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竞标内幕

關燈
    整個礦區相當于一座小縣城。

    九幾年的時候,當時有股風潮叫抓大放小。

    就是有收益的企業,由國家或者當地政府管理。

     比如當時國家就把煙草、石油、鐵路、軍工……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企業統一進行管理。

    其他營業能力不行的企事業單位就推向市場,進行市場化改革。

     等省市級的企業單位,就自負盈虧和一把手負責制。

    好些企業由于經營不善就賣給了個人。

    當然也有經營好的經過一些人的巧取豪奪也變成個人的了。

    比如“聯想”。

     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蘭奇市的國有大型煤礦迎來了它的改革。

     調查發現,所有的單位都虧損。

    隻有這個奮鬥煤礦還保持着微弱的盈利。

     這是因為,隻有虧栓企業才能變成一把手負責制。

    才能被賤賣。

    你要是盈利了。

    能給省市創造利潤了,自然也沒有改制的必要了。

     所以卑鄙的一幕就出現了。

    企業若是盈利可能不容易,但是把企業搞虧損乃至破産,那可就太容易了。

     什麼縱容偷盜、賤賣設配、三角債、等等一系列騷操作就來了。

    要問這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那好處是巨大的也是不為人知的。

     他們自己把企業弄成這樣,然後怪體制的問題,要改制。

     等省市要甩包袱,把這些企業出售或者變相出售的時候。

    他們要麼明着要麼暗着買下企業或者是企業的經營權,換了個身份或者假借他人身份變成新的領導者重新經營。

    “神奇”的一幕就出現了,企業開始盈利了! 他們和地方都獲得了好處。

    而遭罪的隻有底層工人。

    國家要求五險一金,一樣都不給交了;變本加厲的克扣工資,減員增效,讓工人們往死裡卷;忽略安全生産礦難不斷…… 但這波改制的大潮中,奮鬥煤礦廠卻是個例外。

    當時的李廠長夫婦兩人雖然貪婪,但是膽子小。

    再加礦裡的工人抱團反對改制。

    廠子上交稅收之後還能微弱盈利,就避免了改制風波。

    直至最近。

     以前一直是微利,這一點讓它躲過了很多人的注意,使它一直默默無聞這麼經營着。

    直到最近這幾年煤炭價格瘋漲,煤礦現在沒有不掙大錢的。

    所以它也就被盯上了…… 一路上通過了解,趙天佑三個人也知道了這些。

    他們也不多說什麼了,因為他們目前來說就是侵占國有資産的那部分人。

     到了蘭奇市裡的銀行,财務科長和楚瑤熟練的辦起了業務。

    銀行行長也親自出來接待。

     賴鼎得和趙天佑坐在外面的車裡。

    大老劉也跟在VIP服務廳裡面,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錢提完了。

    在沒人的時候,楚瑤塞給大老劉2000塊錢,并說:“您做的事情是沒毛病。

    不過下次不用叫這麼多人來。

    您私下就可以找我。

    我不知道咱們有沒有工會?就是有工會我也對工會主席免職,完全罔顧工人權益沒有盡責。

    ” 大老劉一聽這話别提多感動了。

    感覺原來的幹部又回來了一樣。

    并向楚瑤保證再也不帶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