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白云山上好风光
關燈
小
中
大
由于農曆閏八月,重陽節在霜降後,無論怎麼閏月,農時生産按24節氣運作基本很靠譜。
生産隊決定霜降節先幹白雲山上的地,計劃兩三天忙完,共有20多畝地,能栽秧的就有3五畝,由于水源不好弄,一般當旱地幹。
但時間比較緊,大家年年幹,時間規劃得很精準,早上吃早早飯,5點半吃完飯,就往山上趕,自帶勞動工具,背上生産隊的種子,化肥,背兜,鐮刀,整個太平壩還沉浸在夜色中,人們打着手電火把向白雲山進發,人們登山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一般就30分鐘,就凳上山了,霜降的早晨已經起了晨霧,生産隊一百多社員登頂白雲山幹活,場面十分狀觀,山路上的火把一個接一個,山路婉言盤旋,好似一條火龍在向上攀爬,爬上山頂,東方露出了魚肚白。
地裡的模樣也可以模模糊糊的看見。
大家把火把插在裡邊照明幹活,先要割苕藤,接着挖紅薯,整理紅薯,整整空地開廂播種,平地有的挖窩,有的播種,有的施肥,有的澆水,一氣呵成,絕不拉稀擺帶。
從白雲山往下看,平壩裡全是白霧籠罩,根本看不見房屋,也看不見田地,整個白雲山被霧海籠罩,被霧海環抱,在上面幹活的人們,那就是感覺象活神仙了,這個霧海與峨眉晨霧沒有任何區别,隻是地點不同,但是景觀一樣,漸漸的,東方露出了白白的圓圓的太陽的小臉,太陽冉冉的從遠處的地平線中升起,起初的太陽火紅火紅的像火盆一樣,但是不那麼熱,在山上往下看,晨霧也是流動的,有了晨霧樹上的水珠兒也就增多,小草上也挂滿了露珠兒,太陽升起的時候是慢慢的,不像人們說的,一下都跳上天空,太陽升起跟太陽落山是一樣的,緩慢的過程,早晨的太陽是越來越熱,下午的太陽是越來越涼,這就是早晚太陽最大的區别,在山上看霧海,整個烏海是平的,隻有突出的小山包和其他高大的樹就露出在霧平面上,那種圖畫非常漂亮,那種感覺沒法比喻,下面的一切一切都已藏在霧海中,根本看不見,湖泊,莊稼,田野,堰塘,全在白茫茫的霧裡邊,一點兒也看不見,一點也看不見,不知道當年的西遊記可能就這樣取景的吧。
真壯觀呐!白雲山日出,我是第一次看見,太陽漸漸的升起來了,噴薄而出,南下的濃霧,在陽光的照射下,或在微風的吹拂漸漸地,漸漸地消散了,所有的一切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樹木看得見了,田地看得見了,房子看得見了,燕塘看得見了,水裡遊的鴨子也看得見,整個太平壩有與往常一樣,恢複了該有的樣子。
高山上,山頂上就是好沒有霧的困擾,沒有霧的煩惱,還可以欣賞神秘的霧,那美麗的風姿。
社員們幹山上的活已經很有智慧,時間抓得非常緊湊,稍不留神就容易幹到天黑,但是大家的目的是快準狠。
幹完活還得留下一段時間,大家在山上休息休息,聊聊天,喝喝茶,這是曆來的規矩。
山上的地邊也長有菊花,大家就用茶壺在山上直接制作菊花茶,中午的太陽還是比較熱的,喝一口菊花茶,心裡舒舒服服,白雲山上主要是栽種油菜,油菜籽收割方便,所以大家都十分喜歡種播。
給來年的廚房增添了不少的香味。
川北人就是愛吃菜籽油,這是天生的習慣,傳承了上千年。
由于山高路遠,中午飯就是早晨帶的幹糧,一般就是饅頭包子,還有一些其他糯米糍粑之類的,中午在上面用茶壺燒上開水就可以解決午餐問題,一般上面枯枝不少,撿柴燒開水不缺燃料,下午四點就開始收工,把今天的收獲分給社員們,紅苕,苕藤,一樣不少,全部分給各家各戶,每家每戶都有人上去,都背一點背回家,這樣就不會挨到天黑,因為山高路遠,走路不方便,早一點回家,這樣大家都安全。
大松爸爸在山上趁大家休息的時候還去樹林中采一些山藥(中草藥),采這樣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全是野生的,今天的收獲還不錯,采
