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想亲迎
關燈
小
中
大
太後聽得安多回禀,沉吟了片刻,什麼都沒說便讓安多退下。
安多走後,太後才道:“哀家這個兒子,看似淡漠,但對上心之人,還是體貼。
” “或許陛下是想先出嫡子,陛下和皇後娘娘少年夫妻,最是情感濃烈之時,帝後和諧才是大同之福啊。
”靜怡說。
大同皇朝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希望皇後當得起陛下這麼對她。
”太後感歎道。
靜怡想着教林攸宜宮規時,那恬靜溫婉端莊的樣子,心裡暗想,皇後應當是個好的。
帝後大婚一直是太後一手過問,此次皇帝問起,歐陽純便将大婚流程詳詳細細回禀李端錦。
“定婚姻、執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皇家娶親不需要問名、納吉和請期,陛下也不用親迎,太後娘娘命榮親王、忠勇候為正副使替陛下迎親,禮部會在半個月内完成納采和納征。
”歐陽純說。
“迎親朕親自去,你去安排。
”李端錦沉吟了一會兒吩咐道。
歐陽純頓時呆了呆,隔了好一會兒才說話,“陛下,沒有陛下親自迎親的先例。
” “那就從朕這裡開始。
”李端錦不以為意,“是朕娶妻,要什麼代勞。
” “陛下的安危?”歐陽純擔憂。
“自有兵部和禦林軍負責。
”李端錦早有考慮。
“太後娘娘怕不會同意。
”歐陽純道。
“母後問起,你如是說便是。
”李端錦說。
歐陽純見皇帝似都考慮到了,畢竟是他自己大婚,于是沒再多說,隻是随後就趕去慈甯宮請示太後。
第二日,李端錦早朝後去向太後請安,太後提起迎親之事。
“陛下想親自迎親?” “回母後,民間皆是男子親自迎親,自古三媒六聘,皇後嫁入皇家,六禮已隻剩其三,莫非朕一屆帝王還不如民間男子?”李端錦說,“我知母後擔心朕之安危和理法,安危有護衛,至于理法,帝後和社稷興,便是理法。
” “脫下這身龍袍,朕也不過是普通男子,從小見父皇寵妾滅妻,母後垂淚,兒臣在心裡便暗暗發誓,将來長大我不需要妻妾成群,娶一人終老即可。
” “陛下!!!”太後吓得大驚失色,猛然站起,聲音都變了。
李端錦擺手示意太後聽完,他繼續說:“若是那樣,便不會有女子因兒臣争風吃醋,使陰謀詭計,兒臣的家會是溫馨幸福的。
可惜兒臣成了帝王,便由不得兒臣選擇,綿延子嗣是朕的責任,朕不會忘也不會丢,隻是母後,兒臣也想有普通人的權利,去迎娶自己的妻。
” 太後面色回緩,隻是還是心有餘悸,“陛下萬不可有獨寵的念頭,不可重蹈覆轍。
” “母後放心,兒子醒得。
”李端錦道。
母子倆已許久未曾說過體己話,李端錦先前之言雖有些驚世駭俗,何嘗不是在向太後吐露心聲。
太後也是第一次發現皇帝竟受了她和先帝的影響有了這樣的想法。
好在皇帝是個拎得清的
安多走後,太後才道:“哀家這個兒子,看似淡漠,但對上心之人,還是體貼。
” “或許陛下是想先出嫡子,陛下和皇後娘娘少年夫妻,最是情感濃烈之時,帝後和諧才是大同之福啊。
”靜怡說。
大同皇朝祖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希望皇後當得起陛下這麼對她。
”太後感歎道。
靜怡想着教林攸宜宮規時,那恬靜溫婉端莊的樣子,心裡暗想,皇後應當是個好的。
帝後大婚一直是太後一手過問,此次皇帝問起,歐陽純便将大婚流程詳詳細細回禀李端錦。
“定婚姻、執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皇家娶親不需要問名、納吉和請期,陛下也不用親迎,太後娘娘命榮親王、忠勇候為正副使替陛下迎親,禮部會在半個月内完成納采和納征。
”歐陽純說。
“迎親朕親自去,你去安排。
”李端錦沉吟了一會兒吩咐道。
歐陽純頓時呆了呆,隔了好一會兒才說話,“陛下,沒有陛下親自迎親的先例。
” “那就從朕這裡開始。
”李端錦不以為意,“是朕娶妻,要什麼代勞。
” “陛下的安危?”歐陽純擔憂。
“自有兵部和禦林軍負責。
”李端錦早有考慮。
“太後娘娘怕不會同意。
”歐陽純道。
“母後問起,你如是說便是。
”李端錦說。
歐陽純見皇帝似都考慮到了,畢竟是他自己大婚,于是沒再多說,隻是随後就趕去慈甯宮請示太後。
第二日,李端錦早朝後去向太後請安,太後提起迎親之事。
“陛下想親自迎親?” “回母後,民間皆是男子親自迎親,自古三媒六聘,皇後嫁入皇家,六禮已隻剩其三,莫非朕一屆帝王還不如民間男子?”李端錦說,“我知母後擔心朕之安危和理法,安危有護衛,至于理法,帝後和社稷興,便是理法。
” “脫下這身龍袍,朕也不過是普通男子,從小見父皇寵妾滅妻,母後垂淚,兒臣在心裡便暗暗發誓,将來長大我不需要妻妾成群,娶一人終老即可。
” “陛下!!!”太後吓得大驚失色,猛然站起,聲音都變了。
李端錦擺手示意太後聽完,他繼續說:“若是那樣,便不會有女子因兒臣争風吃醋,使陰謀詭計,兒臣的家會是溫馨幸福的。
可惜兒臣成了帝王,便由不得兒臣選擇,綿延子嗣是朕的責任,朕不會忘也不會丢,隻是母後,兒臣也想有普通人的權利,去迎娶自己的妻。
” 太後面色回緩,隻是還是心有餘悸,“陛下萬不可有獨寵的念頭,不可重蹈覆轍。
” “母後放心,兒子醒得。
”李端錦道。
母子倆已許久未曾說過體己話,李端錦先前之言雖有些驚世駭俗,何嘗不是在向太後吐露心聲。
太後也是第一次發現皇帝竟受了她和先帝的影響有了這樣的想法。
好在皇帝是個拎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