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怎么处理烦恼

關燈
    人, 在利益面前、名譽面前,在一切好事壞事、吃苦享樂等等面前,總要先檢點自己、要求自己,吃虧上當的事我自己去做,有好事讓給别人,這就是禅修者的行為。

     怎樣對待“我執”,是一個素質問題。

    這樣做,就是慢慢地淡化“我執”,慢慢地在處理“我”。

    這樣做,開始時是很勉強地去做,久而久之,就會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我把這種行為叫做“優化素質”,或者是叫“優化自身素質”。

     現在我們整個國家都在提倡素質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我們學禅的人也要不斷地來優化素質。

    優化素質,實際上就是提高覺悟,增長智慧,就是在“八風”面前慢慢地做到如如不動。

     在“八風”面前如如不動了,我們的素質就真正達到了優化的标準。

    要求自己,不容易。

    往往我們面對一件事情,總是從自我出發,怕自己吃了虧,怕自己上了當,怕自己丢了面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時候即使占了便宜,也感覺這個便宜還占得不夠,會有種種的理由想多吃多占,不多吃多占,就好像吃虧上當了。

    這樣的人,我在下放勞動的時候,見得特别多。

    比如說,現在北方收麥子,麥稭都扔掉了,我在南方下放勞動時,麥稭要分給大家燒火煮飯,分麥稭時還得用秤來稱,秤高一點低一點,那些婦女吵得不得了。

     四十多歲的人如果出生在農村,都經曆過這樣的事。

    那固然是一種經濟困難的表現,也說明人在利益面前真是到了斤斤計較的地步。

    現在生活環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計較的形式又不同了,但是作為煩惱, 病根子還是一樣,還是那個“我執”作怪,還是我們自身素質沒有真正地達到優化的要求,還是一種缺乏智慧的表現。

     那麼,對待人際關系時,我覺得要化解煩惱,要使自己不被煩惱所困擾,首先一條就是要求自己,要優化自身。

     諒解他人第二條,要學會諒解他人。

    諒解他人,往往跟要求自己一樣很難做到。

    我們總是在千方百計地找對方的不是之處,總覺得對方跟我過不去,總覺得任何人都在與我為敵。

    有很多事情本來是無意的, 但是就有那種小心眼的人總要對号入座,自找煩惱。

    古人講“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天下本來是風平浪靜的,我們偏偏要去找些事,自找煩惱,那就是由于不能諒解他人。

     人生一世光陰極為有限,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平平常常、歡歡喜喜過一輩子,即使對方有什麼對不起自己的地方,也要出于相互的關愛給予諒解,這樣的人就會有和睦的人際關系。

     有一些不會處理煩惱的人,到處自找煩惱,總覺得生活在一種大家都對他有意見的氣氛當中,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作用,他不知道怎樣要求自己,又怎樣知道諒解他人?一個不知道諒解他人的人,他的生活會是非常痛苦的。

     在現實生活當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往往一句無意之中說出來的話,那些有心挑刺的人聽了,自己就對号入座,以為是在諷刺挖苦他,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煩惱起來了,時間久了,一次兩次,最後可能會來一個總的爆發,打起架來, 甚至弄出人命案來。

    報紙上種種社會新聞的報道,比如因為幾塊錢弄出一條人命案,一句開玩笑的話釀成一個悲劇。

    不知道諒解他人的人,應該說也不能善待自己;自己會善待自己,也就一定能夠諒解他人。

     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個人都不是聖賢,每一個人都有過失,自己老在注意他人的過失,為什麼就不能反省自己有沒有過失?自己言談話語有沒有傷害他人? 所以能夠時常反省自己的人,就是一個能夠諒解他人的人,經常以一種諒解他人的心态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就會減少很多煩惱,就會把很多煩惱當成處理品,而不是把煩惱當成寶貝。

    所以,處理人際關系當中的煩惱的第二個方法,就是要能夠諒解他人。

     喜歡季鳳文牧師二請大家收藏:()季鳳文牧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