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少说话的好处

關燈
    【箴17:28】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

    有時人們會遇到一個誤區,就是默不作聲的愚妄人與智慧人是很難被加以分别。

    那些愚妄人隻要保持緘默,并偶爾貌似“智慧”地點點頭,他在人群中便能享受那給予有正确判斷力、寡言之智慧人的尊敬。

    如果愚妄人在罕有的留神的瞬間偶獲那智慧的珍珠,我們也不應在其身上抱太大希望,以為他會緘口不說。

    因為他不可能讓“緘默”适用于他。

    在各處境中,愚妄人都有一種癖好,就是喜歡拾人牙慧,并在所有不适當的時間、地點,把它們抛出去。

    他以為他能說出精簡的話便非常聰明了,但那些話總是達不到預期效果。

    “【箴26:7】瘸子的腳空存無用,箴言在愚昧人的口中也是如此。

    ”可見,即使愚妄人說出一些智慧的話,總因時間不對而失去意義,一點兒沖擊力也沒有。

     再有,愚妄人所說的話語裡,大部分明顯是愚蠢或不懷好意的,那些話就像湧流的泉水傾瀉出來。

    那些話從他的‘心’奔湧而出。

    愚妄人的言語洩露他的心和人格沒有價值。

    即使說好話,也從不先想一想或聽一聽就信口開河;然而要是說起壞話,那诽謗等等壞話就輕易從他口中溜出來了。

    如果是智慧人,他會十分地謹慎自己的行為,而且避免做任何傷人損人的事;但愚妄人卻行為輕率毫無抑制不顧一切,不理自己使别人所受的損害和傷害。

    “【箴14:16】智慧人懼怕,就遠離惡事,愚妄人卻狂傲自恃。

    ”他的不顧一切加上他對自己才能極大的自信,總是以高人一等出現。

    可見,“愚妄人的愚妄,終是愚妄”,這話說得并不使人覺得可怕。

    因此,愚妄人無論在何處,誰都可以從他們獨有的印記認出他們,這印記就是不願意學習,也缺乏自制,這些都是使他們真正成了愚妄人的因素。

    正因如此,智者也提醒做智慧人的,如果自己不以這些愚妄人為誡,自己若不小心的話,也是能立即使他們成為愚妄人的那種東西。

     人生百态,“窮與富”互裝的現象,已經是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

    窮人們在拼命的“打腫臉充胖子”,富人卻故意地還向人借貸,表示自己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