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过完元宵年过完
關燈
小
中
大
聽完評書休息。
翌日。
評書先生又講評書一天,生産隊包場,幾張方桌上還擺有茶水,算是貴賓席,本隊的随便坐,隊裡的女婿可以坐貴賓席,隊裡還是挺講究的,以禮待人。
對于評書,大人津津樂道,聚精會神,有時哈哈大笑,有時眉頭緊鎖,随着故意的得宕起伏,人們臉上的表情跟着變化,小孩壓根聽不懂,也就在周圍打鬧,各玩各的,評書内容不影響小孩玩耍。
大松與那些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互相追逐,玩得挺嗨的。
大人們聽評書,小朋友捉迷藏,互不幹擾,各需所需,評書的内容比較古典,除了一些打仗的聽起來還有興趣,其他的對小朋友沒有吸引力。
“劈山救母”這個神話聽起來就一般,“嶽飛傳”那就相當有意思!宋朝嶽飛,嶽母刺字,精忠報國,從嶽飛的出生到十二道金牌召回,被奸臣所害,就義于風波亭,他的事迹千古流芳。
巜嶽飛傳》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嶽飛壯麗一生的傳奇小說,也是古代英雄傳奇小說中的經典作品。
嶽飛是中國古代最着名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有膽有識、智勇雙全的軍事統帥。
他武藝高強,用兵如神,訓練了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抗金武裝嶽家軍,為挽救民族的危亡與敵人作殊死的鬥争,屢戰屢勝,最終卻被昏庸的宋高宗和陰險的奸臣秦桧害死。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美名傳頌千古!嶽飛氣壯山河的愛國情懷和高超的軍事才能,至今仍受到人們的敬仰和緬懷。
講評書的當時一天就講完了,跳躍式講解,選精彩的,重點的。
特别吸引人的故事情節,讓聽書的舍不得離開。
中間還有收茶水費的(求打賞),兩角一角随便給,給說書人增收。
當時的藝人藝術還不受人重視,們以不值錢,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增加評書先生的收入,有些好心觀衆還給說書人送東西,特别是一些茶樓評書講得好的,有的送吃的,穿的,布票,糧票,早餐(豆漿油條)用飯盒裝,那時沒有一次性塑料制品,工業用塑料還跟不上,日用品全是環保産品,飯盒5元錢一個,一般人月薪28元,廢鋁一角五一斤,包子六分錢一個,開水一分錢一碗,牙膏2角,牙刷2角,洗衣刷<豬毛>2角,民政局結婚證九分錢。
晶體管收音機二波段的40多元,大号電池0.45元,手電筒2.5V燈珠8分錢,豬肉8角,白酒7角,從這些物價中可以看出當時哪些緊俏那些過剩,當時說書人也是自由職業者,也不是絕對自由,你在公共場所講評書,必須要有評書證,相當于許可證,也是工作證,不然文化館會管你,所謂的管就是給你找不痛快,會在你正忙活時來一兩人,說你沒證,如何如何,與其說他們是管理者,倒不如說他們是出來找存在感,體現一下自己的優越性,當時普通人也沒主見,認為吃商品糧的人說的就是對的,吃商品糧是當時農村人追求的唯一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這裡所說的沒主見,是當時還不是法制社會,無法律準則,人們辦事甚至是管理者都是想當然的搞。
這次這說書人四十多歲,姓崔,名德圓,是崔家山上的,說書是祖傳,他的祖父,父親都會說書,也是業餘為主,平時給大家講講笑話,段子,或來點山東快書,烘托一下氣氛,大家都是務農,修理地球為主,也沒把這業餘愛好當飯吃。
崔德圓就不同了,他有一點眼光,知道人們平靜的生活好象缺點什麼,需要什麼。
