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背后批评论断

關燈
    基督徒的第九個恥辱是在人背後批評論斷 一個人看見别人有錯,本來應當向他進忠言,加以勸告規戒, 如果他不這樣作便是怯懦自私。

     當我們在别人的背後批評論斷他的時候, 正是向聽者面前宣告說:“你們看我這個人是多麼怯懦自私。

     我看見别人有錯,不敢當面對他說,隻能在他的背後批評論斷他。

    ” 請問這是不是一種恥辱呢? 這還是說我們批評論斷的都正确沒有錯誤。

     如果我們批評論斷得根本不正确, 那便是向聽者宣告說:“你們看我這個人,會武斷是非,會編造惡事,會毀壞人的名譽,會到處挑撥惡感。

    ” 我敢說任何人不願意在人面前作這種宣告。

     但當我們在人的背後批評論斷的時候, 正是在不知不覺中作了這種宣告。

     在人背後批評論斷是多麼普遍的一種事啊! 幾個人坐在一處談話,一點不用思想便擡出别人來加以批評論斷。

     不問所說的事是否根據事實, 不問所說的事是否出于自己的揣測, 不問聽來的傳述能不能證實沒有錯誤, 更不問說出這些事來與别人有什麼影響, 信囗開河的便談論某人好,某人不好, 某人作了什麼善事,某人作了什麼惡事。

     不過談别人的長處時候少,談别人的短處的時候多, 說别人好的時候少,說别人壞的時候多。

     這樣的談話既使被論斷的人受損失,又能敗壞聽見的人,使他們對人起惡感生壞印象。

     社會中許多的糾紛沖突争吵不和都是由這種批評論斷的言語所惹出來的。

     這種談話不隻使人犯罪,它本身就是一種罪惡, 可惜很少的人知道它是罪惡,承認它是罪惡。

     也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這種罪在社會中非常普遍,在教會中也是如此。

     為保守我們不陷在罪惡中,我們需要棄絕批評論斷的話; 為不使别人陷在罪惡中,我們需要棄絕批評論斷的話。

     我們不但不要說這種話,我們也不可聽這種話。

     如果有聖徒對我們批評論斷别人,我們應當立時問他說:“你說的事有沒有證據? 你有沒有對他們進過規勸忠告? 你今日對我說這些事是有什麼用處?” 如果這三個問題他都能給我們一種滿意的答複, 就可以聽他往下說。

     如果他不能坦然回答這三個問題中的任何一個, 我們就應當立時請他停下來, 請他不但這次不要往下說,以後也不要對任何人說。

     我們應當幫助聖徒們養成一種正确的觀念, 看在人的背後批評論斷是一種恥辱。

     基督徒的第八個恥辱是為兒女與别人沖突 愛兒女是人的天性,這種天性原是好的。

     但愛兒女必須在正軌上, 不然,愛兒女适成為害兒女。

     不幸多數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流為溺愛, 隻知道順着兒女的心,使他們舒适、高興、享受, 不願意使他們心中有一點不快樂, 至于兒女将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卻不加注意。

     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便看見許多作父母的為兒女與親友鄰舍沖突的事。

     這些人一看見兒女與鄰舍或親友的兒童有争吵糾紛, 并不問誰是誰非,孰曲孰直, 立時把錯處都歸到對方身上, 認為自己的兒女受了委屈,便責備對方,辱罵對方。

     對方當然不能逆來順受,勢必立時起來迎敵, 于是由兩方兒童的争吵,擴大變為兩方成年人的沖突。

     先是口角,後是動武, 如果再嚴重一些,也許能打得頭破血流,法庭相見。

     再找那惹起争端的兩方的兒童,卻早已前怨盡消,握手言歡,跑到一處玩耍去了。

     兒童們在一處玩耍往來,常常為了很小的事就沖突起來。

     這種沖突很容易起來,也很容易了結, 兒童的父母切不可加入戰團。

     聰明的父母看見自己的兒童與别的兒童起了沖突, 應當立時制止自己的兒童,卻不可斥責别人的兒童。

     如果發現自己的兒童對不起别人,應當教導他們向别人認錯求恕。

     如果自己的兒童受了委屈,應當勸他們饒恕别人,不可心存仇恨。

     作父母的這樣領導兒女,不但當時免去了許多沖突糾紛, 而且為兒女的一生立了一個很好作人的基礎, 使他們成人以後能作善良知恥的人。

     無知的父母常為兒女與别人沖突, 這無異于用實際的生活教導兒女不要認錯,教導兒女和人争吵鬥毆。

     這些兒童從幼年的時期就在父母的領導之下常常練習這樣作, 請問到成人以後,他們要作什麼樣的人? 我常看見許多人自己作了錯事,惹了禍患, 不但不向人認錯求恕,反倒怪罪别人,與别人沖突争吵。

     我又看見許多人一點不肯吃虧容讓,為很小的事和别人相罵互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我就會想到他們在幼年的時候怎樣被他們那無知父母所毀壞。

     如果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年幼的時候就教導他們作錯了事向人認錯, 受了欺負寬容讓步, 他們決不會有今日這種現象。

     我們從今以後當認定為兒女與别人沖突是恥辱。

     聖徒們都這樣互相規勸,彼此勉勵, 不但現今可以減少許多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