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住寺院的好处
關燈
小
中
大
我看這人呐,你看在什麼樣的一個環境當中,遇到什麼人,那麼這個很關鍵。
你跟誰跟什麼人,如果你跟錯人了,乃至你去錯了地方,跟你這一生乃至盡未來際都有一定的關系,這是遇緣有異。
你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能得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所以我常常勸年輕的師父們呐,年輕的比丘沙彌們,盡量不要到處亂跑,住一個地方,還是有僧團的地方,他們都會怎麼樣呢,比較安全。
怎麼個安全法呢?打個比方說那個風筝啊,放風筝見過嗎?風筝飛得再高,它有個繩子拽在那裡,它不會亂跑。
如果說那風筝繩子斷了,它會怎麼樣?或者卡在哪個樹上,或者卡在高壓電上,或者掉到江河湖海,那就沒有一定。
是不是這樣?它亂飛亂飛,不知飛到哪裡去。
所以你有一個僧團有人管你,我認為說這是安全的一種呵護和保護。
我們天天怎麼樣?搭衣、持缽,然後呢,過堂上殿。
他不離僧團,這種僧格他始終保留着,即使有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
我們多少有點不願意,怎麼樣呢:哎呀,這麼大熱天穿個大褂!還要搭個衣去吃飯!熱不熱啊!在家人一看就說:你們能不能穿短袖去吃飯呐?你說我們齋堂那麼多人,如果大家都去穿短袖吃飯,你說像個啥樣子?大家想象一下看:不搭衣,小褂大褂都不穿,就穿個汗衫吃飯。
然後拿把扇子這樣扇,怎麼樣?那你僧格的樣子沒有了。
那在家人一看,跟我一樣差不多嘛,隻是頭光光而已,對吧?所以說令人生起這個善心至關重要,就你現這個僧相,你就有責任和使命,讓人家種善根。
我在看那個《尼鈔》(四分律比丘尼鈔)裡面有這麼一段文呐,它引的是叫做什麼?《遺教法句經》裡面講的,說比丘去騎乘,騎這個馬車牛車,騎車啊,坐車引起譏嫌,引起譏嫌呢,他說如果是有一天,一日,被人譏嫌的情況下呢,他會失去五百日的福啊,五百日的福報,修的五百日的福報失掉,就是讓人譏嫌。
你看那戒律,為什麼要制定這麼多戒律呢?就完全護衆生心而已,護衆生心。
我看呐,律裡面有講,實在病的不行的話怎麼辦呢?他說非食漿,非食漿還不行怎麼辦?吃粥。
在哪裡吃?屏處。
屏處吃粥。
如果說在顯處吃的話,人家看見會怎麼呢?令人生煩惱。
我常常說你不要讓人家看見,看見别人會生煩惱的,是不是這樣?那意思是說你告訴人家偷着來呗,這不是這麼說。
屏處遮譏嫌而已。
不是告訴你偷着來,什麼都偷着來。
人家說,那麼舉頭三尺有神明啊,你怎麼偷着來呢?這是完全遮戒譏嫌而已。
讓人家譏嫌,你就會失去很多的福報。
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這麼做。
所以有這樣做,你始終僧格會保持在那裡。
平興寺住久了,然後外面有來一個挂單的,大家一看這是外面來的。
為什麼呢?大家很自然地感覺這不是平興寺的。
他那樣子。
我們在這裡住久了,熏習熏習那個威儀啊,大家都很自然。
他沒有在這裡熏習一下,他就是會怎麼樣?毛躁。
你一看就知道。
所以說僧團的功德真是無量無邊的大。
年輕你依僧團、依寺院,那麼你就會怎麼樣呢?僧格的養成,道心自然就會增長,你即使不願意
你跟誰跟什麼人,如果你跟錯人了,乃至你去錯了地方,跟你這一生乃至盡未來際都有一定的關系,這是遇緣有異。
你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能得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所以我常常勸年輕的師父們呐,年輕的比丘沙彌們,盡量不要到處亂跑,住一個地方,還是有僧團的地方,他們都會怎麼樣呢,比較安全。
怎麼個安全法呢?打個比方說那個風筝啊,放風筝見過嗎?風筝飛得再高,它有個繩子拽在那裡,它不會亂跑。
如果說那風筝繩子斷了,它會怎麼樣?或者卡在哪個樹上,或者卡在高壓電上,或者掉到江河湖海,那就沒有一定。
是不是這樣?它亂飛亂飛,不知飛到哪裡去。
所以你有一個僧團有人管你,我認為說這是安全的一種呵護和保護。
我們天天怎麼樣?搭衣、持缽,然後呢,過堂上殿。
他不離僧團,這種僧格他始終保留着,即使有一千個一萬個不願意。
我們多少有點不願意,怎麼樣呢:哎呀,這麼大熱天穿個大褂!還要搭個衣去吃飯!熱不熱啊!在家人一看就說:你們能不能穿短袖去吃飯呐?你說我們齋堂那麼多人,如果大家都去穿短袖吃飯,你說像個啥樣子?大家想象一下看:不搭衣,小褂大褂都不穿,就穿個汗衫吃飯。
然後拿把扇子這樣扇,怎麼樣?那你僧格的樣子沒有了。
那在家人一看,跟我一樣差不多嘛,隻是頭光光而已,對吧?所以說令人生起這個善心至關重要,就你現這個僧相,你就有責任和使命,讓人家種善根。
我在看那個《尼鈔》(四分律比丘尼鈔)裡面有這麼一段文呐,它引的是叫做什麼?《遺教法句經》裡面講的,說比丘去騎乘,騎這個馬車牛車,騎車啊,坐車引起譏嫌,引起譏嫌呢,他說如果是有一天,一日,被人譏嫌的情況下呢,他會失去五百日的福啊,五百日的福報,修的五百日的福報失掉,就是讓人譏嫌。
你看那戒律,為什麼要制定這麼多戒律呢?就完全護衆生心而已,護衆生心。
我看呐,律裡面有講,實在病的不行的話怎麼辦呢?他說非食漿,非食漿還不行怎麼辦?吃粥。
在哪裡吃?屏處。
屏處吃粥。
如果說在顯處吃的話,人家看見會怎麼呢?令人生煩惱。
我常常說你不要讓人家看見,看見别人會生煩惱的,是不是這樣?那意思是說你告訴人家偷着來呗,這不是這麼說。
屏處遮譏嫌而已。
不是告訴你偷着來,什麼都偷着來。
人家說,那麼舉頭三尺有神明啊,你怎麼偷着來呢?這是完全遮戒譏嫌而已。
讓人家譏嫌,你就會失去很多的福報。
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這麼做。
所以有這樣做,你始終僧格會保持在那裡。
平興寺住久了,然後外面有來一個挂單的,大家一看這是外面來的。
為什麼呢?大家很自然地感覺這不是平興寺的。
他那樣子。
我們在這裡住久了,熏習熏習那個威儀啊,大家都很自然。
他沒有在這裡熏習一下,他就是會怎麼樣?毛躁。
你一看就知道。
所以說僧團的功德真是無量無邊的大。
年輕你依僧團、依寺院,那麼你就會怎麼樣呢?僧格的養成,道心自然就會增長,你即使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