通過他敏銳的觀察,人們是什麼都缺,當時的物質生活跟不上,精神生話也更空虛,那次去縣城,看一商店門口有人圍觀,他也前去湊湊熱鬧,看過究竟,原來一群人圍在那裡聽評書,講評書的既不吃飯,也不喝水從早可以講到晚,原來大夥在圍着收音機聽評書。
崔德圓腦子轉得快,本家也是說書之人,也應該有所作為吧。
回家後把自己的想法與父親商量了一下,“阿爸,現在生活有點困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真難受,我想去街上茶飯擺攤”,“擺攤,你去賣茶?”“不是,我去賣聲。
”“什麼,你說什麼,賣什麼身,你是四大美女?”“爸你誤會了,我是去說書,可以賺點錢,現在孩子也大了,稱鹽打油都是問題,這日子怎麼過?”父親沉思片刻,想了想,“去擺攤說書賺錢,想法不錯,這麼多年,我們都是自娛自樂,順便給身邊的人找找快活,去賺錢,面子上好象放不開。
”“阿爸,都啥時候了,我們不偷不搶,憑自己能力賺錢,不丢人。
”父親想了想,也是,這一輩子種田,也沒給你們創造什麼财富,手裡沒錢,什麼也幹不了,感覺特别難受。
“那你怎麼打算?具體如何安排?”“我先去悅來茶館聯系,給店老闆先打打招呼,讓他先放出風聲,就說這裡将要請說書先生說書,算是先打打廣告,我們看反應如何,我自已也要準備一下,扇子,醒木,這些少不了,衣服要弄一身得體的,留給客人好印象。
”“想法不錯,你準備穿什麼衣服?”“這個我還沒想好,那就穿軍幹服(四袋服)?”“為了吸引眼球,引起關注,我建議穿中國傳統服裝,長衫。
”這崔德圓一聽長衫,這老爹想法還真特别,人們有幾十年沒穿長衫了,年輕人見都沒見過,這也算奇裝異服了。
“我也沒有長衫,誰會做長衫?”老父親看了看兒子,走進屋裡拿出一包東西,裡三層外三層的包着,慢慢打開,“這醒木,扇子是你爺爺留給我的,這衣服是我年青時縫的,還是新的沒穿過,你現在穿正合适。
”德圓一看該有的都有了,“阿爸,衣服你穿吧!”“傻小子,現在正派上用場,我種地怎麼穿長衫,把
翌日。
評書先生又講評書一天,生産隊包場,幾張方桌上還擺有茶水,算是貴賓席,本隊的随便坐,隊裡的女婿可以坐貴賓席,隊裡還是挺講究的,以禮待人。
對于評書,大人津津樂道,聚精會神,有時哈哈大笑,有時眉頭緊鎖,随着故意的得宕起伏,人們臉上的表情跟着變化,小孩壓根聽不懂,也就在周圍打鬧,各玩各的,評書内容不影響小孩玩耍。
大松與那些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互相追逐,玩得挺嗨的。
大人們聽評書,小朋友捉迷藏,互不幹擾,各需所需,評書的内容比較古典,除了一些打仗的聽起來還有興趣,其他的對小朋友沒有吸引力。
“劈山救母”這個神話聽起來就一般,“嶽飛傳”那就相當有意思!宋朝嶽飛,嶽母刺字,精忠報國,從嶽飛的出生到十二道金牌召回,被奸臣所害,就義于風波亭,他的事迹千古流芳。
巜嶽飛傳》是一部叙述南宋抗金名将嶽飛壯麗一生的傳奇小說,也是古代英雄傳奇小說中的經典作品。
嶽飛是中國古代最着名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有膽有識、智勇雙全的軍事統帥。
他武藝高強,用兵如神,訓練了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抗金武裝嶽家軍,為挽救民族的危亡與敵人作殊死的鬥争,屢戰屢勝,最終卻被昏庸的宋高宗和陰險的奸臣秦桧害死。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美名傳頌千古!嶽飛氣壯山河的愛國情懷和高超的軍事才能,至今仍受到人們的敬仰和緬懷。
講評書的當時一天就講完了,跳躍式講解,選精彩的,重點的。
特别吸引人的故事情節,讓聽書的舍不得離開。
中間還有收茶水費的(求打賞),兩角一角随便給,給說書人增收。
