫我。
他立刻下令攻占滑縣,卻沒想到遭到了比前幾次更加猛烈的反擊。
在死了一千多個大金勇士之後,他一刀将那個告密的地主給砍了。
特麼的,這一定是宋軍的誘敵之計。
想要賺我來攻城。
杜社聽到這個消息後,又給他獻計。
讓他勸降滑縣的守軍,若是能勸降,則消息為真;若是不能勸降,則消息為假。
第二天,他将勸降書射向城頭,并派人在城下大聲喊話:“你們的皇帝都跑了,你們還要為他賣命嗎?歸順我大金,我們保證不殺俘虜,每日一稀一幹。
給你們兩個時辰考慮,不答應的話,等我們入城以後,屠盡城裡所有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金軍的威逼利誘雖然沒有打動守城将士的心,卻打動了城内地主的心。
他們害怕金軍入城以後搞大屠殺,再加上皇帝确實跑了。
幾個城内的大地主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決定帶人偷襲東門。
最終,由于東門的守衛力量薄弱,被他們偷襲得手,然後引金兵入城。
剩下的禁軍将士拒不投降,和金軍巷戰,直到全部戰死。
望着将近一千個大金勇士的屍體,完顔宗望憤怒極了,下令部隊三日不封刀。
而自己則帶着一萬主力部隊追趕宋徽宗。
再說吳韻這邊,經過大半天的趕路,終于在天黑之前趕到相州城下。
和宗澤隻隔了一個金軍營寨。
面對兩萬的金軍,他絲毫不懼怕。
堂而皇之地在金軍營寨對面紮營。
為何? 因為金軍不僅要面對他們的兩萬五千大軍,還要面對城裡的宗澤一萬多人。
金軍處于不利環境,面臨宋軍的兩面夾擊。
而且這兩萬金軍裡面還有韓民毅的四千殘兵,士氣比較低落。
所以,吳韻認為這一戰能夠打,而且要盡快打。
十二月十一日,吳韻指揮兩萬禁軍在金營對面列陣。
号角吹響,戰鼓擂響。
相州城的宗澤看見遠處宋軍的龍旗,知道太上皇來了。
他立刻打開城門,在金營對面列陣。
面對兩面夾擊的宋軍,金軍宿将銀術可分兵對抗。
他認為應當集結大部分力量攻擊南面的宋軍,隻要打敗他們,抓住他們的皇帝,這一戰就結束了。
于是他将金軍本部一萬騎兵對戰南面的宋軍。
剩下六千步兵和四千韓民毅所部對戰北面宋軍。
本來他的戰術沒有任何問題。
隻是南面的宋軍的統帥不是皇帝本人,而是吳韻! 銀術可親自帶領金軍的騎兵部隊,将他們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三千人,引誘對方弓箭手放空箭。
第二梯隊四千人,為沖鋒主力。
第三梯隊分左右兩翼,與第一梯隊的人彙合後從側面攻擊宋軍陣型。
吳韻站在帥車上,看着敵軍的陣型,知道如果不‘棄車保帥’的話,大家都要完蛋。
他将從金營搶來的兩千匹馬給捧日軍,讓他們帶着皇帝從左翼突圍,然後和宗澤前後夾擊韓民毅所部。
然後将剩下的禁軍分為三個部分。
左翼全部由禁軍各級将領組成(除了弓箭手将領),他們穿着士兵的衣服,目的就是護送太上皇突圍。
可以說吳韻将整個禁軍最精銳的力量都交給了左翼,一共兩千步兵和兩千騎兵。
而他自己則率領一萬五千中軍對抗金軍主力。
剩下的六千步兵裡全部都是盾牌手和長槍手,被他放在右翼防禦金兵側翼的攻擊。
這是一個大膽的戰術,因為他的中軍沒有防禦力量,隻有長刀兵和弓箭手。
他們的方向隻能是前進或者死。
這對于任何一個懂軍事的人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
一般來說,中軍的防禦力量應該最強,因為主帥都坐鎮中軍。
一旦中軍被打敗,全軍就會崩潰。
基本上是個将領都會這樣想,銀術可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吳韻不這樣想。
因為他這個主帥是臨時的,真正最重要的人物在左翼。
而他要做的就是給左翼的宋徽宗他們突圍争取時間。
此時,他穿上龍袍,坐在帥車上,車後插着龍旗。
銀術可以為宋徽宗在中軍,所以親自率領最精銳的四千騎兵沖陣。
鼓響三通,戰争一觸即發。
吳韻拔出手中寶劍,指着相州城的方向說道:“全軍按照本帥的命令行事!我将帶領你們突圍,隻要到了相州城就可以活命!” 衆人望着相州城的方向,眼中迸發出求生的渴望和對金軍的仇恨。
金軍這邊,銀術可一看士氣鼓舞地差不多了,舉起手中的長槍,說道:“第一隊,沖鋒!” 隻見三千金軍騎兵揮舞着手中的兵器,保持陣型向宋軍沖來。
其聲勢之大,地面都被震動,老虎見了都掉頭就跑。
中軍的士兵不自覺地雙腿微顫,瞳孔縮小。
面對這種場面,是個人就會恐懼。
吳韻也感到恐懼,這是他第一次面對大規模騎兵的沖鋒。
這種氣勢就像海嘯來臨,雪山崩塌一般。
他隻感覺腎上腺素飙升。
但是他明白自己不能慌,如果主帥都慌了,那麼所有人都會失去戰鬥意志,都會死。
隻見他高喊:“不要慌,等他們靠近了再射。
一切聽我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