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瓜果飘香

關燈
    太陽一天比一天大,溫度一天比一天高,田壩裡的熱浪遠遠都能看見,這是正宗的桑拿天。

    地邊的南瓜葉子耷拉着腦袋,一點精神沒有,看上去垂頭喪氣的樣子,其實,由于氣溫過高,水分蒸發過多的原因造成的,南瓜藤上的南瓜,大個大個,有青南瓜有黃南瓜,一般都有臉盆那麼大,重量20多斤,小的也有十來斤。

    自留地裡的茄子長得很是有形,個個光滑圓潤,紫色發亮,一株茄株上結好幾個茄子,這可都是餐桌上的美食。

    長得最耀眼的那就是冬瓜,冬瓜藤攀岩而上,上的結出粉白的大冬瓜,有的十多斤,大的二三十斤,挂在樹枝上很是耀眼,這明顯是在秀肌肉,扁豆藤子最能攀爬,一株大李子樹全被扁豆藤子包圍,隻見豆藤不見樹,上面開滿了紫色的扁豆花,在微風的吹拂下,散發出陣陣清香,小蜜蜂也聞香而至,忙碌的采蜜授粉,辛勤勞作,無私奉獻。

    扁豆藤一邊開花一邊結夾,花期将近20天,這給人們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新鮮的豆夾,一株大扁豆,可以結夾上百斤,産量高,但自家食用是吃不完的,有時可以去市場上賣,換回一些零錢,但大都有種植,自給自足,很少有人去賣,吃不完的摘下來當飼料喂豬,樹頂上的夠不着,就讓它長成…老豆子,可以給下一年留種,還可以用幹扁豆炖豬蹄,煲湯,味道極為鮮美。

    幹扁豆利于儲存,随時可以食用。

    大自然就是這麼神奇,一樣豐收,樣樣豐收,園子裡的絲瓜架上爬滿了絲瓜藤,絲瓜藤上結絲瓜,架上開滿小黃花。

    絲瓜剛剛結出來隻有小指頭這麼大,幾天時間,就長一尺來長。

    大松奶奶每天早上去園子裡摘絲瓜,總要摘回大半筐,地裡的露珠兒打濕的衣服,但早上涼快,不易中暑,大松特别喜歡奶奶做的絲瓜湯,絲滑可口,特别特别香。

    更喜歡的是絲瓜豆腐湯,口感勝過吃肉! 絲瓜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涼血、美容養顔、抗過敏 絲瓜性涼味甘,歸肺、肝、胃、大腸經,可緩解高熱口渴、煩躁、咽喉潰爛等熱毒熾盛症狀,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

    絲瓜中的維生素C及維生素B1含量較高,維生素C可以抑制黑色素合成,具有美白淡斑的作用,而維生素B1參與體内糖類的代謝,适當補充可以預防腳氣病。

    絲瓜中的瀉根醇酸還具有很強的抗過敏作用,可降低過敏疾病發病率。

     大松還喜歡吃絲瓜湯面條,吃起來過瘾,感覺特别爽。

    别有一番風味。

    絲瓜湯面的制作也很簡單,大家都可以嘗試。

     絲瓜湯面 用料:絲瓜一根、香菇50g、鮮切面(幹面條也行)一人份(150g)、鹽1小匙 做法: 1.絲瓜切成小條塊,香菇(川北人叫菌子)切掉末端。

     2.鍋燒熱下少許油,下入一片姜炒香,接着入香菇和切好的絲瓜翻炒,加鹽調味讓絲瓜出水,炒至絲瓜翠綠炒熟即可。

     3.另起鍋燒一鍋開水,下鮮面煮熟約三分鐘撈出,裝入碗中加适量的面湯,然後将炒好的絲瓜澆在上面做澆頭即可。

    可以加上蚝油味道更鮮。

     苦瓜也不示弱,你開花來我開花,清熱解毒吃苦瓜。

    苦瓜長勢喜人,一般農戶有一兩株苦瓜,就夠你吃了,結瓜很多,苦瓜喜光,耐旱,越熱它長勢越好,結瓜數量不少,一個挨一個,味道有一點苦,小孩子不怎麼喜歡吃,但大部分特别喜歡,它苦得有味,涼拌苦瓜,苦瓜炒肉,苦瓜蒸肉,這可都是美味。

     苦瓜的功效與作用可不小: 1、促進飲食、消炎退熱: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味素能增進食欲,健脾開胃;所含的生物堿類物質奎甯,有利尿活血、消炎退熱、清心明目的功效。

     2、降低血糖:苦瓜的新鮮汁液,含有苦瓜甙和類似胰島素的物質,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并且苦瓜還有\"植物胰島素\"的美譽,能夠預防和改善糖尿病的并發症,具有調節血脂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3、清暑解渴:苦瓜粉性寒味苦,具有清暑祛熱、明目解毒、養血益氣等功效,對熱病煩渴、中暑、痢疾、目赤、癰腫丹毒、惡瘡等有食療作用。

     但是苦瓜熟食性溫,生食性寒,因此脾虛胃寒者不應生吃;<注意>!!苦瓜含奎甯,會刺激子宮收縮,引起流産,孕婦慎食苦瓜。

     苦瓜雖好,可不能超量。

     蕃茄這段時間也已經成熟,大大的火紅火紅的特别招人眼饞。

    西紅柿吃法就多了,涼拌西紅柿,西紅柿炒雞蛋,西紅柿蛋湯,這些都是常用吃法,川北還有一種吃法,洋辣子(西紅柿)炒回鍋肉,那叫一個香。

    洋辣子還是青的就采摘,這樣肉質較硬方便刀切成片,與青椒炒肉一樣的方法,炒出來香脆可口,味道鮮美。

    大松很喜歡吃這道洋辣子炒回鍋肉,己經在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現在每當回到老家一定要嘗一嘗洋辣子炒回鍋肉,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童年的回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内容! 生産隊曬場旁邊的梨子也成熟了,由于疏于管理,産量沒有往年高,大松爸爸管糧食同時也代管果樹,精心打理,那時的梨又大又圓,産量很高,這兩年一些嘴饞的總是惦記那幾樹梨,由于缺少管理,加之有人順手牽羊,也就所剩不多,但人均還能分幾斤,隻能嘗一嘗鮮。

     田裡的稻子揚花後,開始灌漿,也一天比一天沉甸,一天比一天沉甸,稻子壓彎了腰。

    谷穗也慢慢慢慢變黃,從溝裡到平壩,從平壩到山腰,從山腰到山頂,所有的稻田都充滿了稻香,山上山下,平壩山腰,層次分明,顔色深淺不一,海拔低的地方氣溫高一點也就熟的早一點,海拔高的地方溫度低一點,也就晚熟一段時間。

    菜園裡紅的,綠的,黃的,白的,各種瓜果一一呈現,其實就是秋天的美景。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碩果累累的季節,也是天下糧倉的季節。

     這段時間,人們也開始準備忙碌了,又要預備秋收到工作了,人們把菜園子裡的活兒幹好,瓜瓜菜菜,該收的收,該藏的藏,該留種的留種,也要為來年做一下準備工作。

     鐵匠鋪裡又開始忙碌了,制農具劃鐮刀,這是每個收獲季節前必須都要做的準備工作。

    快刀好幹活,說的就是這個事。

    大松也跟着爸爸一起去街上,買了一些日用産品鐮刀,草帽,毛巾,水壺等,街上的人人山人海,人頭攢動,那個時候趕集人真的很多,人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