當時的藝人藝術還不受人重視,們以不值錢,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增加評書先生的收入,有些好心觀衆還給說書人送東西,特别是一些茶樓評書講得好的,有的送吃的,穿的,布票,糧票,早餐(豆漿油條)用飯盒裝,那時沒有一次性塑料制品,工業用塑料還跟不上,日用品全是環保産品,飯盒5元錢一個,一般人月薪28元,廢鋁一角五一斤,包子六分錢一個,開水一分錢一碗,牙膏2角,牙刷2角,洗衣刷<豬毛>2角,民政局結婚證九分錢。
晶體管收音機二波段的40多元,大号電池0.45元,手電筒2.5V燈珠8分錢,豬肉8角,白酒7角,從這些物價中可以看出當時哪些緊俏那些過剩,當時說書人也是自由職業者,也不是絕對自由,你在公共場所講評書,必須要有評書證,相當于許可證,也是工作證,不然文化館會管你,所謂的管就是給你找不痛快,會在你正忙活時來一兩人,說你沒證,如何如何,與其說他們是管理者,倒不如說他們是出來找存在感,體現一下自己的優越性,當時普通人也沒主見,認為吃商品糧的人說的就是對的,吃商品糧是當時農村人追求的唯一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這裡所說的沒主見,是當時還不是法制社會,無法律準則,人們辦事甚至是管理者都是想當然的搞。
這次這說書人四十多歲,姓崔,名德圓,是崔家山上的,說書是祖傳,他的祖父,父親都會說書,也是業餘為主,平時給大家講講笑話,段子,或來點山東快書,烘托一下氣氛,大家都是務農,修理地球為主,也沒把這業餘愛好當飯吃。
崔德圓就不同了,他有一點眼光,知道人們平靜的生活好象缺點什麼,需要什麼。
通過他敏銳的觀察,人們是什麼都缺,當時的物質生活跟不上,精神生話也更空虛,那次去縣城,看一商店門口有人圍觀,他也前去湊湊熱鬧,看過究竟,原來一群人圍在那裡聽評書,講評書的既不吃飯,也不喝水從早可以講到晚,原來大夥在圍着收音機聽評書。
崔德圓腦子轉得快,本家也是說書之人,也應該有所作為吧。
回家後把自己的想法與父親商量了一下,“阿爸,現在生活有點困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真難受,我想去街上茶飯擺攤”,“擺攤,你去賣茶?”“不是,我去賣聲。
”“什麼,你說什麼,賣什麼身,你是四大美女?”“爸你誤會了,我是去說書,可以賺點錢,現在孩子也大了,稱鹽打油都是問題,這日子怎麼過?”父親沉思片刻,想了想,“去擺攤說書賺錢,想法不錯,這麼多年,我們都是自娛自樂,順便給身邊的人找找快活,去賺錢,面子上好象放不開。
”“阿爸,都啥時候了,我們不偷不搶,憑自己能力賺錢,不丢人。
”父親想了想,也是,這一輩子種田,也沒給你們創造什麼财富,手裡沒錢,什麼也幹不了,感覺特别難受。
“那你怎麼打算?具體如何安排?”“我先去悅來茶館聯系,給店老闆先打打招呼,讓他先放出風聲,就說這裡将要請說書先生說書,算是先打打廣告,我們看反應如何,我自已也要準備一下,扇子,醒木,這些少不了,衣服要弄一身得體的,留給客人好印象。
”“想法不錯,你準備穿什麼衣服?”“這個我還沒想好,那就穿軍幹服(四袋服)?”“為了吸引眼球,引起關注,我建議穿中國傳統服裝,長衫。
”這崔德圓一聽長衫,這老爹想法還真特别,人們有幾十年沒穿長衫了,年輕人見都沒見過,這也算奇裝異服了。
“我也沒有長衫,誰會做長衫?”老父親看了看兒子,走進屋裡拿出一包東西,裡三層外三層的包着,慢慢打開,“這醒木,扇子是你爺爺留給我的,這衣服是我年青時縫的,還是新的沒穿過,你現在穿正合适。
”德圓一看該有的都有了,“阿爸,衣服你穿吧!”“傻小子,現在正派上用場,我種地怎麼穿長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