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生不生?
關燈
小
中
大
李端錦真的親自來到懿長公主府迎娶她來了,他是怎麼突破那重重阻礙來到她面前的,想來都是十分不易。
上一世那點怨念早已随着李端錦一次又一次的付出而消散,但林攸宜入宮隻為後位不為争寵,因此,此刻面對李端錦的真情,一時心情十分複雜,但到底是感動更多一些。
因為想得出神,她遲遲沒有應聲接诏書,直到身後父親輕輕提醒。
“謝陛下恩典。
”林攸宜叩拜。
正要起身,一隻白皙修長的手來到了跟前。
林攸宜看不見李端錦,隻能看見明黃的龍袍下擺和同色系的靴子,此時突然出現的這隻手在眼前被放大,好像每一條紋路都被林攸宜看得十分清晰。
這是李端錦的手!他親自來扶她!! 林攸宜心如擂鼓,心裡陡然生出一股比感動更多一點的異樣情緒。
這是雙漂亮的手,自今日起便成了李端錦身上林攸宜最喜歡的部位,日後總忍不住偷偷想牽,當然,這是後話。
林攸宜将手搭在李端錦手上起身,随後接過聖旨和冊寶,其他人也随即起身。
接着,林攸宜拜别父母親人。
雖說是拜别,林攸宜卻是不能給父母親行禮的,祖母拍着林攸宜的手,一口一句“心肝兒”,一臉牽挂和不舍。
王婉數次用帕子抹眼角,借着為林攸宜整理衣服的時機,隔着蓋頭又耳語叮囑了一番:“宜寶,母親知你心高氣傲,但陛下不是一般人,如今你貴為皇後,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念頭可不能有,入了宮,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 林攸宜紅了眼眶,“母親别擔心,女兒醒得。
” 石語蓉到底斂了所有的情緒,拍了拍林攸宜的手,叮囑她照顧好自己。
兩位嫂嫂說的是祝福的話。
直到内侍監細長的聲音高唱:“吉時已到。
” 林攸宜上了大哥林修瑜的背。
林修瑜和林修然兩兄弟一人接一人,穩穩地将林攸宜背到鳳輿旁。
王妃們此時上前,在林攸宜左手放入金質雙喜“如意”,右手放入蘋果,扶林攸宜上了鳳輿。
林攸宜蓋着蓋頭,李端錦看不見她的嬌美容顔。
隻覺得,時隔五日,終于見到了,他親自來接他的新婦回家。
明黃大氣的龍輿在前,十六個人穩穩擡着鳳輿在後,穿紅緞繡花褂子的校尉持着旌旗扇、平金繡鳳、宮燈三百對,禦前侍衛護衛左右,兩王妃、八夫人和文武百官緊緊跟在鳳輿後面,連綿數裡。
等李端錦上了龍輿,林恒拉住一個相熟的大臣,打聽:“你們怎麼讓陛下親自迎親了?” 那大臣睨了林恒一眼,一副林恒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情,但還是小聲道:“沒辯得過陛下。
” 那大臣回想起皇帝金銮殿上舌戰群儒、引經據典、大殺四方,辯得滿朝大臣啞口無言就心裡郁卒。
林恒:“……??” 鳳輿從大清門進入皇宮,而後經午門、太和門,龍輿在乾清門停下,林攸宜下鳳輿。
王妃接過林攸宜手中的蘋果,又遞上寶瓶。
林攸宜接過寓意聚财的寶瓶,随後在
上一世那點怨念早已随着李端錦一次又一次的付出而消散,但林攸宜入宮隻為後位不為争寵,因此,此刻面對李端錦的真情,一時心情十分複雜,但到底是感動更多一些。
因為想得出神,她遲遲沒有應聲接诏書,直到身後父親輕輕提醒。
“謝陛下恩典。
”林攸宜叩拜。
正要起身,一隻白皙修長的手來到了跟前。
林攸宜看不見李端錦,隻能看見明黃的龍袍下擺和同色系的靴子,此時突然出現的這隻手在眼前被放大,好像每一條紋路都被林攸宜看得十分清晰。
這是李端錦的手!他親自來扶她!! 林攸宜心如擂鼓,心裡陡然生出一股比感動更多一點的異樣情緒。
這是雙漂亮的手,自今日起便成了李端錦身上林攸宜最喜歡的部位,日後總忍不住偷偷想牽,當然,這是後話。
林攸宜将手搭在李端錦手上起身,随後接過聖旨和冊寶,其他人也随即起身。
接着,林攸宜拜别父母親人。
雖說是拜别,林攸宜卻是不能給父母親行禮的,祖母拍着林攸宜的手,一口一句“心肝兒”,一臉牽挂和不舍。
王婉數次用帕子抹眼角,借着為林攸宜整理衣服的時機,隔着蓋頭又耳語叮囑了一番:“宜寶,母親知你心高氣傲,但陛下不是一般人,如今你貴為皇後,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念頭可不能有,入了宮,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 林攸宜紅了眼眶,“母親别擔心,女兒醒得。
” 石語蓉到底斂了所有的情緒,拍了拍林攸宜的手,叮囑她照顧好自己。
兩位嫂嫂說的是祝福的話。
直到内侍監細長的聲音高唱:“吉時已到。
” 林攸宜上了大哥林修瑜的背。
林修瑜和林修然兩兄弟一人接一人,穩穩地将林攸宜背到鳳輿旁。
王妃們此時上前,在林攸宜左手放入金質雙喜“如意”,右手放入蘋果,扶林攸宜上了鳳輿。
林攸宜蓋着蓋頭,李端錦看不見她的嬌美容顔。
隻覺得,時隔五日,終于見到了,他親自來接他的新婦回家。
明黃大氣的龍輿在前,十六個人穩穩擡着鳳輿在後,穿紅緞繡花褂子的校尉持着旌旗扇、平金繡鳳、宮燈三百對,禦前侍衛護衛左右,兩王妃、八夫人和文武百官緊緊跟在鳳輿後面,連綿數裡。
等李端錦上了龍輿,林恒拉住一個相熟的大臣,打聽:“你們怎麼讓陛下親自迎親了?” 那大臣睨了林恒一眼,一副林恒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情,但還是小聲道:“沒辯得過陛下。
” 那大臣回想起皇帝金銮殿上舌戰群儒、引經據典、大殺四方,辯得滿朝大臣啞口無言就心裡郁卒。
林恒:“……??” 鳳輿從大清門進入皇宮,而後經午門、太和門,龍輿在乾清門停下,林攸宜下鳳輿。
王妃接過林攸宜手中的蘋果,又遞上寶瓶。
林攸宜接過寓意聚财的寶瓶,随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