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王姝妍下线
關燈
小
中
大
林攸宜的思緒随着李端錦的話慢慢回到了元宵節那天,兩人搶答燈謎,這一世雖是她有意為之,但上一世,她就是在這一天對李端錦一見鐘情。
此刻,那被林攸宜死死壓住的情緒仿佛要跳閘而出,洶湧地一下又一下撞擊着心房。
“你當真不記得朕了?”李端錦忽然問。
“嗯?” “父皇駕崩,太極殿前你哭得鼻涕眼淚直流,拽着朕的衣角不松手。
”李端錦指了指衣袖。
林攸宜擡眼,想起了久遠的記憶。
那時她還是長公主府嬌滴滴的小姑娘,王婉連生兩個兒子,對她這個小女兒偏寵得很。
兩個哥哥和父親也将她寵上了天。
那時候她被嬌慣得一身毛病,那時候不記得為什麼了,她哭得很傷心,手帕醒了鼻涕弄髒了,她又不想弄髒自己的衣衫,恰好有個少年靠近,她拽起少年的袖子,就用來擦眼淚擰鼻涕了。
之所以這件事記得很清楚,是因為那少年很是小氣,竟然拔走了她最心愛的一對耳墜。
損失這麼大,她一邊罵那人強盜,一邊記了好久。
“所以,那個搶小姑娘耳墜的強盜是陛下?”林攸宜冷哼。
“強盜?”李端錦哭笑不得,“小姑娘就是這麼對待救命恩人的?” 林攸宜啞火,當時先帝駕崩,父母一再叮囑她不能戴彩色配飾,那時她鐘愛粉色,怎麼都不肯摘下耳朵上那一對晶瑩剔透的兔子耳墜。
在父母強行要求下,她當時取下了,入了宮又悄悄戴上,卻不想被一個少年給搶走了。
現在的林攸宜自然知道,那時的李端錦是怕她被罰,才取走了她的耳墜。
經過這麼一插科打诨,林攸宜心情好了很多,對李端錦近兩日老去坤甯宮蹭飯的行為都沒那麼抵觸了。
坤甯宮上下近日的心情似乎格外好,許嬷嬷見李端錦和林攸宜一起回來,臉上的笑容很是慈祥。
“外頭熱,主子們喝碗冰綠豆湯涼快涼快,奴婢這就着禦膳房傳膳。
” 儲秀宮,少可看着一蹶不振的王姝妍直掉眼淚。
自從王榮欽讓她帶話給王姝妍,說是為了保王家不得已要犧牲王姝妍,他自知對不起王姝妍,無顔來見,但還希望王姝妍看在王家将她養大的份上,助王家脫困,要她一己之力擔下于妃的罪責,這樣王于兩家的感情好有維系的機會。
“拿紙筆來。
”王姝妍擡起黯然的眸子。
少可準備好紙筆,王姝妍漠然提筆,寫下《認罪書》。
《認罪書》很快被人送到坤甯宮,林攸宜将之呈給李端錦。
李端錦擰着眉,顯然不相信這些事都是王姝妍一個人做的。
但太後那邊給他的壓力太大,雖然嘴上不說,但近日朝臣們在執行政令時給了他掣肘。
他知道就算是于雙雙做的,他也不能像賜死顔婕妤、趙才人那般将于雙雙賜死。
他忽然有了挫敗感,“朕登基近十年,業已親政,但一心支持朕的人卻不多。
” 李端錦雖登基時間早,但大權始終掌握在太後手裡,直到一年前,太後才慢慢放權。
林攸宜雖不想再次将心栽到李端錦身上,但不可否認上一
此刻,那被林攸宜死死壓住的情緒仿佛要跳閘而出,洶湧地一下又一下撞擊着心房。
“你當真不記得朕了?”李端錦忽然問。
“嗯?” “父皇駕崩,太極殿前你哭得鼻涕眼淚直流,拽着朕的衣角不松手。
”李端錦指了指衣袖。
林攸宜擡眼,想起了久遠的記憶。
那時她還是長公主府嬌滴滴的小姑娘,王婉連生兩個兒子,對她這個小女兒偏寵得很。
兩個哥哥和父親也将她寵上了天。
那時候她被嬌慣得一身毛病,那時候不記得為什麼了,她哭得很傷心,手帕醒了鼻涕弄髒了,她又不想弄髒自己的衣衫,恰好有個少年靠近,她拽起少年的袖子,就用來擦眼淚擰鼻涕了。
之所以這件事記得很清楚,是因為那少年很是小氣,竟然拔走了她最心愛的一對耳墜。
損失這麼大,她一邊罵那人強盜,一邊記了好久。
“所以,那個搶小姑娘耳墜的強盜是陛下?”林攸宜冷哼。
“強盜?”李端錦哭笑不得,“小姑娘就是這麼對待救命恩人的?” 林攸宜啞火,當時先帝駕崩,父母一再叮囑她不能戴彩色配飾,那時她鐘愛粉色,怎麼都不肯摘下耳朵上那一對晶瑩剔透的兔子耳墜。
在父母強行要求下,她當時取下了,入了宮又悄悄戴上,卻不想被一個少年給搶走了。
現在的林攸宜自然知道,那時的李端錦是怕她被罰,才取走了她的耳墜。
經過這麼一插科打诨,林攸宜心情好了很多,對李端錦近兩日老去坤甯宮蹭飯的行為都沒那麼抵觸了。
坤甯宮上下近日的心情似乎格外好,許嬷嬷見李端錦和林攸宜一起回來,臉上的笑容很是慈祥。
“外頭熱,主子們喝碗冰綠豆湯涼快涼快,奴婢這就着禦膳房傳膳。
” 儲秀宮,少可看着一蹶不振的王姝妍直掉眼淚。
自從王榮欽讓她帶話給王姝妍,說是為了保王家不得已要犧牲王姝妍,他自知對不起王姝妍,無顔來見,但還希望王姝妍看在王家将她養大的份上,助王家脫困,要她一己之力擔下于妃的罪責,這樣王于兩家的感情好有維系的機會。
“拿紙筆來。
”王姝妍擡起黯然的眸子。
少可準備好紙筆,王姝妍漠然提筆,寫下《認罪書》。
《認罪書》很快被人送到坤甯宮,林攸宜将之呈給李端錦。
李端錦擰着眉,顯然不相信這些事都是王姝妍一個人做的。
但太後那邊給他的壓力太大,雖然嘴上不說,但近日朝臣們在執行政令時給了他掣肘。
他知道就算是于雙雙做的,他也不能像賜死顔婕妤、趙才人那般将于雙雙賜死。
他忽然有了挫敗感,“朕登基近十年,業已親政,但一心支持朕的人卻不多。
” 李端錦雖登基時間早,但大權始終掌握在太後手裡,直到一年前,太後才慢慢放權。
林攸宜雖不想再次将心栽到李端錦身上,但不可否認上一