生産隊決定霜降節先幹白雲山上的地,計劃兩三天忙完,共有20多畝地,能栽秧的就有3五畝,由于水源不好弄,一般當旱地幹。
但時間比較緊,大家年年幹,時間規劃得很精準,早上吃早早飯,5點半吃完飯,就往山上趕,自帶勞動工具,背上生産隊的種子,化肥,背兜,鐮刀,整個太平壩還沉浸在夜色中,人們打着手電火把向白雲山進發,人們登山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一般就30分鐘,就凳上山了,霜降的早晨已經起了晨霧,生産隊一百多社員登頂白雲山幹活,場面十分狀觀,山路上的火把一個接一個,山路婉言盤旋,好似一條火龍在向上攀爬,爬上山頂,東方露出了魚肚白。
地裡的模樣也可以模模糊糊的看見。
大家把火把插在裡邊照明幹活,先要割苕藤,接着挖紅薯,整理紅薯,整整空地開廂播種,平地有的挖窩,有的播種,有的施肥,有的澆水,一氣呵成,絕不拉稀擺帶。
從白雲山往下看,平壩裡全是白霧籠罩,根本看不見房屋,也看不見田地,整個白雲山被霧海籠罩,被霧海環抱,在上面幹活的人們,那就是感覺象活神仙了,這個霧海與峨眉晨霧沒有任何區别,隻是地點不同,但是景觀一樣,漸漸的,東方露出了白白的圓圓的太陽的小臉,太陽冉冉的從遠處的地平線中升起,起初的太陽火紅火紅的像火盆一樣,但是不那麼熱,在山上往下看,晨霧也是流動的,有了晨霧樹上的水珠兒也就增多,小草上也挂滿了露珠兒,太陽升起的時候是慢慢的,不像人們說的,一下都跳上天空,太陽升起跟太陽落山是一樣的,緩慢的過程,早晨的太陽是越來越熱,下午的太陽是越來越涼,這就是早晚太陽最大的區别,在山上看霧海,整個烏海是平的,隻有突出的小山包和其他高大的樹就露出在霧平面上,那種圖畫非常漂亮,那種感覺沒法比喻,下面的一切一切都已藏在霧海中,根本看不見,湖泊,莊稼,田野,堰塘,全在白茫茫的霧裡邊,一點兒也看不見,一點也看不見,不知道當年的西遊記可能就這樣取景的吧。
真壯觀呐!白雲山日出,我是第一次看見,太陽漸漸的升起來了,噴薄而出,南下的濃霧,在陽光的照射下,或在微風的吹拂漸漸地,漸漸地消散了,所有的一切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樹木看得見了,田地看得見了,房子看得見了,燕塘看得見了,水裡遊的鴨子也看得見,整個太平壩有與往常一樣,恢複了該有的樣子。
高山上,山頂上就是好沒有霧的困擾,沒有霧的煩惱,還可以欣賞神秘的霧,那美麗的風姿。
社員們幹山上的活已經很有智慧,時間抓得非常緊湊,稍不留神就容易幹到天黑,但是大家的目的是快準狠。
幹完活還得留下一段時間,大家在山上休息休息,聊聊天,喝喝茶,這是曆來的規矩。
山上的地邊也長有菊花,大家就用茶壺在山上直接制作菊花茶,中午的太陽還是比較熱的,喝一口菊花茶,心裡舒舒服服,白雲山上主要是栽種油菜,油菜籽收割方便,所以大家都十分喜歡種播。
給來年的廚房增添了不少的香味。
川北人就是愛吃菜籽油,這是天生的習慣,傳承了上千年。
由于山高路遠,中午飯就是早晨帶的幹糧,一般就是饅頭包子,還有一些其他糯米糍粑之類的,中午在上面用茶壺燒上開水就可以解決午餐問題,一般上面枯枝不少,撿柴燒開水不缺燃料,下午四點就開始收工,把今天的收獲分給社員們,紅苕,苕藤,一樣不少,全部分給各家各戶,每家每戶都有人上去,都背一點背回家,這樣就不會挨到天黑,因為山高路遠,走路不方便,早一點回家,這樣大家都安全。
大松爸爸在山上趁大家休息的時候還去樹林中采一些山藥(中草藥),采這樣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全是野生的,今天的收獲還不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