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至己至

關燈
    田的秧盡快薅出來,公社革委會要組織人員來檢查,同志們一定要積極認真,按時按量的完成。

    讓領導滿意,讓我們自己都滿意。

    下面就由各組組長自己安排,自己組裡的活路。

    明天一早大家就下田薅秧,大家一定要按時出工,按時收工。

    中午吃了午飯,下午繼續幹。

    一定不要耽誤農時,争取今年大豐收。

    毛主席語錄,……不怕犧牲,艱苦奮鬥去争取勝利。

    每次開會講了一些正事,後面都是一些套話。

    這也是當時形勢的需要。

    上行下仿。

    下面向上面學習。

    社員們一邊開會一邊聊天,反正大家就叽叽呱呱的,講解自己的所見所聞。

    隊長,開完會,各組長安排自己組裡的具體事宜。

    大家撐燈回家,火把向四面八方散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都手握薅秧棒,在組長的安排下,進行了各自的工作,三人一組,有的四人一組,田大的五人一組,從田的這一頭到田的那一頭,從上一塊田到下一塊田,大家都在無休無止的忙碌。

    公社革委會的人終于來檢查了,還像模像樣的向社員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社員們都點頭應答。

    必須讓檢查組滿意!這是給生産隊面子,也是給檢查組面子,當然也是給自己面子。

     蠶房的蠶寶寶要上樹(上簇)了,養蠶的社員也開始忙碌了,蠶房就在生産隊的學習室旁邊,有一間普通教室那麼大,裡面養了三到四張蠶,養蠶跟養牛一樣,需要專人看管,各方面的消毒工作要搞到位,石灰水消毒,漂白粉消毒,桑葉消毒,蠶具消毒,裡邊的一切用具,必須消毒,蠶架蠶簸,每養一季蠶,蠶具都要統統消毒。

    先用石灰水泡,再用漂白粉灑落,養蠶房也要消毒,用漂白粉水,噴霧器噴灑好幾遍。

    要求達到無菌的效果,養蠶是一個比較細心的活,這個工作是非常考驗一個人的耐心的,要心平氣和,不驕不躁,還要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

    生産隊的所有的地邊都栽種有桑樹,在當時來說,養蠶也是一種好的經濟收入,從蠶卵出來到成繭一般要四十來天。

    生産隊裡有專業的養蠶員負責,蠶到了四眠以後,食桑葉量大增,生産隊還得增加采桑人員,一天忙到晚,那真叫一個忙。

    特别是上簇前,蠶寶寶食桑葉的聲音好象下雨聲一樣,沙沙沙的響不停。

     蠶房養蠶忙,稻田薅秧忙,苕地除草忙,美好的生活就是在人們辛勤勞動中創造的。

     秧薅完了,蠶房的蠶全部上簇了,在一條條金黃色的蠶龍上,結滿了白白的蠶繭,蠶繭也豐産了。

     薅完秧,施了追肥,秧苗長勢更好,夏至谷懷胎,真準時,秧苗吐穗,秧田變稻田了。

     大松也可以在院子裡自由自在的走動了,但四周有水田,為了大松的安全,家人還得經管,不得離開自已的視線。

    大人收工回家,首先是抱一抱大松,逗一逗大松,教大松說話,大松也能喊人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二姑,幺姑,慢慢的大松全都能叫出來了。

    大人們一回家,大松就親切的不停的喊,勞累了一天的長輩,聽到大松稚嫩的叫喊,他們身上的疲勞頓失消散。

     大松一天天長大了。

     喜歡金色華年請大家收藏:()金色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